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式傢具微縮技藝傳承人閻民怡

明式傢具微縮技藝傳承人閻民怡

小中見大,神韻如真,

半路出家的普通工人,

如何複製出7比1的微縮明式傢具?

本期的《一起回家》帶您領略,

武漢非遺明式微縮傢具的魅力。

有人收藏明式傢具,也有人複製明式傢具,在武漢青山區,閻民怡的明式微縮傢具是遠近聞名的絕活,走進閻民怡的家,就如同進了一座帶有懷舊氣息的「傢具博物館」,羅漢床、直欞架格、高面盆架,巴掌大的明式傢具,雕花鏤空卻一絲不苟,這些明式傢具,全部是按原物七分之一的比例縮微,其榫頭不到0.2毫米,不用鐵釘,不用粘合劑,連接部位全都使用榫卯結構。

明式傢具微縮市級非遺傳承人 閻民怡:我叫縮微複製,縮小了以後又複製它,做成一模一樣的,有一個原物在那擺著呢,你做的是不是跟它一樣,你縮小了以後,你內部的結構是不是它的結構,外部的造型是不是跟它一模一樣,它有一個比較的東西,所有的地方都有卯,我要保證它全是,從裡到外,從外表到骨子裡真正的明式。

能把微縮傢具做得如此精緻,不少人都以為,閻民怡一定是個很有經驗的老木匠,但實際上,他只是武漢冶金設備製造公司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一個半道闖進家具行業的門外漢。

明式傢具微縮市級非遺傳承人 閻民怡:一開始我對明式傢具沒有認識,一點點都不懂,也沒見過,就是有一次在一個上海的傢具雜誌的扉頁上面,有四張黑白的明式傢具的照片,這幾張照片就讓我當時心裡特別震撼,傢具還有這麼漂亮的,這麼美的傢具,從那開始找資料,慢慢了解了中國的明式傢具。

儘管在國際上,明式傢具被譽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世界傢具發展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精品,但是在國內,仍有很多人對明式傢具並不了解,一些人家裡的明式傢具被改製成了坐墩、桿秤,甚至算盤,永遠失去了修復的可能,種種令人遺憾的經歷,激發了閻民怡製作縮微明式傢具的動力,他希望能通過這些微縮複製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明式傢具,愛護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微縮市級非遺傳承人 閻民怡:古代做東西講究一木一器,就是我這一件東西要用一顆樹上的,顏色沒有變化,我這個都是朋友們零散提供我的材料,那麼這些材料我首先要配比,這些材料哪一個顏色都一樣,把一樣顏色的找出來,然後再有一個下料,下料要算一個圖紙,精確到每一個多長多寬,圖紙也要精確到1毫米的一百分之一。

現在,國內外已經有很多人想出高價購買閻民怡的這些記錄和作品,但都被他一一回絕。他說,當初自己就不是沖著名利去製作這些縮微明式傢具的,也從沒有想過用這些東西去賺錢。而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閻民怡希望,將來把這些東西無償贈送給博物館,也想通過出書把自己30多年對明式傢具的研究和製作經驗傳授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回家 的精彩文章:

曾氏銅藝傳承人曾憲高
雙勾書法傳承人楊賢毅

TAG:一起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