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十三歲前閱讀了三遍的書
讀史不僅要知人論事,更要經世致用。
讀史獲借鑒,必讀《資治通鑒》。
因為它不僅是中國第一部編年史,是理清歷史脈絡最權威、最方便的書。更是一部專門寫給後人獲借鑒的史書。
它與《史記》並稱「史學雙壁」,毛澤東一生就讀過17遍,並予以批註。
它是史學家司馬光,花數十年心血著出,講述了戰國初期至五代,共1362年歷史。
專取關鍵人物、歷史大事件,其目的就是讓後人從人物、事件中獲得借鑒。
如我們常聽的「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用人如器,各取所長」……都是出自於資治通鑒。
書名「資治」謂幫助,「通」意博通古今,「鑒」為借鏡之意;
它還是人類歷史上最強的史書,涵蓋智謀、兵法、心理、做人、處世……
但今人讀其原著,古文生澀難懂,讀它最佳方式是先讀通精品白話版。
敦眾書苑推薦這套精品之作,為市面罕見的白話本佳作,全書共10冊。
1
難以超越的白話佳作
台灣二十七位教授精心合譯
它是台灣學者黃錦鋐教授,集台灣27位著名史學教授之力,花時3年,忠於原文,逐字逐句翻譯,將巨著譯成白話,版本權威、珍貴,深受大眾喜愛。
2
讀來如小說般,有趣、生動
令你輕鬆博通古今歷史
雖為編年史,但筆法比我們想像的有趣生動得多。白話譯本語言優雅凝練,小說的筆法,精細趣讀歷史,又能明白管理、用人之術、為人處世……
如戰國時代孫臏與龐涓的馬陵之戰,
東漢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東晉的淝水之戰……
詳細生動,如歷其境,千古傳頌,無書能及。
又如講三家分晉、智伯滅亡的故事時,
提出千古名句「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帥」
認為仁德第一,才能第二;
並衍生談到管理者的核心,應是方向、目標、願景、價值。
就連金庸都說:寫作的功底,正是來自讀《資治通鑒》,也令我更了解歷史規律。
全書共294卷,雖有10冊,但每篇篇幅短,可碎片化輕鬆閱讀。
3
修身齊家、做人處世之道
它是古人智慧的巨大寶藏
學習古人智慧,這本書是巨大的寶藏。曾國潘讀原著數遍,稱它「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如《資治通鑒·唐太采貞觀元年》講唐太宗用人之道: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樣,要能揚長棄短,量才而用。
如講處事智慧,從故事中剖析出:
"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
即為做事把重點和精力放在難點上,
把難點解決了,簡單的自然也就解決了;
梁啟超說「除了講道理,還通權變,講操作,這很了不得」。
明清著名學者顧炎武評述《資治通鑒》「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
此版書中有珍貴插畫,制度和時間脈絡,融會於白話譯文之中,便於理清脈絡,這是市面所罕見的。
4
讀它就像看高人下棋
博通古今,鑒為借鏡
清代史家錢大昕說:「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鑒》。」讀資治通鑒,就像看高人下棋。歷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棋譜。我們看多了,自會下棋了。
《白話資治通鑒》正是一盤智慧的棋局,打開你的歷史視野,開悟你的思維。如今國館君以優惠價推薦於你。
「史書中的一面鏡子」
獲修身齊家、為人格局之道
請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
******
歡迎關注公眾訂閱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美國「公共知識分子」怎麼啦?
※南懷瑾老師:我發現一沾到修道的人,容易成了廢人,常犯這兩個毛病
※南懷瑾老師次子南小舜先生去世
※南懷瑾老師:社會上很多都是再來人,這其中有修行的關鍵
※南懷瑾老師:啟發我太多,誰真能領會其意呢?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