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不要管控孩子的手機等電子設備?

要不要管控孩子的手機等電子設備?

我的觀點是,要通過討論、協商,形成一些約定,決不可禁止孩子使用。因害怕移動設備給孩子帶來負面作用而禁止,那是標準的因噎廢食舉措。應該通過引導、示範,讓孩子自己學會管控。人,畢竟不是物的奴隸、也絕不能變成物的奴隸不是?

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化社會成型;移動互聯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加速了社會的信息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你我的生活與學習方式。我相信,在目前的中國,幾乎人人都已經體驗到了移動互聯技術帶來的各種改變。

然而好玩的是,很多中小學校卻明文規定:學生進校園,不得持有智能手機、ipad、手提電腦等移動設備。而具有諷刺意味的,很多家長竟然積極響應、大力支持這樣的荒唐決定。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經濟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數十年、甚至說落後近百年也不為過,「彎道超車」,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社會帶來的便利,跟他們在同一起點競爭,是我國在短時間內趕超世界的重要策略與秘訣。然而,我們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卻在學校里享受跟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教育。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讓孩子們與現代化科技隔絕的教育行為背後,其本質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我們成年人思想的懶惰。由於成年人不善於學習新的東西,不想去研究這些現代設備和技術帶來的可能改變是什麼,而只看到了孩子們用這些工具玩遊戲的消極一面(未必就是消極)。其次,是我們傳統教育中的「控制」思想作怪,認為教育只是文化傳承,是上一代把自己的經驗告知下一代,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否認教育的服務功能(服務於個性的發展)。於是,本著「妄圖控制下一代」的思想,對孩子、學生使用電子設備加以限制,此舉實在是荒唐至極。

也有人說,小孩子自控力弱,所以……

那麼,孩子的自控力是怎樣形成的呢?正是要在需要他自控的事件中逐步形成,外在的管控、限制、打壓,只能引起更強烈的好奇、反叛。根本上,還是跟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控制下一代」的意識有關。

十一學校是WIFI信號全覆蓋、積極倡導學生自帶設備開展學習活動的。學生、老師、領導都深深體驗到了這種「無限互聯」帶來的巨大價值。幾年來,並沒有發現一例有的人擔心的因自控力弱「被設備毀了前程」的學生個案,這個事實說明,因噎廢食的教育思想實在應該拋棄。

為什麼有的人會放下自己的主體工作去玩?說到底就是出於無聊,根源在於對主體工作的厭惡,加之責任心不夠強。這種情況下,你即使限制住了他的電子產品,他也只會發獃,未必會因無聊而積極去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讓我們努力,把管控孩子手中的電子產品這件事做成教育吧!讓孩子通過自我管控加以調節,並在自我管控過程中逐步形成自我管控能力。

請讀者尊重原創勿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教策略與學習規律 的精彩文章:

TAG:家教策略與學習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