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為何能成皇帝,因為他這一特點,無人能及!

劉邦為何能成皇帝,因為他這一特點,無人能及!

秦朝末年,因為朝廷的暴政,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先後爆發了反秦起義。當時的劉邦,是沛縣泗水亭長,因為釋放了當時的刑徒,就帶人躲在了芒碭山中。之後,劉邦帶領三千人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

當時的劉邦,不論是出身,還是個人的作戰能力,或者是手下的兵馬,跟西楚霸王項羽就不在一個檔次上。秦軍的軍隊主力,大多都是被項羽所擊敗,劉邦卻屢屢打敗仗。令人意外的是,最後卻是劉邦大敗項羽,並奪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劉邦為何能夠奪得天下呢?

很多人認為,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是因為他禮賢下士,得到了韓信、張良及蕭何等人的輔佐。小編認為,他人的輔佐只是一方面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劉邦本身有一種常人不具備的能力,那就是關鍵時刻的「六親不認」。

劉邦曾說過:「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這句話是在父親被項羽抓住後,項羽用要把劉太烹殺時,劉邦親口說出的。當時劉邦在鴻溝與項羽對峙,知道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項羽就使出了殺手鐧,用他父親劉太公的性命威脅劉邦。劉邦不僅不擔心父親的安危,還說:「曾經我們是結拜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烹殺了,我也要分一杯羹。」

項羽聽到這句話後,對劉邦的「六親不認」沒辦法,終究太過重情義,並沒有把劉太公怎麼樣。在彭城的作戰中,劉邦狼狽逃跑,因車上人多,馬跑的太慢,劉邦就把老婆呂雉和兒子都推下馬車,完全不顧他們娘倆的死活,只顧著自己的性命,可見他的心有多狠。

在劉邦的心目中,自己永遠是第一位的,不管是父親,還是老婆孩子,那都是次要的。他的這種「六親不認」的做法,項羽遠不能及,這也是他能奪得天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曾有人用兩個字評價劉邦,那就是「粗豪」。所謂粗豪者,沒有規矩,不講人倫,無所顧忌,無往不勝,但極少人能做到。

劉邦能戰勝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劉邦看起來是那麼的普通。劉邦出身農民家庭,最大隻做到亭長(鄉幹部)。他能力並不突出,尤其是打仗水平很一般。劉邦的人品也讓一些人不齒。但就是這樣的劉邦,最終卻建立了偉大的漢朝。

為什麼劉邦能夠取得成功呢?這得益於他的一個突出能力——善於識人、用人。在這方面,無人能與他相比。

在劉邦還未發達的時候,他就認識了一幫好朋友,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有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盧綰、王陵、張耳等。這些人在劉邦創業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都成為了王侯將相。難道劉邦是偶然間與這些人相識的嗎?非也。最大可能是劉邦慧眼識英雄,早就發現這些人是豪傑人物,所以主動前去結交。在還是平民的時候,劉邦就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朋友圈」。

在反秦起義以及楚漢戰爭中,劉邦善於識人用人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如張良、陳平、韓信等人,在其他人手下都是無用之人,但在劉邦手下卻發揮了驚人的力量。比如韓信,他在項羽手下只是普通士兵。但到了劉邦那裡,他成為大將,平定了趙國、燕國、齊國,擊敗了楚國20萬大軍,成為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韓信說劉邦不善帶兵,但擅長駕馭將領。劉邦說自己「治國安民不如蕭何,攻城略地不如韓信,出謀劃策不如張良」,但三人能為他所用,所以他能戰勝強大的項羽。

可見,作為一個領導者,最需要的是識人用人的能力,本身並不一定需要強大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劉邦手下大將 ——樊噲
漢高祖劉邦剛開始為何很抗拒「漢」,甚至覺得是一種屈辱?
讓項羽滅劉邦的計劃功虧一簣是竟是他!為何結局最慘?
這位大臣,伏兵謀殺劉邦,卻被劉邦賞賜
史上最牛岳父:只一眼,就相中個皇帝女婿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