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手機上用人臉識別是剛需還僅僅是個噱頭?

手機上用人臉識別是剛需還僅僅是個噱頭?

2017-09-09 05:28:00 作者:馬榮

蘋果下周就要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會上不出意外就會發布iPhone 8。根據現有的消息,iPhone 8將會採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取代指紋識別,而剛剛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 8也將人臉識別作為賣點。那麼人臉識別現在真的是手機的剛需嗎?還是為了製造需求而需求呢?

這裡我們要先說說人臉識別最重要的兩個命題,然後才能談到底有沒有必要,即識別率和安全性。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體的,根本還是人臉識別技術現階段發展得是否已經足以在日常中安全使用。

首先來看識別率,目前從實驗室層面上來看,人臉識別率已經能夠達到99%,但考慮到實際更加複雜的環境,準確率確保在95%以上應該沒什麼問題。

這裡說的識別率已經已經考慮進了因簡單的化妝、時間的更替、輕度的毀容等讓面部出現與錄入時的變化,這些都會通過已經比較成熟的演算法來解決,並不會影響系統的人臉識別。

手機上用人臉識別是剛需還僅僅是個噱頭?

馬雲試用人臉支付

也就是說一旦錄入完成,以後用戶使用基本不會在用臉解鎖時遇到解不開鎖的情況。單從這一點上來看,用人臉識別率來取代指紋驗證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考慮到人臉與手機攝像頭的接觸顯然沒有手指與手機的接觸來的自然,所以的操作上會繁瑣一些,至少需要把頭伸過去,還要調整好距離。這樣就遠沒有手指輕輕一按來的方便,畢竟手機大部分時間是拿在手上的。

其次我們來看安全性,這是目前人臉識別技術最受質疑的部分。前面我們說到現在的技術把人認出來已經沒什麼問題,但是把一個偽造的人臉識別出來就是個大問題了。

現在,一張照片能不能被識別通過?一段視頻能不能識別通過?這是很多用戶在意的關鍵,如果手機上的人臉識別連這些都擋不住,那就太可怕了。畢竟人臉信息複製起來要比指紋倒模簡單多了,而且不接觸真人在網上都能竊取到。

手機上用人臉識別是剛需還僅僅是個噱頭?

人臉與照片

這裡要分開來說,一般來說現在的人臉識別系統都會加入「活體檢測」,也就是檢測面對攝像機的是不是個活物。就像支付寶的人臉支付里做的,需要在面對攝像頭時眨幾下眼睛,然後才能通過驗證。這麼來看,照片一般是糊弄不過去的。

但視頻的情況就要複雜一些,如果有人用一段錄製好的視頻來應付攝像機,這裡面就基本解決了「活體檢測」的問題。所以如果僅僅是人臉識別+「活體檢測」,那麼被一段視頻騙解鎖不是什麼問題。

手機上用人臉識別是剛需還僅僅是個噱頭?

人臉三維建模

那麼視頻就真的無解了嗎?也不是,其實通過一套設備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那就是在人臉識別+「活體檢測」之外,再加入紅外攝像機或3D攝像頭,以及三維建模。因為視頻再怎麼真實也是在平面的屏幕里播放的,如果不能構建出完整的三維人頭模型,就無法通過驗證。

可以這套設備全部塞進一部手機里太不現實了,而且就算能夠解決設計上的問題,造價也會非常高。用這麼一個成本超高的系統去取代指紋識別,僅僅是為了更美觀,我想還沒有手機廠商願意這麼做。

所以結論來了,現有的手機人臉識別技術在應對照片時有較高的安全防護性,但在面臨視頻時幾乎沒有應對策略,加上盜錄視頻的難度和成本較低,所以安全風險較高。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天出現的新聞,有人通過撥打Facetime視頻通話來偷錄對方人相,八成就是在打這個算盤。

那麼,既然有著這麼高的安全風險,用起來也沒比指紋識別有多少優勢,手機廠商為什麼還要積極推進這個功能呢?我們認為首先想到的是美觀,因為現在對全面屏的追求,機身正面已經沒有地方放下指紋識別模塊,而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又不成熟,只能另謀他路。

另一方面就是,通過這種看上去高大上的技術很容易將手機價格抬高,這部分的市場價格肯定遠遠高於實際造價,是一個提高手機利潤率的好地方。

這樣一來,當前推廣人臉識別技術怎麼看都不是為了應付剛需,而更像是為了需求而創造需求,從這點上看,我更願意選擇在機身背面繼續使用指紋識別的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