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變認知,你就能打敗身邊90%的人

改變認知,你就能打敗身邊90%的人

每天花兩個小時記單詞,隔天就忘了;

周末起了個大早去看書,看了一上午還在第一頁;

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下定決心跑步,一個周都沒有堅持下來。

所以我們雖然每天都很忙,可是一回想,卻什麼都沒做好。那些吹過的牛,如今都變成了打臉的耳光。

近期讀李笑來的《把時間當朋友》,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記不住單詞、堅持不了鍛煉、對專業沒興趣,都是我們用的方法不對。

01

大腦有遺忘痛苦的功能

我們總有很多需要大量記憶的信息,比如留學要考 GRE 、TOEFL等,這就意味著,你要牢記起碼一萬兩千個英文單詞——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

對我們來說,記住這麼多單詞是痛苦的。所以絕大多數人最後因為龐大的單詞量無法通過考試,或者乾脆放棄了。

那麼你是否想過我們為什麼記不住單詞?

《把時間當朋友》一書中說,因為你把記單詞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遺忘痛苦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要順利的去記憶單詞,就需要說服自己的大腦:記單詞是一件快樂的事。

比如,有個朋友想出國,當他明白自己要拿到獎學金,就得獲得 GRE 高分的時候,被單詞量要求嚇了一跳。但他用了兩天時間,說服了自己這是件快樂的事情:一共要搞定20 000個單詞,而因此可能獲得的獎學金是每年40 000美元左右,根據匯率換算,每個單詞大約值20元人民幣。

所以背單詞就相當於在掙錢。他每天都強迫自己背下200個單詞。到了晚上驗收效果的時候,在確定記住了的單詞前面畫上一個勾,每畫一個勾,就想像一下剛剛數過一張 20 元人民幣。每天睡覺的時候總感覺心滿意足,因為今天又賺了4000塊!

就這樣,他順利的通過了考試。

如果你的目標是通過跑步瘦身,也可以試試看把跑步變成一件快樂的事。越具體的快樂,效果越好。

02

99%說不感興趣的人,只是因為做不好

常聽有人說,我不喜歡我的專業,這不是我感興趣的。所以這些人不快樂,覺得自己在做著不喜歡的事情。

真的是這樣么?李笑來說:99%的情況並非如此。絕大部分這麼說的人,不是對目前的事情不感興趣,而是沒有能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比如,唱歌跑調的人,不會喜歡和朋友去KTV;不愛說話的人,開會的時候喜歡坐在角落。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對某件事沒興趣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不喜歡做這件事情,有沒有可能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我並沒有做好?要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做好這件事情究竟對自己有沒有意義?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為止。

對大多數人來說,往往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儘管並不是絕對,但確實大多數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長了;擅長了,就自然做得比別人好;做得比別人好,興趣就大起來了,而後就更喜歡做,更擅長……良性循環。

所以,對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年輕人來說,花費大量時間去嘗試,不如綜合評估自己有可能做得好的方面,在這方面投入大量時間去深耕,不間斷的重複,堅持一年以上,自然就擅長了,擅長了自然就喜歡了。

03

想玩手機的時候,試著推遲十分鐘

定了早上6點起床看書的鬧鈴,鬧鈴響的時候,你說再睡5分鐘吧,結果睡到了8點。

說好了減肥,晚上不吃大餐,到了晚上的時候又忍不住去吃了火鍋,還安慰自己明天開始堅持。

計劃里今天晚上要寫一篇文章,可是電視劇太好看了,你一口氣看到了12點。

如果這是你的日常,不要氣餒。因為希望馬上滿足自己的慾望是每個人的天性,你也不例外。

但為什麼有些人自制力就很好呢?說不吃大餐就能不吃,說堅持日更就能雷打不動的堅持一年?因為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天性——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也是需要掙扎和鍛煉才可以習得的能力。

在生活中,只有極少數人最終掌握了這種能力,也因此使得他們與眾不同的同時又往往令他人迷惑地感嘆「我怎麼看不出來他到底比我強在哪裡呢?」

其實,說穿了就很簡單,掌握了『推遲滿足感』之技巧的人早就有因此獲得極大的、只有少數人才會獲得的利益的經歷。於是,他們最終表現為比絕大多數人「更有耐心」——甚至,驚人的耐心。」——《把時間當朋友》

所以「早上多睡一會兒、晚上去吃大餐」這些誘惑,對已經體會到推遲滿足感好處的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而如果你真正學會了推遲滿足感,你的生活也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比如,你不會為了多看一會兒電視而耽誤日更,不會為了多睡一會兒耽誤今天的閱讀計劃。

你會6點起來讀一個半小時的書,然後不慌不忙的去上班,而不是每天卡點;你會每周規律的鍛煉身體,而不是堅持一個周就沒有下次了;在寫文章和看電視之間,你會選擇寫文章。

那麼,如何推遲滿足感?

首先,確定你的目標是什麼。然後把所有可能阻礙你完成目標的情況列在紙上,時刻提醒自己,完成目標才能做這些事。

比如,你的目標是:堅持每天閱讀1小時,每天寫一篇文章,減肥;而阻礙你完成目標的事件是:玩手機,吃大餐,看電視。

那麼,你在看書的時候想玩手機,試著推遲十分鐘;晚上想吃小龍蝦,試著告訴自己明天再吃;寫文章的時候想看電視,寫完再看。把阻礙事項寫在所有你能看到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堅決抵制。

這樣一段時間之後,你嘗到了推遲滿足感的好處,而你的大腦也習慣了去抵制誘惑,你就變成了一個自律的人。

總結: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如何利用這些時間才是拉開差距的關鍵。從今天起,不要再糾結你喜歡什麼,選擇一件你願意長期去做的事情,用文中的方法堅持一年,你就能打敗身邊90%的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小軸 的精彩文章:

牛人,平時都是這樣訓練自己的

TAG:周小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