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為父母的你,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嗎?

身為父母的你,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嗎?

昨天看了上海退休教授批判幼升小「牛蛙戰爭」的長文《牛蛙之殤》,我被裡面的教授的海歸女婿說的一句話給觸動了,他說:「什麼叫健全的教育?就是童年屬於自己、中年屬於自己,老年還屬於自己!」我著實被這句話給感動了。我經常說類似的話,但從未如此乾脆簡單而有力量過。

我想起在我工作和生活中經歷的許多事,比如有媽媽被迫給孩子選擇自己不認可的幼兒園,然後糾結孩子狀態不好問我怎麼能讓孩子好起來;有的老年人警告兒子:如果你敢辭職我就跳樓給你看,因此三四十歲的兒子不得不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有的媽媽想當全職媽媽,被父母質問:我們辛辛苦苦供你讀了那麼多書,到頭來只當個家庭婦女,以後人家不給你錢怎麼辦?不要你了怎麼辦,因此媽媽不得不放著兩個都不到3歲的小孩在家讓老人和阿姨照顧,而自己去朝九晚五甚至朝八晚六偶爾要加班可能時不時還要出差去掙可能並不豐厚的工資。。。。。。

我發現媽媽們在問我問題時裡面最長出現的幾個字就是「我擔心。。。。。。」我潛心思考,為什麼媽媽們有那麼多的問題和擔心?!

這個時代由於節奏太快信息量太大太快,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帶給我們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所以我們容易焦慮和恐懼。就職場母親來說,我覺得他們的焦慮還來源於自己的無法全然陪伴:很多的母親在工作之餘學習各種先進的理念、育兒知識,但是,她們並不是一個全然的實踐者。因為她們白天得上班,晚上和周末可能還有應酬或加班,甚至有些老年人特別心疼年輕人或者是因為他們太喜歡小孩因此孩子晚上也是跟著老年人睡覺,個別家庭孩子跟著阿姨睡覺。所以,我們學來的育兒知識以及教育理念很難應用到孩子身上。然而,如果一位媽媽知道怎麼做對孩子是好的,但又沒機會去做,恐怕焦慮和恐懼就在所難免的了。

有很多母親情緒很大,動輒就對孩子發脾氣,大聲吵罵。有句話很有名:母親情緒平和是最偉大的教育。今天早晨有媽媽問我,如何才能做到情緒平和?影響情緒原因諸多,但今天我只說了一句:理解對方時就不容易升起情緒。

事實上,現在很多父母都不太了解也不太理解自己的孩子。一是本來我們就不了解,這種不了解跟我們的父輩差不多,沒學過孩子的發展規律,加上一輩又一輩傳承下來的,大多也不夠尊重孩子。但是,在過去的年代,生活節奏沒這麼快,農村還沒有城市化,貧富差距不太大成人也比較有安全感,那時我們還可以漫山遍野地跑,我們還有小朋友一起陪伴著長大,我們也可以玩泥巴玩沙子到小河捉魚。甚至有時想跑出去玩,媽媽說,你敢出去回來我把你屁股打開花兒,但竟然有些孩子心裡想,我就是要出去,大不了回來挨一頓打,值!是啊,那時父母對我們如果有傷害,大多也在我們的快樂的玩耍和社交之中也將其平衡掉了。但是,現在的孩子,被眾星捧月般呵護著,被關在樓房裡,甚至沒有兄弟姐妹被幾個大人同時照顧著,他們哪有自己的空間?他們哪會象過去的孩子四處奔跑玩耍?他們甚至連吃多少飯都做不了自己的主。他們經歷的一切都埋在心裡,有的孩子以抽動症的方式表達出來,有的孩子以另外挑戰的方式表達出來。

尤其是,這個時代的小孩大多不是被父母親自帶大,而帶自己長大的人大多被更換過,有的家庭頻繁換阿姨,有的家庭奶奶和外婆輪流帶。孩子最容易被與自己有天然連接的母親理解,而其他的人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如果帶養人又不穩定,孩子的舉手投足各種心思願望很難被帶養人發現和理解,更休談支持!而孩子的父母,因為帶孩子時間太少,對孩子也缺少了解和理解,反倒是對看到的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難以接受,甚至因此而產生焦慮。

如果你是孩子穩定的陪伴者,其實並不那麼容易焦慮,因為由始至今的親密陪伴讓你更加了解理解這個小孩,所以,你知道來龍去脈,你也有智慧找到更好的陪伴方法,所以你不容易產生焦慮。

現在的孩子少有完整的屬於自己的童年。上海的孩子固然如此,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備戰幼升小的考試,乍一聽真的讓人震驚。其他的城市不象上海那麼令人恐怖,但是,有多少媽媽在關心著孩子什麼時候學外語什麼時候學輪滑什麼時候學跳舞什麼時候學機器人。。。。。。到頭來發現孩子社交能力不太好,專註力不太好,身體不太好。。。。。。我們把最適合孩子建構健康的特質身體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發展想像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的玩耍時光給了學習給了競爭。斯坦納先生說,玩耍是兒童最鄭重的工作!孩子在玩耍當中學習熟練使用自己的身體,發展自己的動手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合作能力。。。。。。這將為一個人的一生的學習、工作、社交。。。。。。做好準備。

萬物皆有時!一個人,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兒。成年後還吃住在父母家就是啃老,就是不合適的事兒,而童年時讓孩子學習不玩耍也是不合適的事兒,這樣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

而年輕的父母們,如果自己沒有自由選擇做自己做想的事,自己的生活不能全然地跟隨自己的內心由自己選擇,那麼,這樣的生活也不是完整的生活。如果父母都做不了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選擇沒有能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那麼,從我們這裡而來的孩子又如何能成為他自己呢?你問我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被欺負總是感到委屈,想想看你是不是也如此呢?你因為自己總受委屈,不能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去走,因此,你希望你的小孩能自信獨立,你總擔心他會象你一樣,你非常執著於讓他成為和童年的你不一樣的小孩兒。可是,你如此地擔心如此地念念不忘,他又如何會不成為你呢?他可是你的小孩啊!

再說老年人,我偶爾會聽到有媽媽發愁,因為自己家的老年人不願意幫自己帶孩子——每當看到聽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就高興。因為,在一個大家庭中,只有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他們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年輕人才有可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成為他們真正的自己,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也只有當年輕的父母象個成年人一樣負責自己的生活自己做自己的主時,孩子才會尊他們為父母,並從中獲得安全感,孩子才可能象孩子一樣,以父母為榜樣,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有特別能幹的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其實更象是有一個大家長,他在照顧他所有的孩子,無論是兒女還是孫子輩。一個人為這個家庭如此付出,他自然會擁有話語權。

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情況,我根據我的經驗而寫出我的觀點,而且,這是一篇短文,不可能將問題的各個面向都完整而客觀地呈現出來——我清楚這一點。本文無意指向任何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她也和老年人短時間生活過,她的媽媽也曾在多方面干預她的生活,而且終日碎碎念。那時她已經走向了自我成長之路,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從前的模式。問題的關鍵是,她在生活上無一需要依賴自己媽媽支持,所以每當媽媽碎碎念時,她總是莞爾一笑。並且,心想,你念念就好,我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是全然的獨立,所以,她不生氣也不煩惱。

如果家庭中需要老年人支持一段時間,個人認為是完全可以的事。但自己要清晰,這是誰的家?這是誰的生活?這是誰的選擇該誰為選擇付出努力。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健全的教育就是童年屬於自己、中年也屬於自己、老年還屬於自己!當每一個人都做著自己該做的事過著自己該過的生活時,家庭就和諧了,社會生活也會因此更加和諧而美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每一個人,當自己好了,身邊人就好了,這個社會也就好了。

後記:在碼字的過程中,有一些場景就會浮現在我腦海里,我想像著會有一些評論來反對,甚至有人會說我不食人間煙火不知道養孩子的難。了解我的朋友大概知道,我是一個很有煙火氣的女人、母親,也是創業者。這些年來一路走來,深感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養兒育女有多麼不易。我也經常想像著孩子長大後,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放心地一夜睡到天亮,因為,這麼多年來,無論生活和工作多麼忙碌,我都不敢怠慢帶孩子這件事,遇見太多尋求治療的母親,我知道日後的修補有多難,所以,在當下,我也一直在努力。普通母親擁有的困難我都有,我尋求的是一種平衡的生活,並且,在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光里,無論是家庭之中的還是我人生之中的重大選擇,我都會首先考慮年幼孩子的需求。我深知,身為母親,我們這一生中需要為孩子付出的,是既定的,如果不在童年早期可能就在其他的時段,我樂於將我的時間、金錢、精力都花在孩子人生最初的幾年!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做得就多麼好,我只能說,我還在努力。生活本身很現實,但我一直努力去平衡。

的確,有時經濟上不允許我們做出一些選擇,但是,這時,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下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再做出選擇。有一本書中講到,你為孩子所選擇的教育,將決定了你的家庭生活方式。的確是的,如果你關注對孩子的陪伴,那麼,你一定少了應酬的時光。我們先決定如何帶孩子,然後再去平衡解決其中遇見的矛盾和衝突。

不糾結,先決定,然後去做!

陽光三月2017/9/9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三月 的精彩文章:

TAG:陽光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