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大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摩拜和OFO笑了,而最無辜的「犧牲者」當屬……

又一大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摩拜和OFO笑了,而最無辜的「犧牲者」當屬……

共享單車的麻煩又來了!

繼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11個城市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後,就在昨天,北京也按下了「暫停」鍵。

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召集各區管理部門和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負責人,聽取共享自行車投放和管理的意見建議,經研究決定並下發通知,暫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

本來,共享單車的出現,是為了解決交通上「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然而,隨著各企業的瘋狂投放,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單車早已「泛濫成災」,諸如公共出入口、人行道、盲道、非機動車道的亂停亂放行為,屢禁不止。

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全國共有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近70家,累計投放車輛超1600萬輛。

正因為單車們給城市的治理帶來了越來越大的挑戰,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城市陸續決定叫停投放!

接下來,相信仍會有城市效仿,這一次,共享單車的狂投熱潮,恐怕是真的要宣告結束了!

狂歡落幕!行業洗牌開始

勢必會給中小共享單車企業的生存帶來更大的挑戰,但對兩巨頭摩拜和ofo來說,倒是好事一樁。

因為,對於共享單車企業來說,若想繼續搶佔份額,大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進軍還未被開放的三、四線城市,另一種則是繼續在海外圈地。

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生活節奏較慢,人們每天的活動半徑也相對較小,再者,既有的公共交通已經對交通需求有了較高覆蓋度,所以,共享單車對交通的補充意義就比一、二線城市弱很多。

而這些單車品牌,在一、二線城市尚且無法盈利,更何況在需求不旺盛的城市呢!

至於海外圈地,那更是「燒錢」才玩得起的遊戲。

畢竟在這個行業,90%的資源都被摩拜和ofo搶走了,前者有騰訊做靠山,後者則有阿里撐腰。

這兩位「金主」向來都是誰都不服誰,所以,對於它倆來說,錢不是問題,勝負才是問題。

但其它企業就沒這麼幸運了,隨著大環境的變化,相信大多數的風投會陸續退出,所以,圈錢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當然,對於這些因為眼饞融資神話,而殺入了共享單車領域的運營者來說,失敗其實是早已註定的結局。

盲目去追逐風口的豬雖然也能飛起來,但只有摔下來的時候,才會知道疼。

比如先前倒閉的3Vbike和悟空單車,在既沒有市場份額,又沒有獨特優勢的情況下,就是因為沒有「騙」到錢,只能趕緊拍屁股走人。

對於這些人來說,願賭就要服輸,沒啥好說的!

自行車廠商們的「悲劇」來了!

然而,對於自行車廠商們來說共享單車的「攪局」,早已破壞了整個行業的規律,現如今卻玩起「急剎車」,簡直是把自己推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因為,在中國,全民騎自行車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每年自行車產銷基本穩定。

有數據顯示,以往在中國每年8000萬輛的自行車產量中,內需也僅僅只有2500萬輛上下,而共享單車的火爆為我國自行車行業帶來的產能為2000萬-3000萬輛。

所以,共享單車行業的火爆,相當於給這些廠商打了一針有毒的「興奮劑」。

有媒體報道,為了承接共享單車的訂單,很多廠家紛紛玩起產能「大躍進」,甚至投入幾千萬元購買工業機器人。

就連三大老牌自行車廠,天津飛鴿、上海永久及鳳凰,也未能倖免的接過了共享單車合作的「橄欖枝」。

但另一方面,共享單車有效的提高了大眾短途出現的便利性,出於代步需求而購買自行車的這部分市場便被進一步擠壓。

於是,自行車廠商更加依賴於拿共享單車的訂單活著,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擺在眾多廠商面前的出路,就是淪為互聯網模式的上游代工廠!

以鳳凰為例,其幫ofo生產的500萬輛自行車,算下來,每輛只能獲利8元

儘管如此,但這筆生意帶來的4000萬元利潤竟然快趕上其2016財年的整體凈利潤5289萬元。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有訂單好歹能維持工廠的運轉,而訂單一旦消失了,這些本義步履維艱的自行車廠商已擴大的產能又該找誰買單?!

甚至一些小的廠商,因承擔不了損失,已經選擇了跑路

有曾經盲目擴張生產線的工廠主難以生存,已經賤賣機器跑路了:三十萬的機器賣十幾萬,工廠租期沒到就停產,租金也浪費了,現在擔心下游廠商找他還定金,他連電話號碼都改了。

不得不說,在共享單車的這場資本盛宴中,自行車廠商們全被「坑慘」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財經搜索 的精彩文章:

繼無人超市後,馬雲又出新招,網友都炸了!
熱衷買國外足球隊?昨夜,央視發聲:別以為不知道你們想幹嘛
一台手機賣 247 萬!劉強東戲言要親自直升機配送的 VERTU,竟「被破產」了?!

TAG:21財經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