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白露,素食者的黃金節氣

白露,素食者的黃金節氣

「白露,果蔬豐盛,是素食者的營養天堂,但如果摸不到門道,這一切都與你無關。」

晝夜溫差大的白露好也不好

白露時節的晝夜溫差是一年中最大的,因此清晨時的露珠特別多。晝夜溫差大,其實對身體是有利的,利於肺臟的收斂,並有助於腎水生和腎氣固。因此,趁著這個溫差大的節氣,做好斂肺補腎的功課,順勢而為才有大效果。

晝夜溫差大,空氣會逐漸變得乾燥,肺惡燥,因此在斂肺補腎的同時,還要滋陰潤肺,下面分別講。

白露,斂肺補腎如何做?

飲食上,多食酸味的水果;

多食用澀味的蔬菜,比如十字花科的蔬菜,西藍花、白菜、白蘿蔔等等;

多食用鹹味屬性的,比如海帶、海藻類植物;

少吃辛辣升散的食物,比如蔥姜蒜。

生活上,可以適當加大運動量,加強心肺功能的鍛煉,比如慢跑,深呼吸,太極拳,普拉提都是很好的鍛煉項目,但是不適宜出猛汗,特別是心肺功能不太好的人群。

「斂肺做好了,補腎就水到渠成。」

白露,滋陰潤肺如何做?

在生活上,要注意少摳鼻,摳鼻易讓鼻粘膜受損,鼻病毒入侵而感冒。

飲食上,多喝水,勿讓口唇乾燥;

多吃銀耳、百合、藕、荸薺這些滋潤的食材;

多吃酸味食材;

補氣滋陰的西洋參,白露時節也非常適合。

5克西洋參搭配10克蓮子,就是最好的益氣滋陰湯水,適合陰虛火旺,口乾,口臭,感覺秋乏的人群。

白露,素食者的黃金節氣

對於素食人群來說,白露真的是一年四季中,最重要的節氣,沒有之一。

豐收時令,果蔬營養正濃,味道也最為可口,此時不補更待何時?

這裡,小跳推薦幾類斂肺補腎,滋陰潤肺的時令素食搭配,也提供了素食者需要做的秋季補鈣菜品,以及四季需要的維生素B12補充菜品,菜名包含了所有主材,輔料按個人喜好添加,隨手可做,無需技能,供大家選擇。

補鈣菜品,菠蘿煮豆腐

營養點評:美味的補鈣菜譜,豆腐富含鈣和大豆蛋白,菠蘿含有的果酸可以促進蛋白和鈣的吸收。

這道菜油脂含量較高,因為素食者也需要補充一定的油脂來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補腎菜品,胡蘿蔔木耳炒山藥

做法:各種食材切片,按胡蘿蔔、木耳、山藥的次序依次放入翻炒。

補充維生素B12,白蘿蔔紫菜湯

營養點評:富含維生素B12的紫菜搭配秋日潤肺的白蘿蔔,適合白露節氣。

補腎健脾,小米栗子紅棗粥

營養點評:栗子是秋補的重要食材,補腎健脾,但栗子偏溫,用微涼的小米粥做底,再加入紅棗,性味平和,味道也好。

斂肺補腎,山藥薏米枸杞粥

營養點評:秋季的收斂工作是補腎的基礎,收斂滋腎陰的山藥,最適合做這項工作。再加上補腎精的枸杞和補肺的薏米,這道粥品,是秋季補肺腎的首選。如果意在補腎精,枸杞需要20g,薏米減為50g,山藥是新鮮山藥的量。

做法:購買熟薏米,提前泡,將所有食材放入電飯煲煮粥模式,即可。

甜品

斂肺補腎,葡萄菠蘿紅豆漿

做法:葡萄去皮核,菠蘿去皮,購買熟紅豆,加開水用破壁機攪打4分鐘即可,豆漿機選用不加熱模式,需要濾渣。

營養:這款奶品的補鈣補鐵效果也非常好。

秋燥咳嗽,銀耳百合秋梨湯

做法:百合銀耳提前泡一天,多加水,用高壓鍋中小火燉半小時後加梨再打開鍋蓋煮20分鐘。

補腎,黑豆核桃枸杞豆漿

做法:購買熟黑豆,將所有食材放豆漿機煮好過濾即可。

營養:枸杞補腎精,黑豆補蛋白質,固腎氣,核桃固腎氣,三者搭配補腎效果最好。

幾點營養搭配建議

素食者可每餐配一個油脂較高的主菜,並搭配富含β胡蘿蔔素的紅黃色蔬菜一起食用,油脂可以幫助β胡蘿蔔素以及脂溶性維生素AD的吸收。

意在用食物補充維生素B12時,建議多樣搭配,因為維生素B12是發現最晚的一種維生素,研究不透徹,哪種食材含有的B12有活性都還有爭議,故建議多搭配幾種富含B12的食材,比如菇類、泡菜、豆芽(發酵或發芽豆製品),啤酒酵母並不是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素食者應該比一般人群增加全穀物食物的攝入比例。

考慮到大豆和穀物的氨基酸互補,可以逢飯就加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多食用富含N-3脂肪酸的油脂,比如菜籽油、亞麻籽油、大豆油。

由於純素者攝取維生素D幾乎靠曬太陽,所以,乘著秋天還未穿上長衣長袖,多曬太陽吧。等天氣涼了,幾乎就只能靠補充劑了。

白露桂圓勝過雞的說法流傳已久,小跳認為可信。白露天氣轉涼,素食大多寒涼,只要不是陰虛火旺的體質,這個節氣不妨多吃點桂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周刊 的精彩文章:

10款明目養肝粥,幫你輕輕鬆鬆明目養肝!
肝兒好,人更好!你必須知道的養肝的食物有這些!
還在問吃什麼對肝好?趕快看過來吧!
白露養生,三防三養,科學應對多事之秋
秋季宜吃什麼?這些東西應該出現在你的餐桌上!

TAG:健康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