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每到九月開學季,就會有很多媽媽為怎樣讓孩子順利入園擔心不已。這幾天送千尋去幼兒園,總能在大門口看見剛入園的寶寶抱著媽媽,聲嘶力竭地哭喊著不肯進去,媽媽則是又心疼又無奈,一邊哄著一邊不得不放開手。

回想幾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樣,嘗過了做新手媽媽的苦頭,一口奶一口奶的喂,一把尿一把尿的換,一整夜一整夜的哄。那時候,覺得人生最大的盼頭,就是娃快點長到三歲,就可以送學校禍害老師去。

可真到送幼兒園時,卻發現焦慮擔憂比開心還要多。

擔心娃分離焦慮天天哭,擔心她在幼兒園裡不好好吃飯,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她,擔心老師會不會關注她……總之,各種不放心。

還記得入園前,老師來家訪,給我打預防針:「現在的小朋友剛進幼兒園都要哭—短的幾天,長的幾個星期,有些甚至幾個月、半年後都還不適應。」這一針下去,我感覺心裡更沒底了。

還好,結果不算太糟。千尋小朋友就入園第一天,看見別的小朋友哭著要媽媽,觸景生情同哭了一場後,就再也沒哭過了。她每天上幼兒園都挺開心,比我上班開心多了。我幻想過的那些風險項,也一個都沒出現。

她爸說:「還好還好,運氣不錯,沒出什麼岔子……」可我仔細回想,卻覺得千尋能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不全是運氣使然,還是因為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這個養育經驗告訴我,只要我們儘力去做好一些事,入園哭就不會是孩子的必經之路。

這篇文章,我不講過多的理論,只想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做一份幫助孩子順利入園的準備清單,不論是孩子剛入園的家長,還是這一兩年孩子就要入園的家長,都能從中得到一點可借鑒的東西,也多一些心理準備。

入學前

1、準備一份開學禮物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這個靈感來自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我曾在coursera學習他的行為經濟學,在某一節公開課上,他講到了「替代獎勵法」,意思是生活中有些事物存在挑戰和困難,讓我們想逃避,但我們並不需要放棄,而是可以利用其它東西其它獎勵與有挑戰的事物聯繫起來,為了獎勵,人們會忽略困難,而願意積極採取行動。

對小朋友來說,第一次離開親人,要融入到陌生的集體環境中獨自生活,是很大的挑戰。要降低他們的畏難情緒,可以用到「替代獎勵法」,準備一份開學禮物,答應孩子,開學的當天,他就能得到這份夢寐以求的禮物。

我給千尋準備了一雙她一直很想要的新鞋,我告訴她,去幼兒園的那天就可以穿。為此,入園的前兩天,她還有點小興奮呢,對幼兒園的排斥感也少了很多。

2、小書包里的大文章

你知道嗎?剛入園小寶貝的書包不是用來放書的,而是用來增加安全感的。

比如,你需要在書包里放上尿不濕和換洗衣服。大部分小朋友剛入園時,都可能尿褲子,我們需要幫孩子準備好乾凈舒適的換洗衣服以防不測。

一般老師會告訴家長,在幼兒園是不用尿不濕的。但對於那些還沒完成如廁訓練的孩子,我建議家長放一片尿不濕在書包里,用於孩子午睡時。因為托班孩子,很可能在午睡時尿床,在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面前尿床,孩子覺得很難堪,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而影響到睡眠。不如,接受孩子慢慢的過渡期,午睡時暫時使用尿不濕,等他們控制能力強一些時,也就不會再需要。

我當時是買了K-MOM的抗菌存儲袋,這種抗菌袋是專門用來裝寶寶物品的,一個裝尿不濕,一個裝換洗衣服,既整潔又便於老師取用,而且袋子上面可愛的小動物也很招孩子喜歡。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還有一個小秘密,我發現,在書包上縫一個特別的名字貼,能增加孩子安全感。

小朋友的書包長得一模一樣,雖然老師也有教他們找放自己書包的格子,但剛開始還是經常弄錯。千尋剛入園時就經常找不到自己書包,看起來是件小事,卻挺有挫敗感。後來,我在她書包上縫了一個米妮的名字貼,她每次都能很快找到自己的書包,才產生了一種我能搞定的安全感。(這種名字貼淘寶有很多,款式不一,價格也很便宜)

入園後

1、 再見的方式,積極正向不拖沓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先說兩種不可取的再見方式:

  • 一種是直接把孩子塞給老師就趕緊走,生怕孩子反應過來,大哭大鬧糾纏不清。

  • 一種正好相反,陪著孩子捨不得離開,就算離開,也躲在門口悄悄看,聽到孩子哭又忍不住衝出來安慰。

這兩種方式都會讓孩子對媽媽、老師還有環境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

如果你想讓孩子相信幼兒園是個安全又好玩的地方,就得表現出積極正向不拖沓的態度。

比如,我見過一個爸爸,在孩子手上比划出一顆愛心,又讓孩子在他手裡也畫上一顆,然後對孩子說:「這下,我們就住在彼此心裡了!」還有一個媽媽,手舉在頭頂,像兔子一樣跳著離開,一邊說:「兔子媽媽去工作了,兔子寶寶有小夥伴一起玩,兔子寶寶吃完晚飯,兔子媽媽就回來了。」孩子被逗得咯咯直笑。

就算想不出這些有趣的方法,你也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抱抱我」,然後用開朗的聲音提醒他:「哇,你們班裡好多新玩具,快和小朋友一起玩吧,再見!」在這之後,無論發生什麼,都要離開。

重要的是,不論用什麼方式,再見時一定記得堅定的告訴孩子,放學後由誰來準時接他。

2、 接孩子時聊什麼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新入園孩子的家長會因為對學校和老師不放心,拐彎抹角地問孩子:「老師對你好不好啊?你喜歡某某老師嗎?有沒有小朋友被批評呢?」這樣的問題,把家長焦慮的態度傳導給了孩子,只會讓孩子莫名慌亂。

入園前孩子最依賴的是父母,和父母分開肯定會有情緒波動,這時候父母對新環境的態度就顯得很重要。當我們把信任感授權給學校和老師後,孩子才會出於對我們的信任,慢慢愛上幼兒園。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還有一類家長喜歡問:「今天在學校開心嗎?」

其實,這樣籠統的問題,孩子真的不好回答。尤其是剛入園的孩子,從倍受關注的家庭環境到資源減少的集體環境,怎麼可能很開心?

那放學時候到底該跟孩子聊什麼呢?

剛入園的孩子,他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開心,而是成長帶來的成就感。你不妨問:「哇,你的小手很乾凈,是在幼兒園學會洗的嗎?」「媽媽接你的時候看見你和一個小朋友在聊天,那一定是你在幼兒園交到的好朋友吧,你真棒,這麼快就找到好朋友了!」……類似這樣引導孩子成就感的問題,才是入園過渡期最適合聊的!

附送兩個實用的遊戲

1、「躲貓貓」遊戲療法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剛入園時,孩子焦慮的主要原因是擔心「爸爸媽媽走了,把我丟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這就是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客體永存性」觀點,他發現孩子不是天生就能理解一個東西可以「客觀存在」,他們覺得爸爸媽媽離開就再也不會出現。

這個階段,多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可以緩解孩子的焦慮。在找的過程中說:「不管你躲在哪裡,媽媽都會找到你!」找到之後,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這個遊戲能讓孩子熟悉「分離」,並讓他相信,就算媽媽暫時消失,也還是會與他「重聚」。

2、「複述故事」遊戲療法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在兒童思維拓展訓練上,「複述故事」是個很重要的環節。把孩子覺得有挑戰的生活編成故事,幫助他一遍遍複述故事,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化解恐懼。

比如,我給千尋看手機上老師發的照片,是她在學校里的生活片段。一邊配合著照片「講故事」:「今天,千尋第一次離開媽媽去幼兒園,她好像有點害怕,媽媽馬上給了她一個暖暖的擁抱,告訴她沒關係,媽媽第一天上學也很緊張……千尋學會了自己洗手,洗完手去領了早餐……」在複述故事的過程中,她熟悉了每天上學的大概流程,對第二天上學有了足夠的預期,就不那麼恐懼了。

千尋絮絮叨

如今,小千尋已經是中班的大姐姐了。開學這天我送她去幼兒園,剛走到門口就甩開我的手,追同學去了,老媽子我在身後大聲跟她「拜拜」,她完全沒搭理。唉,真是好恍惚,這是一年前幼兒園歡迎新生會上,賴在爸爸懷裡不願下地的小妞么?

孩子入園哭?這份「去焦慮清單」幫你消除第一周的撕心裂肺!

也許,孩子總會長大吧,當我們回望走過的路時,當年焦慮的,就變成了美好。^_^

作者:千尋 來源:東西兒童教育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教育改革從家長教育開始
北京四中雙胞胎姐妹同被美國名校錄取 父親揭秘4條家教「硬規矩」
四個表現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