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這四位國寶級人物比核武還強大:多少個陸軍師都不能相提並論

中國這四位國寶級人物比核武還強大:多少個陸軍師都不能相提並論

戰爭武器的發展離不開科學進步的發展,將武器從科學走向實際的工程師們都是一個個國之瑰寶。早在兩彈一星研製期間,中國的錢學森就因為其掌握的高精尖科技技術而被美國軍官稱為:他一人就頂得上五個師。新中國的新武器層出不窮,而這些武器背後,則是一個個偉大的工程師的心血和奇蹟。

楊偉是我國著名的飛行器設計師之一,現任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一職。他曾隸屬於中國航天集團下屬成都飛機製造所,是我國最新銳的第四代戰鬥機殲-20的總工程師。在他任職期間,他曾參與過包括殲-10,FC-1梟龍戰鬥機等先進戰鬥機的設計定型。楊偉在成飛工作期間領導著一批年輕的工程師完成多項技術攻關,讓成飛成為中國空軍的支柱之一。

劉寶鏞是我國著名的彈箭空氣動力學專家,是我國戰略重器東風-31型固體火箭洲際彈道導彈的總設計師。在東風-31導彈的設計過程之中,劉寶鏞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師起到了改革模範帶頭作用,先後突破13個技術難點,將中國的導彈從打的近打的飄變為打的遠打得准,讓我們真正意義上擁有了戰略核威懾力量。

張金麟是我國著名的船舶建造專家,工程院院士。他曾經就職於中國船舶工業下屬719所所長。他參與研究並設計了中國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094型,並參與了大量的船舶相關設計。即使他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以退休,但是心繫國防的他並沒有過上退休的清閑生活。在新中國船舶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科研攻關任務和實驗任務都能看到張金麟老前輩活躍的身影。

戚發軔是我國著名的航空航天工程師,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國的神州系列載人飛船的總工程師,也是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見證人之一。他畢業之後就加入了中國航天科技,參加設計了中國第一發彈道導彈東風-1、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中國第一枚在軌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可以說,他傳奇的一生就是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而在這輝煌的經歷之後,戚發軔院士依舊保持謙卑的態度,領導培養了了中國整整一代可以獨當一面的航天事業工程師。

中國一個個工程奇蹟的背後都是一位位付出了鮮血與汗水,奉獻青春獻子孫的工程師。只要有這些工程師在,有繼承他們精神的工程師在,中國的崛起之路就會穩步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吐槽秀 的精彩文章:

中國為啥沒和俄羅斯一起聯合研製大型航空發動機?俄方已經單幹了
美率多國戰機輪番干擾中國雷達:上百目標同時出現只鎖定了十架
俄軍火出口幾百億美元排世界第二:但為啥經濟實力僅相當於廣東省
中國大型航天測量船突然在海上消失:美使用衛星尋找之後瞬間清楚
中國新一代重型軍車首次高調亮相:外形和美軍M977一模一樣了

TAG:戰略吐槽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