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技術的挑戰和啟示

大數據技術的挑戰和啟示

目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仍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體現在大數據挖掘的四個環節中。

首先在數據收集方面。要對來自網路包括物聯網和機構信息系統的數據附上時空標誌,去偽存真,儘可能收集異源甚至是異構的數據,必要時還可與歷史數據對照,多角度驗證數據的全面性和可信性。

其次是數據存儲。要達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標,通常要用到冗餘配置、分布化和雲計算技術,在存儲時要按照一定規則對數據進行分類,通過過濾和去重,減少存儲量,同時加入便於日後檢索的標籤。

第三是數據處理。有些行業的數據涉及上百個參數,其複雜性不僅體現在數據樣本本身,更體現在多源異構、多實體和多空間之間的交互動態性,難以用傳統的方法描述與度量,處理的複雜度很大,需要將高維圖像等多媒體數據降維後度量與處理,利用上下文關聯進行語義分析,從大量動態而且可能是模稜兩可的數據中綜合信息,並導出可理解的內容。

第四是結果的可視化呈現,使結果更直觀以便於洞察。

目前,儘管計算機智能化有了很大進步,但還只能針對小規模、有結構或類結構的數據進行分析,談不上深層次的數據挖掘,現有的數據挖掘演算法在不同行業中難以通用。

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任務很重,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路技術廣泛運用,是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的保證。

大數據分析對我們深刻領會世情和國情,把握規律,實現科學發展,做出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數據的重要價值。

為了開發大數據這一金礦,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首先,大數據分析需要有大數據的技術與產品支持。發達國家一些信息技術(IT)企業已提前發力,通過加大開發力度和兼并等多種手段,努力向成為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國外一些企業打出免費承接大數據分析的招牌,既是為了練兵,也是為了獲取情報。

過分依賴國外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平台,難以迴避信息泄密風險。

有些日常生活信息看似無關緊要,其實從中也可摸到國家經濟和社會脈搏。因此,我們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大數據技術與產品。

我們與發達國家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國家政策支持。

政府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破數據割據與封鎖,應注重公開信息,應重視數據挖掘。

應當既鼓勵面向群體、服務社會的數據挖掘,又要防止侵犯個體隱私;既提倡數據共享,又要防止數據被濫用。此外,還需要界定數據挖掘、利用的許可權和範圍。

大數據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中反映,是一個應用驅動性很強的服務領域,是具有無窮潛力的新興產業領域;目前,其標準和產業格局尚未形成,這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寶貴機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製造MES 的精彩文章:

如何認識大數據時代帶來的變革
人工智慧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工廠生產自動化
自動化與信息化之間的區別
中國製造面臨的新困境與新挑戰

TAG:智能製造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