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數千烏克蘭軍工專家舉家來華 包括「國寶」級航母專家

數千烏克蘭軍工專家舉家來華 包括「國寶」級航母專家

幾天前,青島一家船舶設計院發布的一條消息,在各種軍迷論壇中引發熱議,這家設計院公布的專家名單上,出現了一位外國人的名字:巴比奇·瓦列里,就是這位:

巴比奇·瓦列里究竟是誰?為什麼軍迷對他進入中國公司有如此高的關注?

說起來,他和中國現役唯一一艘航母遼寧艦淵源不淺——他是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航母的總設計師。他身上的光環可不止這些,翻一翻他以前的經歷,可謂光輝閃閃:他曾在烏克蘭最大的造船廠黑海造船廠擔任航母裝備總設計師、設計局主任,參與設計建造了蘇聯時期所有的航母——放中國的話,這樣的人物堪稱「國寶級」專家。

這樣的人物入職中國的船舶設計院,難怪會令大家興奮。翻看青島這家設計院的官網,2014年才成立,100多員工中,光烏克蘭船舶研究設計專家就有30名。

烏克蘭造軍艦的能力在蘇聯時期特彆強悍,蘇聯6個建造大型水面艦隻的造船廠,3個就在烏克蘭,而巴比奇·瓦列里工作的黑海造船廠是蘇聯唯一能製造航空母艦的造船廠。

關於烏克蘭海軍技術對華輸出,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烏克蘭購買了三艘有代表性的大型艦船,號稱「烏克蘭三艦客」,他們的名字現在大家都耳熟能詳:「雪龍」號破冰船、「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和「遼寧」號航空母艦。近些年,中國還從烏克蘭引進了四艘「野牛級」氣墊船,中國隨後就對其進行大陸化。

翻翻最近的新聞,烏克蘭專家來華的新聞還不少,而且規模不小。像這個:

雖然3000人的數字有出入,但相關事實卻被多家媒體核實,大致情形就是,中國和烏克蘭合作在重慶建一個航空產業基地,專門生產航空發動機,雙方商定將從烏克蘭僱傭約2000名專家,這些人來自於一家叫做馬達西奇的公司。

這家公司曾在世界航空產業界赫赫有名,現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幾家航空發動機企業之一,它的主要產品就是固定翼和直升機的發動機,曾被稱為「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甚至有人說,它是蘇聯航空發動機的「沙皇」。有媒體稱,中烏兩國的這個項目,無疑將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帶來趕超歐美的機會。

烏克蘭的另一家著名航空企業「安東諾夫」公司也和中國開展了大規模合作,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中航工業與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正在中國陝西建設另一個航空產業園。「安東諾夫」這個招牌在航空界可是大大有名,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就出自這家企業,安-225遠比空客之類的飛機大,如果改成客機的話,可以搭載1500到2000名乘客!它也讓烏克蘭成為除美國外第二個獨立掌握超大型航空器製造的國家。

繼90年代之後,烏克蘭軍工專家之所以又掀起一股來華的高潮,和烏克蘭軍工企業目前的處境不無關係。因為和俄羅斯的對抗,烏克蘭切斷了同以往最重要的客戶俄羅斯的軍工合作,許多軍工企業又舉步維艱,像馬達西奇公司,據稱失去了85%的訂單,已有幾千人被解僱。而中國則為來華的烏克蘭專家提供了優厚的待遇,除了高工資,還有免費的住房,甚至還專門建了小城鎮,還有全新的廠房,先進的研究設備,在這樣的條件面前,兩國間這種大規模的合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5萬噸美航母橫衝直撞,遭遇小木船釀成慘禍,艦長一做法令人心寒
出口艦船超過400艘 7艘航母 僅1艘還在服役 中國買2艘卻不是軍用
二戰時法軍只抵抗了三天, 如今卻稱可以一周內擊敗中國海軍
F-35C首在林肯號航母測試 能否擺脫「坑爹貨」稱號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