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西方有抽象派、野獸派,中國就能有丑書了嗎?休想崇洋媚外!

西方有抽象派、野獸派,中國就能有丑書了嗎?休想崇洋媚外!

1840年,工業革命後的西方社會用堅船利炮打碎了中國人的美夢,如今的我們似乎還在這種創傷中無法自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國人似乎在哪個方面都要力爭上遊,在各個領域都要創新。

這個好理解,畢竟我們遭受過那樣的屈辱,那樣不堪歲月。所以,回顧過往歲月,我們得出一個直覺上的錯誤答案:傳統的就是落後的,所以要打碎傳統的,打掉舊東西,建立新東西。

這樣的直覺,無疑是樸素而廉價的,也幾乎沒有什麼價值。激烈的顛覆和推翻無疑是大快人心的,但是那隻會招來歷史激烈的反撲。這一點,在書法上體現的尤為明顯的,尤其是丑書書法在書壇的盛行,讓這病態理念展露無遺。

而這一病態理念的最根本原因,是文化的不自信,尤其是對於傳統文化的不自信,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到傳統,回到古聖先賢的書法作品裡。

如果我們直面丑書書法的話,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丑書書法家特別避諱傳統。好像只要和傳統沾上邊了,就低人一等似的。所以他們的書法,說好聽了是書法,說不好聽是鬼畫符!

丑書的書寫者們似乎在對外界傳達這樣一個信號:我和過去的一切完全沒有聯繫,我和傳統沒有一絲瓜葛。他們的作品,往往像一團烏七八糟的塗鴉,讓人不知所云,混亂、低級而又可笑。

所以這樣的書法我們似乎很難定性,它到底屬於哪種書體、哪個流派呢?你說它是行書還是草書?難道是狂草?都不太好下定義。

你也許會說,這樣的書法不能用傳統藝術的標準來衡量,可是不用傳統的尺子我們用什麼呢?用現代藝術的眼光么?

西方藝術,無論是從現代層面上,還是傳統層面上,都缺乏東方藝術中對於文字審美的偏好,尤其是書寫藝術的審美偏好。

西方藝術更多訴諸於圖像層面而非文字意義。文字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圖像的抽象概括,但是如果用圖像藝術來解釋書法無疑是南轅北轍,張冠李戴的。

書法藝術是書寫的藝術,側重於即時性、一次性成功,而不能有刻意的人為造作,這一要求不僅僅貫徹在書寫的全過程,而且書法的用具材料也體現這一點。

譬如我們寫一幅書法作品,大部分情況下使用宣紙書寫。而宣紙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不能反覆描摹的,那樣會讓墨汁洇成一團,所以,一個筆畫,一個字,必須要一步到位,一舉成功,不給你第二次機會,這正是書法的難處,也是書法藝術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的關鍵。

這樣獨特的性質,讓中國書法更有一種自然的美感,順暢的美感。而這與西方藝術所強調的恰恰相反,無論是油畫藝術還是雕刻工藝,精雕細刻,反覆打磨才是他們的最終手段,不指望一次成功,而是反覆的修改,所以與中國書法呈現出來一個人最自然、最實際的狀態不同,西方藝術恰恰追求的是理想中、頭腦中的想像世界。

沒有一個書法家可以確定他在寫這篇書法作品時,這幅作品百分之百的確定會按照他的想像來書寫,只能大體上有一個粗略的規劃。書法作品更像是一切機遇、自然和巧合的集合體。而西方雕塑家、油畫家,他們可以按照一個既有的模樣去刻畫,去修改,一直到作品呈現出他們想要的樣子來。

所以,西方的一些藝術觀點雖然可以用來解釋書法,但是我們不能唯洋是從,唯洋至上,這些都是崇洋媚外的壞毛病。

一些書法家企圖借鑒西方繪畫,現代派藝術中荒誕、誇張的元素,來為中國書法「創新」,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是結果卻讓書法越來越四不像。所以,丑書書法,看起來像畫又不是畫,像書法又不是書法,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丑書書法這個詞語帶有貶義,但是這個詞語卻深刻揭示了丑書的一大特點——丑。這種丑,真的是千篇一律,丑到毫無新意。

我所見到的丑書,無非就是三大要素,扭曲的筆畫、變形的結構,蕩然無存的章法。筆畫的扭曲是人為的那種故意造作,彎彎曲曲,而且,丑書必帶干鋒飛白。結構一定是要麼無限拉長,要麼無限弄扁。章法就不用說了,可以完整識別出來這是一個獨立的字,那是一個獨立的字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丑書書法家們往往在心裡認為,中國傳統書法是千篇一律的,是沒有新意的,然而事實表明,丑書才是最沒有新意,最千篇一律的塗鴉!

申明: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圖片內容與本文內容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用這5招寫書法,不成書法大師就邪門了!
當代書法丑書、塗鴉橫行,殘害藝術,與這位日本人脫不了干係!
丑字體、咆哮體、氣功體、混飯體、書法家的鬼畫符要胡鬧到何時?
清代駝背書法家劉羅鍋書法——奴性還是含蓄?
顏真卿是王羲之後面的千古第一人嗎?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