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印度想學中國搞經濟特區,可能嗎?

印度想學中國搞經濟特區,可能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實】

「莫迪去過深圳四次,他跟我講,說你一定去看看我的基礎設施,我這個城市改造像不像你們深圳的影子?」

這是前段時間,中國駐印度孟買前總領事劉友法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的一件事情。對於莫迪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期望,也被付諸實際行動,這從他上台以來推動的種種改革措施就可見一斑。

近日,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提出3年行動計劃並由印度財政部發表,建議在印度東、西岸仿效中國,設置大型經濟特區,發展製造等產業,讓印度成功轉型。

這個NITI Aayog其實頗有來頭:它的全稱是「改造印度國家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Transforming India),是莫迪政府於2015年成立的官方智庫,總理莫迪親自兼任智庫主席。智庫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印度各邦首席部長及級別相似的高級官員【1】,這種採取「單位成員制」、按照行政職務產生當然的任職資格,未必有利於智庫產生高水平成果。不管怎麼說,莫迪政府對該智庫給予重望,希望它能夠取代從前印度國家計劃委員會的職能。也就是說,NITI Aayog否定了印度國家計劃委員會「自上而下」的經濟調控職能,而希望在聯邦制的印度建立「自下而上」的聯邦主體協作。

印度於2015年1月正式成立官方智庫「改造印度國家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Transforming India),旨在取代此前印度國家計劃委員會。至於這個機構將來能把印度「改造」成什麼樣,我們拭目以待。

這個3年行動計劃是「改造印度國家研究院」近期的研究報告,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有必要「複製」中國於沿海地區設立的大型經濟特區,在印度東、西兩岸設立兩個就業區域。

「印度製造」要取得成功,就要像中國和一些其他國家那樣,為全球市場生產產品。為此,印度產品須具有競爭力。

建議印度政府發展軟實力,設立類似中國孔子學院、法國文化協會和德國歌德學院的中心。

該報告還認為中國工資水平的提高為印度創造了機會,許多在中國設廠的跨國公司、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工業的競爭力正在下降,並正在尋找替代的低薪生產地點。報告認為印度應該成為這些企業的「當然」選擇【2】。

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稟賦還比較豐富的國家,從長期來看確實有可能對中國構成競爭。前段時間的洞朗對峙,昭示印度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因此中國確實有必要提高對印度的重視程度,密切觀察其國內動向。那麼,「改造印度國家研究院」的3年行動計劃會收到多大成效?印度能否成功打造東、西兩岸的經濟特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模式

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的歷史,談談經濟特區的意義。1980年5月設立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這些經濟特區,其意義主要是試驗市場經濟模式在中國的可行性。在中國其他地區當時都實行蘇聯式計劃經濟的歷史背景下,經濟特區作為「試驗田」的意義便凸顯了出來——市場經濟模式如能試驗成功,可以有序地向其他地方推廣;如果試驗失敗,大不了取消經濟特區,這樣損失處於可控的範圍之內。

所幸的是,經濟特區的試驗成功了。由於首批經濟特區在發展中收效明顯、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我國於1984年5月將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城市定為沿海開放城市;此後又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以及遼東半島、膠東半島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1990年的上海陸家嘴

如今的陸家嘴

設立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的目的是鼓勵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手段是給予外商優惠待遇。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的成功經驗被推向全國,「經濟特區」和「沿海經濟開放區」的概念自然就淡化了。中國這種先試點、再推廣的政策實驗方法是比較科學的,始終保證風險可控。反觀蘇聯的戈爾巴喬夫,上台伊始就大刀闊斧地推行未經科學論證、賭上國運的改革,最後葬送了整個國家。經濟特區的最大貢獻,在於為中國探索出了可操作的市場經濟改革道路,這種價值遠遠超過「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經濟特區的歷史地位涉及兩個問題:第一,設立經濟特區是用來試驗什麼的?第二,通過試驗獲得的經驗能不能推廣?具體怎麼推廣?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這兩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經濟特區的試驗內容是通過吸引外部直接投資帶動就業,大量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這是經濟特區在20世紀80、90年代一直在做的事情。經濟特區的經驗推廣也相對容易,先讓沿海開放城市複製一些經濟特區的政策優惠,再將這些政策優惠擴大到沿海地區的規模,直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外企獲得國民待遇。

時代變了,機遇不再

印度要想「複製」中國的經濟特區,同樣需要回答以上兩個問題。這對印度而言,未必輕巧。

如果印度現在想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時機並不算特別好。中國經濟特區起步的時候,恰逢國內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同步增收、巨大的消費潛能被釋放出來。1983-1991年,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約為3.2%【3】,還算處於相對穩定的增長周期中。所以,中國經濟特區趕上了內需和外需都比較旺盛的歷史機遇,只要能做出合格的產品必然不愁銷路。與上述情況相比,印度現在所處的時機顯然不算特別理想:西方發達國家普遍處於經濟停滯之中,消費增長乏力。全球居民消費總額最近兩年竟然出現了下降。對於發展外向型經濟而言,這顯然不是非常有利的外部環境。

依照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家庭消費總額在最近幾年出現下滑,由此可見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有多大。

而且印度很可能高估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能夠帶來的紅利。首先,中國國內尚存在地域發展不平衡,一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可以由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欠發達地區。例如,富士康於2010年在河南投資建廠,已創造了幾十萬就業機會。

其次,即使某些利潤空間有限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從中國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為什麼一定要轉移到印度呢?我在美國Ralph Lauren、Calvin Klein等著名品牌的專賣店裡,經常能夠買到由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這幾個發展中國家生產的服裝,而印度生產的物件反而少之又少。這種現象其實說明以下幾點問題:

勞動力成本與印度有可比性、甚至比印度更低的發展中國家有一堆。

這些國家早已布局以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為基礎的外向型經濟。

印度與這些國家相比並無明顯的制度優勢,印度的用工機制顯然頗有問題:一方面,即使正式職工玩忽職守,也很難以正當理由將其解聘;另一方面,全國85%左右的勞動用工屬於無勞動合同、無任何保障的「臨時工」。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4大棉花產地(前3名是中國、印度和美國),紡織業是該國重要經濟支柱之一【4】。孟加拉國是世界上僅次於印度的第2大黃麻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麻出口國。論橡膠產量,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的產量加一起,差不多是印度的8倍【5】。印度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上的競爭對手,在原材料方面不乏優勢。

所以,印度最好別指望中國的產業升級會造成「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還是先想想怎麼和南亞、東南亞國家競爭比較好,況且這些競爭對手的生意早已做得紅紅火火。

孟買貧民窟

想要全國一盤棋?難啊

假設印度政府真能拿出當年中國政府建設深圳那股勁頭,成功吸引外來投資、建成了經濟特區,接下來還要面臨如何在全國推廣經濟特區經驗的問題。

經濟特區辦得再好,也就是巴掌大點的地方。如前文所述,經濟特區的主要意義不是把巴掌大的地方打造得遍地黃金,而是作為試驗田帶動全國的經濟發展。說到推廣經濟特區的經驗,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制度優勢:中國自秦朝以來一直是單一制國家,有著統一的行政體系、法律體系和國內市場。中央政府覺得特區的哪些經驗好,直接讓地方政府執行相似或相同的政策便是。歷史上的沿海經濟開放區也確實繼經濟特區之後大放異彩——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廈漳泉三角以及遼東半島、膠東半島,在中國經濟的大格局中已處於支柱地位。

放在印度,事情恰恰沒有這麼簡單。印度的一級行政區包括有28個邦(中國不承認印度在中國藏南領土上成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6個聯邦屬地及德里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首都轄區與邦處相同的地位,而聯邦屬地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6】。每個邦都有議會和立法權。依照印度憲法第7附表,各邦對錶B列舉的各項事務擁有完全立法權【7】,包括農業、土地、水利、交通、礦產、文化產業,以及與土地、電力、房地產、運輸相關的稅收,等等。各邦對錶C列舉的各項事務與聯邦分享立法權,包括勞動關係、電力、重要原材料的生產與分配、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等等。

由此可見,與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相關的諸多生產要素,大都處於各邦立法許可權之內。假如要推廣經濟特區的經驗,印度的聯邦政府得挨個和各邦商量,讓各邦議會逐個、逐條修改法律,並且建議各邦政府制訂與聯邦政府的精神配套的政策。而且,聯邦政府推行改革只能與各邦和顏悅色地商量,因為聯邦政府並不是邦政府的上級領導,無權要求各邦政府和議會與之保持一致。「聯邦主體協作」說起來好聽,在操作層面上卻面臨本位主義導致的大量扯皮,以致印度至今無法形成商品、資本和勞動力高度自由流通的國內市場。可以想像,即便印度的經濟特區真的取得了某些成效,印度的聯邦制度也會使得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制度改革極為困難,豈是「3年行動計劃」就能搞定的?

莫迪率4.5萬人同秀瑜伽,展示印度軟實力

至於「改造印度國家研究院」鼓吹的「輸出軟實力」,現代印度文化不可避免有殖民文化的遺留,再加上數不盡的怪力亂神、數不清的種姓、各社會群體間沒完沒了的隱性歧視,印度要提升自己的軟實力,恐怕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對於印度,不應低估,也不可高估。一方面,我們要正視印度的實力增長,在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預先設防,不能讓印度在未來對中國構成戰略威脅。另一方面,我們不能把輿論場上某些「印吹」的吹捧當真,什麼「印度民主制度對中國有體制優勢」、「印度光靠人口紅利就能壓倒中國」、「印度文化比中國文化更有利於社會穩定」,深究起來都難以站住腳,畢竟國際社會還是靠實力說話的。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NITI_Aayog

【2】印度斯坦時報:http://m.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67-references-to-china-and-chinese-betray-inspiration-of-niti-aayog-s-three-year-action-plan/story-qL03ROy5u9HojE8KHv0IIM_amp.html

【3】世界當代經濟史:http://m.mzhu8.com/modules/article/wapreader.php?aid=383&cid=100732

【4】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otton_production_in_Pakistan

【5】https://top5ofanything.com/list/7738a992/Rubber-Producing-Countries

【6】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印度的邦和中央直轄區

【7】印度憲法漢譯本:http://www.baike.com/wiki/印度憲法%28漢譯本%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大水沖了龍王廟?杜特爾特兒子女婿捲入毒品醜聞
印度女記者被槍殺 印網民在推特發起「屏蔽莫迪」話題
被印度人僱傭挑動南非種族仇恨 英國著名公關公司BP將倒閉
馬杜羅:委內瑞拉將棄用美元改用人民幣等貨幣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