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完阿里18歲年會,是時候重新思考科技巨頭的技術價值觀了

看完阿里18歲年會,是時候重新思考科技巨頭的技術價值觀了

馬雲上一次公開演出是2016年的雲棲大會,他唱了一首《好久不見》和《海闊天空》。

阿里18周年晚會的現場,馬雲搖身一變成機車少年,叼著雪茄、騎著哈雷上場,通過大變活人的方式將其餘合伙人請上台共舞。這次他面對的是台下4萬名阿里員工,每位員工所佩戴的手環作為全場的一個像素點,投射出了一個3萬平米大的電子屏,和馬雲的魔術交相輝映。這種充滿科技感的集體儀式,將阿里巴巴的成人禮慶典推向了全場最高潮。

在馬雲瀟洒的舞步背後,外界很難揣測其內心裡真實的情緒起伏,欣慰、感動抑或是更加自信?從湖畔花園裡最初的18羅漢,發展到今日橫跨20多個國家的6萬名員工,如今的阿里巴巴已成為全世界範圍內難以忽視的新經濟體。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阿里最初從B2B電子商務起家,然後切入C2C和B2C,做起了淘寶和天貓,還拆分出了螞蟻金服這家科技金融公司,阿里雲成為與微軟和亞馬遜並駕齊驅的「3A」雲服務商。很多人會好奇「成年」之後,阿里的下一段星途大海的征程將如何起航,或許可以從今晚這場萬人慶典中窺探一二。

年會一開始,漆黑的黃龍體育場看台上突然閃過一行用無數的手環的光點組成的大字「阿里程序員向你問好」,當IoT手環接收到特定的命令信號後,手環上的LED燈會相應地亮起不同的顏色或熄滅,拼湊出一幅幅燈光巨幅動畫,堪比2016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上的倫敦碗燈光秀。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和螞蟻金服集團CEO井賢棟的出場也顯得別有新意,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兩位CEO人未至而聲先到,彷彿「憑空」出現在大會現場。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布的天貓精靈則在整個大會現場充當了抽獎嘉賓的角色,清空購物車的超級大獎的抽取也出自這位人工智慧助手。

阿里方面透露,為了保證整個年會的科技感效果,他們投入了一支40人的技術團隊來支撐這些項目的運營,未來有可能在實際業務中落地。

馬雲在年會現場表示,在經歷過成人禮後,阿里未來成長的驅動力將同步發生變化。「未來阿里靠技術贏取市場,而非規模。技術不應該成為拉動貧富差距的工具,而應該是普惠的、共享的」,馬雲說。

對於阿里巴巴的技術價值觀,馬雲給出了官方定義:「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要把「不作惡」作為底線,而是應該為社會、為世界作出貢獻,才是我們技術的使命」。阿里巴巴集團CEO逍遙子認為剛剛18歲意味著阿里正年輕,未來將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多的擔當。

由此不難看到,腳踏實地的技術態度和心懷天下的理想主義在阿里這家公司上達到了高度統一,以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為出發點的技術價值眼界會更長遠,會更注重解決社會問題,而非局限於商業本身。在搭建了從商業到金融、物流、雲計算等數字經濟時代所需要的商業基礎設施後,阿里希望以高科技、大數據、雲計算作為基礎,能夠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能夠站在世界技術創新的最高峰和最前沿,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帶來新的商業機會,帶來新的商業和技術相結合的變革。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下互聯網正在經歷劇烈的變革,我們過去談論的互聯網,其實並沒有具備太多的科技元素,實際上只是藉助互聯網的連接效應,去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例如獲取信息、購物、搜索、社交和飲食。

到了下半場,當人口紅利消失,流量變得越來越貴時,效率就會愈加重要。此時互聯網的競爭會逐漸像技術維度靠攏,變成了真正科技實力和技術力量主導的較量。

今年3月阿里巴巴提出「NASA計劃」,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將在機器學習、晶元、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等方面進行廣泛布局。

馬雲說,「以前我們的技術跟著業務走,現在我們將組建嶄新的團隊,成立新技術研發體系,全力以赴,聚焦核心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目標是為了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

過去人類對於未來生活的暢想邊界,大多來自於國外巨頭的技術實力。以蘋果和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像玩具商人一樣,不斷從自己的口袋中掏出各種新奇的科技產品,販賣給全世界對科技充滿幻想的人。

現在風雲變幻,東西方的科技巨頭們會輪流領跑這一輪科技競賽。高盛集團最新發表的《中國人工智慧崛起》研究報告顯示,以ATB為代表的中國巨頭企業制定了雄心勃勃、自上而下的計劃,他們將在未來幾年內創造一個由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驅動的智能經濟,成為全球新經濟體的主要競爭者。

過去多年,阿里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進行技術投入。阿里6萬名員工中,工程師佔比接近一半、博士所佔比重持續攀升;36位合伙人中有9位擁有工程師背景;此外,阿里巴巴在超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移動操作系統、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機器學習平台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年,成果斐然。

當阿里雲成為阿里成長符號,雲棲大會和雙十一共同成為阿里集團齊名的品牌雙姝時,阿里這樣一個技術立身的巨頭品牌形象開始強化。

現在公眾對於阿里的震撼感受,已不僅僅是財報上阿里強大的盈利能力和雙十一的數字,更多的正在變為阿里在技術層面迸發出的激蕩整個大眾無限想像力和讓人瞬間沸騰的力量。不論是落地商業場景的刷臉支付、以開啟下一個人機交互時代為使命的天貓精靈、量子通信技術帶領全球互聯網邁入量子時代等等,這些成就都在不斷拔高阿里的科技高度

年會現場,阿里的開場視頻的主議題是如何讓人類生活美好:解決貧困、消除種族歧視、減少環境污染等,巴斯巨石像、瑪雅金字塔、哥倫布、紫禁城、紐約帝國大廈、名畫《自由引導人民》、人類解剖、奧運會、反戰運動、星空、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太空計劃、鳥巢……各種深邃的歷史符號一閃而過。

這已經遠遠超出一家商業公司所關注的範疇。其實在互聯網與我們生存的社會之間,本就存在一種天然聯繫。互聯網在消除信息不透明、集約、民主與自由、平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能喚起全球民眾的強烈意識,這也是阿里的技術價值觀在探討的議題,用技術解決人類生活的實際問題。

阿里雲ET「城市大腦」 把攝像頭收集到的數據去指導紅綠燈的協調,從而靈活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在交通問題上他們曾有斷言,「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紅綠燈到攝像頭之間的間隔」;工業大腦則將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工業生產領域,成為推動「中國智造2025」的中堅力量。

今年5月阿里推出了業內首個浸沒式液冷伺服器集群——「麒麟」數據中心,把能源使用率(PUE)逼近了理論極限值1.0;天貓推出的虛擬試衣鏡、試妝鏡通過AI技術,能夠實現親身試穿新衣、虛擬化妝的效果;菜鳥不久前發布的新型智慧物流車,會根據訂單動態,生成最優配送線路,並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感知動態調整界面,節省了超2成的物流成本。

2017年9月6日成立的之江實驗室則是阿里巴巴「NASA」計劃的最新進展,這意味著企業開始參與到中國基礎科研的研究,企業對市場變化最敏感,也最了解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能夠找准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對接的基礎研究方向。一旦實現研究突破,就能搶佔產業核心技術制高點。這也標誌著阿里巴巴「NASA」計划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不純為技術的酷炫而技術,也不被業務需求倒逼而實行技術改良,既有對現有業務的持續改進,又有對未來創新的持續投入,這是阿里巴巴這家巨頭所展現出的科技高度,比如阿里年會此次用到的各種技術也可能在實際場景中落地。把公司眼前的利益置身於整個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去看待,用一種較長歷史觀去看待公司的成長,巴菲特所推崇的價值成長,正是這個道理。

馬雲說阿里巴巴早已超越一家公司,已是一個經濟體。經濟體創造的價值是讓世界更加普惠、共享,讓世界經濟可持續、健康和快樂的成長。公司以自己利益為主要考慮,而經濟體則要多得多的擔當社會責任。它不是規模的差別、不是利潤的差別,而是擔當和責任的差別。

這樣一種基於商業而又常常超越商業的舉動,無論成敗,往往能激發內心無畏的力量,推動人類向未知奮進、探索、前行,這就是企業願景與價值觀的力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蟹 的精彩文章:

尷尬!原來小米Note3就是大版小米6
驍龍845喊話麒麟970,別高興得太早
魅族終於出手了!首款全面屏是魅藍新機?
聯發科好拼吶!強推P40,魅族奪首發?
失望!原來榮耀V9play竟是千元機

TAG:科技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