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高手KIKO MILANO
零售高手
—KIKO MILANO
文|子岩
新零售
1997年義大利商人Percassi成立了KIKO MILANO化妝品零售公司,一晃20年過去了,現在已有一千二百家零售店,遍布全球各地,包括香港和內地。
1997年是互聯網興起的年代,亞馬遜剛剛上市、微軟如日中天、google開啟它的時代、雅虎已是互聯網的傑出代表、亞洲金融風暴即將來臨、科技泡沫逐漸形成、亞洲四小龍強弩之末……
未來學家、企業家、經濟學家、學者、IT科技人員都警告人們未來將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傳統產業將被顛覆。投資者們將眼光和資金投向了未來的IT行業,經他們之手捧起了一個又一個IT明星企業。之後亞馬遜、阿里崛起,還有京東的跟進,他們真正的顛覆了這個世界。這讓很多零售業措手不及,節節敗退,大批零售業關門倒閉,零售業初現蕭條。
但是其中有些越開越火,門庭若市,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並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快銷模式。這種模式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人們津津樂道,吸引了大批的消費者。
快銷模式
這種快消模式迅速在其他行業當中傳開,並讓其他人取得了成功。快消品模式,主要的特徵有:
第一,就是抄襲。這裡的抄襲有兩層意義,抄襲同行和抄襲非同行。抄襲同行產品概念,他們主要是瞄準更高端公司的產品設計,迅速抄襲其設計概念,緊跟行業的時尚風氣,但從不帶領潮流。另外他們跨界抄襲其他行業的管理經驗,主要是銷售管理,產品陳列,借鑒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複製到自己的行業當中。
第二,高效產品周轉,其產品更新速度不是以季為單位,而是按周、月計算,新產品推出速度之快,真正做到了快銷品的要求。
第三,店面設計有別於行業的傳統設計,標新立異,以客戶體驗為主,不導購,讓客戶自己的體驗決定消費行為。
第四,產品有優益的質量,價格能夠被大部分普通消費者接受。
第五,迅速展開店面擴張,速度要快,數量要多,當然穩紮穩打。
這些物美價廉的快消品店,其背後都有實力較強的財團做支持,企業具有兩個特點:第一,他們從事這個行業有一段時間,有較深的行業經驗;第二,他們在其他行業的經營有較高的成就。財政壓力不大。
KIKO
就像筆者以前說過的,他們絕對屬於是「大雞吃小米」的典型例子。 KIKO MILANO在1976年就進入了零售業,特別是在時裝業與ZARA的控股公司有很深的交集和業務往來,另外與Gucci,Nike和Victoria s Secret也有合作。這些都使KIKO對零售業有深刻的了解。
1997,Percassi在40個國家和地區有批發生意,掌握了批發的技巧,在積攢足夠的經營之後,2005年KIKO勢如破竹,一發而不可收拾,以直營店的形式,穩紮穩打,進入彩妝業。 神奇的是KIKO沒有放棄互聯網,始終利用社交平台聚集粉絲,在臉書上大約有五百萬粉絲,在其他社交平台也是粉絲雲集。
在零售世界,快銷公司是當之不愧的寵兒。
-END-
點擊展開全文


※他們需要關愛、更多的關愛、永遠的關愛
※狼性的精華是不放棄
※難忘的英國玫瑰——戴妃
※包氏家族富傳三代
※電影《金礦》中的欺騙與貪婪
TAG:非同反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