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冠軍侯那麼狠那麼萌,你們別摸他好不好?

冠軍侯那麼狠那麼萌,你們別摸他好不好?

波叔看到一條新聞,笑抽了。



沒文化,真可怕。


霍去病的名字里有「去病」兩字,沒問題。


可是,他名不符實,沒活到24歲就因病早逝了啊啊啊。

要是實在想摸名字不得病,波叔鄭重推薦——


辛棄疾,

能文能武,身體棒棒噠,

享年67歲,在古人里真心算高壽。他的墓在江西上饒,往婺源或者三清山旅遊,順道可以拐去摸摸,

知道的人很少,不需要排隊。


如果小菠菜任性,說「人家就是要摸就是要摸」……波叔攤攤手,無奈地教你一個靠譜的訴求:


摸著霍去病的名字,求少年成名,建功立業。


這才是霍去病的正確摸法。


想想看——


17歲,高二學生霍去病,率800勇士斬敵2028人,一戰成名,拜印封侯;


19歲,大一新生霍去病,率1萬騎兵破30萬敵軍,俘虜13萬人;

21歲,大三學生霍去病,率5萬騎兵殲敵超過7萬人,升任大司馬,相當於全軍副總司令;


23歲,應屆畢業生霍去病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爹,在同學們忙於找工作的時候,英年早逝,漢武帝下令軍隊從長安列隊30多公里站滿人為他送行……


只活了24歲的

霍去病

,生平沒有打過一場敗仗,是中國歷史上毫無爭議的第一帥少年英雄。


論少年風流,誰與爭鋒?



霍去病論出身,不高貴;論背景,卻很風光。


他姥姥叫衛媼,在貴族平陽侯家裡做女僕,也有說是做姬妾的。衛姥姥生了好幾個兒子女兒,各自的父親還不一樣。波叔只講最重要的三個。


二女兒叫衛少兒,霍去病親媽。


三女兒叫衛子夫。憑藉個人奮鬥進了皇宮,當上了漢武帝的皇后,生下了太子劉據,提攜了一幫兄弟。最後卻因為兒子造反受牽連,只能自殺。

小兒子叫

衛青

。這個就更厲害了,和匈奴打了一輩子的名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衛子夫當上皇后之後,小時候只能跟隨父親牧羊的衛青也時來運轉,得到了漢武帝的提拔。他把握了人生的轉折點,打了幾場大勝仗,被漢武帝拜印封侯,還升為

大將軍

,相當於討伐匈奴總司令。


——波叔敲小黑板上課啦——


漢朝與匈奴從一開始就是血敵。


匈奴作為外國侵略者,長期以來總騷擾中國,搶糧食、搶土地、搶女人,無惡不作。


可是之前大家顧著打內仗,沒空處理外敵。


劉邦先生,漢民族與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剛剛乾翻項羽稱帝,成立了大漢王朝,就碰上匈奴來犯。

劉先生御駕親征,挾大勝項羽之勢去干匈奴侵略軍,一路勢如破竹,直追到今天山西大同附近的白登山。


然後……就被匈奴軍隊圍在白登山上,圍了七天七夜,沒吃沒喝。


然後……匈奴大軍就撤開一條小口子,劉邦率軍狼狽逃出。


這段歷史非常可疑。官方的說法是,劉邦被圍著快餓死的時候,派人花了大價錢賄賂了匈奴老大單于的女人閼氏,獲得一條生路。


你跟我開玩笑?


後世史家有各種考證,大意是,劉邦當時就慫了,答應了稱臣納貢之類的屈辱條件,才換得一條生路。


反正,從此之後,大漢頭頂就一直籠罩著匈奴的陰影。戰後重建本來就困難,好不容易攢點錢,就要送給匈奴。而且漢帝還要把公主送給匈奴去和親。


漢武帝有三個姐姐,其中南宮公主就被送給匈奴單于和親去了。


小漢武帝當時就誓言要干翻匈奴,接回姐姐,從此與匈奴結下一生大仇。


所以,你們知道打匈奴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是多重要的事情了吧?

——講完課,收小黑板——


說回霍去病,他出身不好,和衛青一樣,是私生子。


他爸叫霍仲儒,勾引了衛少兒,生下了霍去病。後來衛少兒找了個接盤俠,嫁給了當公務員的陳掌,但兒子還是姓霍。


霍仲儒在離開他們母子之後,又生了個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在歷史上也是鼎鼎大名,那就是後來把持朝政多年的霍光。


看來,霍仲儒的基因還是很優秀的。


霍去病雖然出身很不好,但小姨當上了皇后,舅舅當上了總司令,後台還是很硬的。


但他靠的根本不是後台,何況以後和衛青還形成了激烈的競爭關係呢。


霍去病不滿18歲就走後門進了皇宮,當了姨父漢武帝的侍從。


這侍從乾的事很不起眼,為皇帝準備車子、轎子、衣服,包括端尿盆。但很受皇帝信任,和皇帝也很親近,要是一心走仕途的話,這是一條捷徑。

可霍去病是什麼人啊,他怎麼可能甘心給人端尿盆?他平時不大愛說話,可心裡有一股勁。


他提出不呆在皇宮了,要跟著衛青上陣打仗。


西漢成立之後,文景之治,都是在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國力也強了,國庫也足了,漢武帝就老想著干翻匈奴接回姐姐——打打打打打打打!


於是,在小菠菜們開始讀大學的年齡,霍去病要去為國殺敵打匈奴了。


第一仗,衛青劃撥了800騎兵小分隊劃給17歲的霍去病指揮,給了他一個剽姚校尉的名號。


霍去病他帶著人馬,直接就脫離了大隊伍,狂奔幾百里,衝進匈奴大軍,砍瓜切菜,收穫了這樣的戰果:


殺死敵人2028人,包括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


砍了匈奴最高統治者單于一個爺爺輩的貴族籍若侯產的腦袋;


活捉單于的叔父羅姑比。


這操作沒見過啊。

你想像一下,大一新生霍去病,在同齡人參加軍訓的年紀,卻帶兵以少勝多打了大勝仗,把敵國最高統帥的爺爺都給幹掉了。


橫空出世,震驚敵我。


漢武帝開心得笑哈哈,這麼大的功勞,馬上就給霍去病封了

冠軍侯


所謂「冠軍侯」,就是列諸軍之首的意思,全軍第一。


侯就更厲害了。你們記住一點就好了,17歲的霍去病是史上最年輕的軍功侯。


另一個名將,「飛將軍」李廣,都知道吧?同樣時代、同樣戰功卓著、同樣耳熟能詳,活了六十多歲,到死都沒封侯。所以王勃寫《滕王閣序》就感嘆說,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但霍去病沒到18歲就解鎖了這一成就。


之後,過了點平淡日子,漢武帝乾死匈奴的念頭又冒了出來。

武帝任命霍去病為

驃騎將軍

,率領10000名騎兵出征隴西。


輕裝上陣,太重的裝備、膽小的士兵,通通不要;長途奔襲,6天之內,行軍上千里,轉戰五國,越過焉支山。


知道6天行軍千里是什麼概念嗎?


挺普通的,反正人類後來這兩千多年裡,還有兩支軍隊做到這點——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打閃電戰的納粹軍。


這次的戰果是:


擊斃折蘭王;


斬首廬胡王;


活捉渾邪王的兒子和相國、都尉等高級官員;


敵人損失8000多人;

把匈奴用來祭天的金人都搶過來了。


從敵人到自己人全驚呆了!


漢武帝是個慷慨的人,沒說的,賞!


夏天,是霍去病的第四仗。霍去病孤軍深入,和協同作戰的戰友失去了聯繫,怎麼辦?管他呢,繼續向前!


結果打到了祁連山。又消滅30200人,2500人投降,抓住了5個匈奴王、5個王母、59個王子、63個高級官員。


簡直是一鍋端啊。


霍去病自己的隊伍只損失了30%。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另外幾個將領都吃了癟。因為開闢絲綢之路而聞名的張騫那時候也帶了兵,他也封了侯,叫博望侯。但行軍太慢,貽誤戰機,本來該砍頭的,只貶成平民。


這是一次決定性戰役。之後匈奴被迫退到焉支山以北,失去了環境豐饒的河西地區,匈奴和漢朝之間的強弱形勢也發生了扭轉。有一首痛苦的歌謠在匈奴之中流傳: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他們也患上了「恐霍症」。

霍去病墓前的著名石雕「馬踏匈奴」

還是那一年,秋天,匈奴的渾邪王(就是被霍去病抓了兒子那個)和休屠王被打怕了,打算向漢朝投降。漢武帝很高興,可又擔心他們是詐降,其實設好了陷阱。


想來想去,還是派最信任的霍去病去接收投降軍隊。


霍去病到了指定地方,匈奴那邊的一些將軍看到那麼多漢朝軍隊,患有「恐霍症」的他們突然害怕起來,不想投降了。


霍去病一看匈奴軍要出爾反爾,怒了,帶軍衝進匈奴軍營,猶如天神下凡,把想反悔的8000個匈奴官兵一把殺了,押著渾邪王和其他10萬匈奴大軍,渡過黃河,回歸漢朝。


隻身犯險,臨危不懼,二十齣頭的霍去病這膽色,你服不服?


仔細分析,霍去病能成功,不是沒有客觀原因的。


一來,他的士兵、馬匹都是最精良的,這可能和他的背景有關,眼紅也沒用;二來,他經常兵行險著,但總是人品爆發,從來沒陷入過彈盡糧絕的絕境之中。


少年將軍,意氣風發,運氣還超好,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你說氣人不氣人?


不過,他也真是有實打實的本事。


那時候打仗,基本風格是像後來的曾國藩說的那樣,

「結硬寨、打呆仗」,

穩紮穩打,很少冒險深入。一仗打下來,戰損比也很高。衛青就這樣。


霍去病呢,走完全不同的路線,講究一個快字,所以兵力不用太多,但要精,大幅度迂迴,堅決追擊。


二戰時,德國將軍古德里安被稱為「閃擊戰之父」。可以說,霍去病就是西漢時的古德里安。


這需要天才的軍事思想,也需要年輕氣壯的膽魄。


所以,只有霍去病這樣的少年天才,才可能打得出這樣的仗。


戰局進行到這時候,漢朝和匈奴都知道,最後決戰就要來了。兩年之後,這場被稱為

「漠北之戰」

的決戰終於打響了。


雙方都投入了最大規模的兵力。漢朝的騎兵有10萬,步兵幾十萬,匈奴也大致相當,可以說是全副身家都押上去了,以命相搏。


這場大決戰的漢朝主帥是誰呢?


是天才少年的外甥霍去病?


還是穩重內斂的舅舅衛青?


漢武帝做出了「雙黃蛋」的抉擇:兩個人各率領5萬名騎兵,分東西兩路進軍。衛青那邊,一大批富有經驗的將軍歸他指揮,而霍去病都不要助手,他只要單兵能力強的士兵,和單于面對面作戰。


誰知道陰差陽錯,正面碰上單于主力軍的,是衛青。衛青和單于在吹得不見天日的狂暴黃沙之中大戰一天,死傷基本相當。


到天黑的時候,單于帶著一小隊人馬偷偷溜掉了,衛青追了200多里,最終還是給追丟了。


碰不到單于的霍去病只能拿其他人撒氣,消滅了7萬多敵軍,一口氣打到了蒙古草原深處的狼居胥山,也就是今天蒙古國的肯特山,在那裡封土祭天。


後來辛棄疾寫《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有一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就是說的這件事。


仗雖然打贏了,但敵軍統帥逃脫了,那就還有捲土重來的危險,贏也贏得不痛快。這可能也是後來漢武帝搞區別對待,霍去病陣營全都封賞,衛青陣營一個也沒得到賞賜和封侯的原因之一。


但這場仗一舉把匈奴趕出了漢朝國境,還要趕出遠得多得多,讓匈奴在往後的幾十年里,都不再有膽量冒犯漢朝。漢朝終於贏得了一個安穩的發展時期。


現在很多人都愛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其實這句話出自漢元帝的時候兩位大臣給皇帝寫的奏摺,原話是: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元帝是漢武帝的太孫,這句日後激勵無數中國人的豪言壯語,在他太爺爺那時候,就實實在在地由霍去病他們變成了現實。


打完大決戰,霍去病和衛青都當上了大司馬,他的薪水也都和衛青持平。從那時起,衛青開始走下坡路,霍去病則是繼續攀爬人生巔峰。


少年得志的他雖然已經建立了不世出的功勛,但很多時候,脾氣還是像沒長大的孩子一樣,自信、驕傲、直率、自我,管你是誰,自己的想法最重要,跟你們這幫90後一模一樣。


比如說,漢武帝覺得他仗打得好,不過可能需要提高理論水平,想讓他學一點孫子兵法之類的。他直接就頂回去:打仗看的就是謀略行不行,學古代兵法有毛用。


還有,因為年紀輕輕就在皇宮裡成長,他不大知道世間疾苦,大手大腳,上陣時漢武帝給了他幾十車補給物資,打完勝仗回來,他都給丟了,裡面有米有肉啊,明明手下的士兵還有沒吃飽的。


他也貪玩。在戰場上,戰事緊張,人困馬乏,他竟然還有心情踢!足!球!


真的跟個孩子似的。


這個孩子會長大嗎?


他能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呢?


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了。「漠北決戰」過了三年,霍去病就死了。才剛剛不到24歲啊!


什麼病?


不知道。連司馬遷都沒說。


這是一個千古之謎。


我們只知道,漢武帝非常傷心。他命令穿戴鐵甲的軍隊從長安一直排到他為自己準備的陵墓茂陵,送別他的愛將,讓這位少年戰神葬在他自己的陵墓旁邊。


一輩子沒打過敗仗的霍去病最終輸給了命運。死亡過早地帶走了他,讓兩千年後的我們仍然在想像,他的成就最終能有多高。


他那句擲地有聲的話語,也仍然在中華民族面臨危機時激勵無數人: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他守護了國土,保衛了人民。


他的一生,就像在打他最擅長的閃電戰,急速而來,急速而去。


但這已足夠在歷史上留下只屬於他自己的痕迹。


好了,最後的最後,如果要開拍霍去病的電影,找誰來演這位少年戰神比較合適呢?波叔找了兩位當紅小鮮肉,點擊投票吧:



兩位都不合適?給波叔留言,說出你的建議。



今日心情 拜服


這麼年輕,這麼強。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我像畜生一樣活了一輩子,她像讓我死得像個天使》


《讓你們失望了,我不是個快樂的小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為了讓男人體會生孩子有多痛,這些女人來狠的:差點扯掉老公的蛋蛋
總有臭流氓聽不懂人話,要用核彈把全世界拉下地獄
一大學生的銀行賬戶突然多了700萬,結果她……
他救出了150萬人,要比大撤退,我更服中國自己的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