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材料人不可錯過的行業要聞

材料人不可錯過的行業要聞

本文大概

2500

讀完共需

5

分鐘

國內動態

1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獲得中子束流,提前實現今年秋天首次獲得中子束流的目標,標誌著 CSNS 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

2

碳纖維第一股光威復材登陸創業板,公司擁有碳纖維行業的全產業鏈布局,是國內生產品種最全、生產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整的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之一。

3

中材鋰膜有限公司在山東滕州舉行「年產 2.4 億平米鋰電池隔膜建設項目」首條生產線試生產推介會,這標誌著中國建材集團的鋰電池隔膜研發、生產能力已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4

陝西有色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太陽能電池 PECVD 工序取得了關鍵技術突破,研發出沉積三層氮化硅膜的最優工藝條件,電池片轉化效率提升了 0.07%-0.1%,現已導入產線批量生產。

5

2017 年上半年 BOE(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居全球第二。

6

科恆股份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作價 6.5 億元收購萬家設備 100% 股權, 拓展鋰離子電池產業布局。

7

美國福尼克斯光罩公司(Photronics,Inc.)計劃投資不低於 1.6 億美元在合肥高新區建設一座液晶面板光罩(掩膜版)工廠,主要生產 10.5 代線液晶面板光罩。該工廠將擁有全球最高等級的凈化車間,計劃於 2017 年底開始施工,2019 年量產。

8

青島海洋新材料公司研發出高鐵用高性能聚氨酯微孔彈性墊板,打破國外壟斷,並具備儘快實現產業化的前景。

9

國內少數可 3D 列印數米大金屬零件的廠商之一,鑫精合,獲得了1.5 億元的 B 輪融資。其中,國家先進位造產業投資基金領投了1億元,另外 0.5 億元是其他幾個投資機構跟投。

10

廣東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於9月6日正式在A股掛牌上市,股票代碼: 603725.SH,劍指高分子複合飾面材料。

11

碳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全部工作,衛星各項功能、性能指標符合研製任務書的要求,取得圓滿成功。

12

旭成科技披露定增預案,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 3200 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1 億元,加碼鋰電池隔膜生產。

13

康得新將與三星在全球展開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裸眼 3D 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並在近期推出搭載該技術的終端產品。

14

2017 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 500 強榜單新鮮出爐,榜單上2016年石油和化工 500 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 10.02 萬億元,已佔到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主營業務收入 13.29 萬億元的 75%,顯示了石油和化工大企業的發展勢頭。

國際動態

1

颶風「哈維」襲擊美國,導致許多 PVC 裝置關停,供應受限,亞洲PVC 價格創下新高。

2

H.B. Fuller宣布已簽署一項協議,以 15.8 億美元收購皇家膠粘劑&密封劑公司( Royal Adhesives & Sealants),通過這項交易,富樂實現整合皇家膠粘劑公司的產品、技術資源的目的。

3

斯里蘭卡政府於9月1日發表公報說,斯全國範圍內即日起禁止製造、使用厚度在 20 微米以下的聚乙烯產品和泡沫聚苯乙烯產品。

4

朗盛Tepex dynalite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半成品正式進軍汽車內飾領域,歐洲一家汽車製造商在其越野車的后座系統中採用了該材料。

5

贏創 6.3 億歐元收購 Huber 硅業務,並且已經獲得了歐盟委員會和其他全球監管機構的批准。

6

帝斯曼為壓縮天然氣(CNG)儲存罐開發出了一種新材料技術,讓氫氣罐更安全、高效、輕便,目前已經在測試這種氫氣罐所用的材料和設計原理是否符合汽車行業要求。

7

富士出了一款以「銀」科技抗菌為主打的手機膜---Hydro Ag,以「銀」科技抗菌為主打,產品線覆蓋蘋果 6/plus、6s/plus、7/plus 以及華為 P9 等主流高端型號手機。

8

西部數據決定放棄競購東芝晶元業務部門,轉而尋求在晶元合資公司中獲得更有利的地位,貝恩資本或成為贏家。

前沿動態

1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合成了一種原子無序排列的新型碳材料——玻璃態金剛石。該材料硬度可以像金剛石那樣高,各個方向性質又能很均勻,或可成為「無懈可擊」的新材料。

2

中科院研究團隊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研製出一種同時具備高光電導增益、低暗電流和快響應速度等特點的柔性紫外圖像感測器。該器件製備在柔性 PET 塑料薄膜襯底上,具有優異的可彎曲性和機械穩定性,為機器人的紫外視覺功能帶來了可能性。

3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原子中心主任與日本信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石墨烯的脫鹽膜,比目前的各類過濾膜都更堅固耐用、效率更高。這一技術未來可用于海水淡化、蛋白質分離、廢水處理,以及製藥和食品工業等。

4

中科院研究人員發現由金屬鈀(Pd)、錫(Sn)組成的Pd-Sn 合金催化劑具有非常優異的性能,只需施加非常低的電壓,該催化劑就能將所輸入電能的 99% 用於驅動 CO2 轉化生成高附加值化學品——甲酸。

5

Sculpteo 宣布了一款新的金屬 3D 列印材料——粘合劑噴射不鏽鋼316,新材料由不鏽鋼合金組成,是一種較便宜的 3D 列印金屬材料,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和耐高溫性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非常適合用來 3D 列印小零件。

6

華中科技大學周軍教授等人提出一種多效利用太陽能同時進行海水淡化和鹽差發電的新思路:基於太陽能光熱效應加熱表面海水,使得海水快速蒸發實現海水淡化,為藍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7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發現,把微型太陽能電池聚集在一起,就像昆蟲的複合眼睛裡的微型透鏡一樣,可為新一代的高級光電技術鋪平道路。

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成功用飛灰——煤在燃燒過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又叫粉煤灰——製造出一種可3D 列印的地質聚合物砂漿。

9

揚州大學聚合物—無機微納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朱愛萍教授團隊聯合國內有關科研單位、企業,成功研製出無溶劑石墨烯重防腐塗料。目前,該產品現已成功投產並實現工程示範應用。

10

由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和科學院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使用3D列印的方法製造了一種超高強度的聚合物材料。因為它能在極端溫度下保持很好的機械性能,因此可以在空間中大量使用。

11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和首爾基礎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共同設計了一款新的可穿戴式心臟監護儀,其中包含碳納米管電子器件和有機發光二極體,以接收電壓改變顏色。同時,實時監測和顯示心電圖信號的裝置也可以直接應用於皮膚。

12

中美科學家聯合開發出一項新技術,能大幅提高可降解生物塑料——聚乳酸的耐熱和耐水性能,降低商業化生產成本並減少污染。

13

德國的 LeafRepublic 團隊,發明了一款用樹葉代替塑料製備出100% 可循環的純天然一次性餐具,它不僅可以防水防油,而且可以完全的進行自然的降解。

14

加拿大新不倫瑞克大學( UNB ) 的研究人員正在為 3D 列印開發人工智慧( AI )技術, 以讓列印系統能在指定參數內自動生成和 3D列印最優設計。

15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將木質素廢棄物與聚丙烯腈混合,製成了既強又便宜的車用碳纖維,實現了生物煉製廠的可持續發展。

熱門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有料在線 的精彩文章:

韓美中加大學紛紛研發新技術,再不了解你就out 了!
2017上半年全球新材料行業十大創新產品

TAG:最有料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