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不在高,契機則妙

法不在高,契機則妙

不僅古代的大德,近代的一些大德也有這樣的說法,就是說我們多數人喜歡高法,喜歡以上上根自居。因為人可能都是要面子的,比如出家的時候,乃至在家修行的時候,你讓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就接受不了,認為「這是老太婆念的,我這樣的人怎麼能修這樣的法呢?」「我必需要修禪宗里最高的法,這才適合我的根機,這才有面子」。

這是普遍的一種現象,但如果根基不夠的話,你修這些法有益處嗎?根基不夠的話修這個法,只能是裝裝門面而已。許多人動不動就說「我是參禪的,念佛那是下根基人修的」,意思就是顯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實際上法門和他到底相不相應就不好說了。

其實法門是否最高、最妙不是關鍵,而在於和你的根基是否相應。如果你的根基和這個法相應,可以說這個法門就是最高、最妙的。藏傳的一位大德曾講到:如果根基與你不相應,那大圓滿、大手印這些高法對你來說也就是一條死狗,一點用都沒有。

對修行法門的選擇,一開始要通過廣泛的聞思去了知,特別是對道次第法門的了知非常重要。法門選錯了,就好像選錯了修行的方向,絕對不可能修行成就的,甚至連一點利益恐怕都不會獲得。那到最後可能對佛法都會產生懷疑:「哎呀!這個佛法沒有什麼利益,佛法是不是騙人的?」

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出家精進地搞幾年,搞不上去,最後想想還是還俗回家算了。像我見聞的道友里,有好多這樣的人。其實剛出家的時候,他的道心很好,勇猛精進修行,日中一食,夜不倒單,而且這樣的人還不止一個兩個。但是因為對經論方面的了解太少,道次第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一開始就選最高的法,比如禪宗,甚至覺得參話頭還不夠,參話頭還是個方便,應該希求六祖這樣的法門,一言半句開悟。結果可想而知,最初三年、五年,那是拚命地修行,很有信心,但是搞到後來就越來越疲了,後來就不修了。

不修的話回家去,其實還是好的,如果不回家的話,那就在佛門裡混。他覺得:「我既然出家了,下了這麼大的功夫,都沒有獲得佛法修行上的利益,那還不如搞點名利吧!總不能佛法這一手沒抓到,名利也沒抓到吧?兩手空空不行,最起碼要抓一個吧。」他就抓名利去了,這是必然的一個結果。好心出家一場,你不能說他不信佛,他也信佛。你說他因果不信嗎?他也信。但是因為沒有找到最最殊勝的道次第的法門,所以修行最後就落得這麼一個結果,這是非常可悲的。

我們不要以為念死無常是淺法,是下根基人修的。有些教證說,念死無常,最初學佛出家的時候應該要修,中間修行的時候要修,乃至證果以後,甚至獲得佛果都是要修的,可以說這個法是永遠要修的。當然,佛陀主要還是把它拿來度化眾生,但示現上也要去修這個,所以佛陀也會念死無常。可見念死無常是一個非常殊勝的修法。

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們也可以說「法不在高,契機則妙」。就看跟你根基是不是相應,跟你根基相應的佛法就是最高、最妙的。我們觀察這個人是不是修行人,就看他是不是扎紮實實地在自己的身心上用功,對念死無常這些基礎的法是不是重視。如果儘是喜歡談玄說妙,實際上跟他修行並不相應,那麼高法對他來說也沒有用,他耽誤了自己卻還不知道。

—摘自仁禪法師隨堂開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土解行 的精彩文章:

看她臨終如何斷愛,自在往生
陸遊:詩內有素食 心中有禪心
紫柏尊者:唯識略解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既然臨終十念,一念即可往生,為何平時還要念佛呢?

TAG:凈土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