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走出低效努力的陷阱

走出低效努力的陷阱

100天寫作訓練之 #5:

《走出低效努力的陷阱》

本文共計 2175 字

我從開始健身已經有4個多月了,期間沒有去過健身房,沒有請過私教,所有的設備,就是搬新房時,剁手買的一台橢圓機。4個月前體重穩定在148斤上下,經過了4個月的不懈努力,我終於把體重減少到了143斤……

在我早期的意識里,健身這件事如同搬磚一般,毫無技術策略可言。流汗就能瘦,堅持鍛煉就會有好身材,我就是這麼天真的以為著並練著的。在最初的兩個月里,我以一星期3次,每次1小時的頻率上橢圓機。耳朵里聽著有聲書,有時候還能看一集奇葩說,一個小時的有氧訓練,結束了當然是大汗淋漓,感到十分暢快。運動促進下丘腦分泌的多巴胺讓我感到興奮且愉悅,想一想今天的收穫:完成了鍛煉目標,聽了本有聲書,還看了黃執中的精彩辯論,實在太高效了。兩個月後上稱,心中的疑問比天還大:我怎麼一點都沒有瘦?

對著鏡子觀摩自己的身材,感覺是瘦了那麼一丟丟呀,為什麼體重沒掉呢?一定是哪裡不對。偶然在某處看到了一句話「減肥,三分練七分吃」,如獲至寶。我就奇怪怎麼瘦不下來呢,原來問題都出在吃上面了。由於之前對營養學小有研究,知道過午不食對現代營養過剩的人群,是一種有益的膳食模式,因此便做了一個決定: 再也不吃晚飯了!家裡人對我膳食結構的變化很不適應,且不說爸媽及老人了,七大姑八大姨見了我,也要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兩句:「年輕人,不吃飯怎麼行呢?胃要餓壞的,等你老了後悔就來不及了。」

頂住了這些壓力節食,配合著每周3次持續一小時的有氧鍛煉,又過了一個月。那天,我興沖沖地拆開剛郵到家的體脂稱,利落地把自己脫了個精光,往稱上一站:體脂率19.3%,體重145.1。整整3個月了,體重驚人的下降了3斤,我都不相信我自己的眼睛。幾十次的大汗淋漓,一個月晚飯顆粒未進,體重居然只輕了3斤……一定又有哪裡出問題了。

為了找出減肥無效的原因,我把自己埋進了書里,埋進了知乎里。我陸陸續續購置了蛋白粉,肌酸,BCAA,左旋肉鹼等健身補劑,配合著體脂稱,心率腕錶,詳細的記錄著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同時計算著每頓食物攝入的卡路里,把自己的身體數據與健身策略,與數位無器材健身大神們po出的日誌進行對比。

在開始健身的第四個月里,我減下了2斤體重,降低了1個點的體脂,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數據之外,我運動的方式,效率以及心態,可以說和早期完全不同了。我漸漸開始為之前鍛煉的低效與浪費時間而後悔。早期一小時低效率的健身,可能只消耗300卡路里,而一頓夜宵一瓶啤酒,就能讓一周付出的汗水全部付諸東流。一頓火鍋,僅僅從紅油辣鍋換成清湯辣鍋,蘸醬里不加香油,就抵得上1小時的高效健身。俯卧撐做到力竭,其效是普通強度俯卧撐訓練的3-5倍。我開始在乎身體相關的細節,曾經被我貶低如搬磚的健身,正改變著我的生活方式。

我不敢說在健身方面已經成為達人,但有了理論知識的輔助以及深入思考及每日實踐帶來的反饋,如今我在健身上的效率已不可和當初同日而語了。

回顧這四個月的健身體驗,最大的收穫便是充分認識了「低效努力」這個詞的含義。每當提起健身,我身邊有許多親戚朋友拿出微信告訴我,他們已經堅持每天10000步多少多少天了,如今他們感覺很健康,同時會建議我,不用這麼費力的節食了,學他們走走路就夠了。誠然,相比於每天坐著不動,每天走上兩個小時(走10000步大約需要兩個小時)也許會顯得更健康。但那是兩個小時啊,每天都要花寶貴的兩小時,用在低效的走路健身上,實在是太奢侈了。走路兩小時所消耗的那些熱量,做HIIT高抬腿,也許15分鐘就夠了,還不傷膝蓋。

每次想到「低效努力」我都會想起這樣一個故事:有一群工人在森林裡砍樹,大家乾的熱火朝天。開工許久後,有人爬上了一棵大樹眺望,然後朝底下的工友們大喊:「喂,快停下,要砍得不是這片樹林!」底下的工友們喊道:「別吵了,沒看我們正砍得起勁嗎?」。

現在語言學家已經指出,學習一門新語言,從語法,單詞出發是效率非常低下的學習方法,但放眼望去,有多少人還是在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我並不是在否定實踐的意義,而是想要強調思考的重要性。真正的高手,都會花很長的時間來觀察好幾個賽場,觀察遊戲規則,贏家的玩法,對比自己的實力,在找到最好的優勢角度之後,才會實施行動切入。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必然無法做到如此從容,但只要在付諸行動之前,在時間上做一個簡單的統籌規劃,在方法上檢索一下更高效的策略,就能為我們減去很多不必要的努力。試想一下,如果我當初就知道心率區間對燃脂的影響這麼大,還怎麼可能悠然自得的哼著小歌踩著橢圓機呢?

自此,我也明白了一個之前不甚理解的道理。在指導生活告別低效努力這方面,口口相傳的一對一模式,是學習的最佳途徑。如果我們能懷著一顆謙卑的心,充分的吸取前人的經驗,導師的一句話也許就能終結我們的低效努力循環。試想我若是早有此覺悟,早點請個健身教練,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況下,能幫我節約多少時間啊。

視頻和音頻學習也是一個好方法,在效率上會不如一對一導師模式的直接互動和即時反饋,而閱讀可能是效率最低的方式。在缺乏整體理解的前提下,對事物全方位的把握是不可能的。閱讀必須在全面了解之後才能深入思考,而必須在深入思考之後才能總結出指導生活的方法。若不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很容易造成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錯誤,這便是閱讀低效的原因。

經歷了這幾個月的低效健身,並經歷了這一些思考,希望在下次做決策的時候,自己能引以為戒,做到先行動的是大腦,而不是身體,不要再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關注我,和我一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