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千多年前印度惹到中國了,然後被他自己所滅,沒用中國一兵一卒

一千多年前印度惹到中國了,然後被他自己所滅,沒用中國一兵一卒

在如今中印兩國局勢日益嚴峻的當下,國人都對未來的局勢走向十分感興趣,不斷對比中印兩國國力。

而印度似乎迷之自信,先和中國叫板,國防部長更是放言:「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

接著又和巴基斯坦撕逼,爆發了一系列小規模的衝突,印度軍方甚至表示:「做好了打兩線半的戰爭準備!」

其實中印的歷史始終是,小摩擦不斷,大衝突不多,在少有的幾次戰爭中,中國基本上都是勝利的一方,其實印度應該銘記的不僅僅是1962,更應該銘記大唐647年的那一戰!

因為這一戰,中國的一位英雄,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奇蹟,把印度人打得落花流水!

這位傳奇英雄就是王玄策。

王玄策是洛陽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初唐時期的一代英才,有著傑出的外交才能。因此,他在唐太宗年間曾多次奉命出使印度。正是出使印度的任務,使他得以創下偉大的功業,青史留名。

印度在古代也叫天竺,除了短時間的統一之外,基本上都處於各國撕逼的狀態,長時間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國,南邊還有許多的小國家,亂的一塌糊塗。

到了唐朝初年,最強的中天竺統一了印度北方地區,國王屍羅逸多建立了戒日王朝。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三十人出使出使西域。

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去天竺宣揚大唐國威。二是拜會吐蕃王松贊干布。三是看望文成公主。

但此時印度發生了政變,唐軍對此一無所知,照常上路。當使團翻過喜馬拉雅山時,戒日王已經被殺,權臣阿羅那順發動政變自立為王,但是當使團剛剛踏入印度境內,卻遭到了阿羅那順的突然襲擊。

結果除了王玄策和蔣師仁以外,其餘的使節全部遇難,王玄策倆人則被擒扣押。

為啥阿羅那順要襲擊大唐的使團呢?

因為他知道大唐國力強盛,因此擔心王玄策等人將印度的動亂告知大唐之後,大唐會幹涉自己的國政。

阿羅那順害怕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王位再丟了,於是他才做了一個膽大包天的決定——誅殺唐朝使團。

後來,王玄策、蔣師仁伺機逃脫。按說正常人的做法,應該是馬上回到大唐,向天子稟報然後發兵。但是王玄策卻認為在印度被俘是一種巨大的恥辱,弟兄們都死了沒臉回去啊!

兩人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在尼泊爾,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吐蕃王松贊干布的名義(當時松贊干布分別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為皇后),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同時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外加吐蕃松贊干布派來了一千二百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接近一萬。自命為將軍、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開始了他們滅國擒王的表演。

阿羅那順聽說王玄策率兵殺了回來,早早地布下了防守。然而,在熟讀兵法的王玄策面前,這些所謂防守簡直不堪一擊。從北向南一路橫掃,一直打到了阿羅那順的都城茶鎛。

阿羅那順連忙派遣大軍阻擋,而且還使出了必殺技—「萬象軍」,王玄策利用「火牛陣」破了這個陣。

阿羅順那大驚,嚇得不敢出城了,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王玄策是鐵了心要報仇,便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雲梯、拋石車、火攻。

沒多久,茶鎛和羅城被攻破了。阿羅那順棄城逃跑。,王玄策一路追趕,斬殺印度兵將三千,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繼續窮追不捨,最終在中印度的恆河邊上,活捉了阿羅那順。

當時的東印度王尸鳩摩還打算出兵援救阿羅那順,一看王玄策這麼厲害,立馬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印度各大大小小的勢力也紛紛投降,王玄策這才罷兵。

最後押著罪魁禍首阿羅那順回長安接受審判。唐太宗非常高興,於是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王玄策作為一個外交使臣,憑著借來的萬餘士兵,成功地打了一場「滅國戰爭」,可謂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精彩程度不亞於好萊塢大片!而王玄策之所以這麼牛叉,最主要是因為心裡有底氣,當時的大唐國勢強盛,周邊的國家除了佩服就是臣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的前提是,有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牌小太史 的精彩文章:

睡過豬圈的皇帝,借3000「鬼兵」平亂,毛澤東評價他「可謂奇矣」
歷史上他很少打仗,看起來不受重用,卻是三國演義完美的武將?
曾讓全世界聞風喪膽!無數人想找到他的陵墓,但是幾百年無果
這國家很落後,與我國糾葛千年!那裡的姑娘都夢想嫁到中國…
85歲壽終正寢的一代名將,史上評價很高!為何功高卻不震主?

TAG:王牌小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