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他畫的奇石怪鳥見多了,原來書法也堪稱一絕

他畫的奇石怪鳥見多了,原來書法也堪稱一絕

八大山人(朱耷)行草書《十三札》冊 紙本,7開1跋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水木清華圖》、《荷花水鳥圖》等。

八大山人的書法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朴茂的風格。近人研究八大書法,追其師承淵源眾說紛紜。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寵等等,終如尋其書畫師承,至今無一定論一樣。據王方宇先生考證,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後學董其昌的行草,又轉入黃庭堅的誇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終於參用篆書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他的書法的成就,主要是筆法的改變。

朱耷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簡筆寫意花鳥畫,以獨特的面貌,開一代新風。他的書法亦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朴茂的風格。

近人研究八大書法,追其師承淵源眾說紛紜。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寵等等,終如尋其書畫師承,至今無一定論一樣。據王方宇先生考證,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後學董其昌的行草,又轉入黃庭堅的誇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終於參用篆書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他的書法的成就,主要是筆法的改變。

八大山人在許多繪畫作品上的款跋,相當精彩奇巧。如在繪畫布局上發現有不足之處,有時用款書雲補其意。八大山人也能詩,所以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題上自己隨興發揮的詩,意境就充足了。

此冊集朱耷所書信札十三通裝裱成冊,故又稱《十三札》冊。每札均有作者題名「八大山人」,大部分鈐有「八大山人」印,其中第四札鈐「八還」印,第五札鈐「十得」印,第十札鈐「遙屬」印。此十三札有六通上款「鹿村先生」,六通「西翁」,一通致「僧舍方丈」。實際上都是致好友方士琯的,方氏為八大的書畫資助人和代理商,故札中所述多為友人間往還之事,其中不乏奉畫、飲宴之約,借錢、謝贈等事,從中可以窺見八大山人當時生活的一個側面,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從書法風格及落款形式分析,此十三札大致為朱耷晚年之作。末開附清李葆恂題識四則。鈐「李文石」、「臣葆恂印」、「文石」、「葆恂」、「文石父」等印多方。又冊中第四札裱邊有游悔廬主人題詩一首。

是冊書法揮灑自如,行草相間,無拘滯之感,蓋由於書者致書友人,全無拘束,緣紙走筆,縱橫馳騁,了無掛礙,自能得其書法真趣。此冊不僅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而且在書法藝術方面也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馬季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風景油畫:美國Brent Cotton作品欣賞
書畫大師都是「貴人」捧出來的!
中國傳世經典山水畫49幅,大飽眼福!
明代名家:宋旭繪畫作品欣賞
名家筆下的蝴蝶,千姿百態

TAG:藝術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