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浙江、上海,哪兒的麵條最難吃?丨十六廟
從沙拉雞排飯到豆角燜肉私房煎豆腐套餐,外賣軟體上的菜色他幾乎嘗過一遍。問他好吃不好吃,他只嘿嘿一笑:便宜,管飽,就夠了。
在杜少我看來,「便宜,管飽」是對食物最大的羞辱。一頓飯的品質無關價格,哪怕10塊錢一碗的麵條,只要懂得其中的門道,都能吃出宮廷菜的感覺。
今天,杜少找到一位清新脫俗的中華美食大師:十六廟。
他當過報社總編輯,掌管過千人規模的企業,愛好中國名茶,嘗遍世界名酒,閱遍中華美食,最普通的小吃,他都能品出樂趣,是位名副其實的老饕。
這次,他會從一碗麵條出發,給大家講講:
上海、杭州、蘇州的麵條,到底吃哪一碗才最有面子。
「
兄
弟再來啊,下面給你吃!」
本是一句暖胃窩心的客套話,卻被不少壞小子斜眼挑眉、齜牙捂嘴地講成了葷段子。聽完除了臉紅心跳,哪還有一絲暖胃的感覺。
但其實
,「吃碗面吧」一直是最樸實卻最有人情味的一句話。
天南海北,河西山東,人人都有一碗故鄉的面揣在懷裡
,藏在夢中。
比如「打滷麵」和「炸醬麵」,是京津翼地區最常見的麵食,遠行至何方都惦念著炸醬的味道。但在天津度過少年時期的我,卻一直不大喜歡,因為我不吃肉醬。
而濃郁厚味、異域風情十足的「沙茶麵」和清甜咸鮮的「蝦面」,出了廈門再也嘗不到。在那裡度過15年青年時期的我,早已把它們深種心田。
但我最熟悉的還是上海、杭州和蘇州的面。自從中年定居滬上,這些年將「虎丘」「西湖」「外灘」的面吃了不下上百碗,箇中滋味早已爛熟於胃腸。
一碗面,只有從湯底、麵條、澆頭三樣細細品嘗,才能嘗出門道:
滬上面是粗陋的,杭幫面是糊塗的,蘇州面是精道的。
滬上,海上,大上海。
上海菜也叫本幫菜,早年特指浦東川沙、南翔、真如等地方的菜式:大盆大碗,口味厚重,一派鄉土氣息。後來至今的濃油赤醬、甜咸香鮮以及小碟細盞,那都是近百年中洋結合、江河湖海融匯的事。
滬上面也是典型的江南澆頭面,也就是澆上菜的面。
有名的有黃魚面、辣肉面、大腸面,充其量再加一味八寶辣醬面,無論湯頭還是澆頭,做起來都頗有難度。只有將這些面做得有性格,才有可能獨立開店成市。
至於陽春麵、開洋面、蔥油拌面、麻醬冷麵,這些最普通的飯館兒主食,體現不出滬上面的特色,不需贅述。
但言而總之,滬上面除澆頭還能說上兩句外,湯與面都乏善可陳,缺了點精緻的講究。
所以我說:
滬上面是粗陋的弄堂吃食,適合背插蒲扇的光膀子爺叔牽著睡衣褲、簪髮捲兒、蹬十字拖的姨婆們。
隨隨便便吃一碗即可,終究與「面子」無關。
杭州,又是白娘子又是梁祝化蝶,該是充滿浪漫想像的所在,但這裡傳統的面叫
「片兒川」
——取意於春筍(冬筍、腌筍)切片入水汆燙,原有的詩意盡數消失。上世紀九十年代來杭州試過此味,無非筍子、瘦肉、雪菜合炒加水燒開後下面煮熟,無甚驚奇。
最近因了某「更」、某「條」的渲染,說是杭城有隱蔽幾十年的隱形冠軍
「惠」
某麵店,讓食過之人慾罷不能,於是我趕緊著去下嘴。點了招牌的鹵鴨腿、黃魚和蝦爆鱔三碗面,好傢夥,一上來就被嚇著了,這是給腳力工、裝卸工吃的吧,這麼大海碗!可真夠實誠。
看湯頭,糊裡糊塗;嘗湯味,鮮味雖不足但也算各湯各味;夾一箸面入口,軟塌無勁道。
一試澆頭,鱔魚不鮮發柴,蝦仁是無鮮無味的凍貨,小黃魚無感,炒料更是亂七八糟火候兒不精,於是胡亂飲了幾勺湯,嚼了那個還算不錯的鴨腿,草草收兵。
唉!興沖沖趕來,還是一碗糊裡糊塗的杭幫面,嘗過,也就夠了吧。
再看看蘇州吧。
姑蘇,這是個了不得的地方,2500年的建城史,歷來商賈巨富雲集,才子佳人繁盛。且不提詩詞戲曲,蘇州的一橋一水都透著精緻,在飲食上更是講究,
哪怕一碗素麵,都透著功力。
當代美食家逯耀東、作家陸文夫還有戲劇家汪曾祺等都大書特書過蘇州的面,
不下百來種的澆頭細數細說都是有講究的,
我今天只舉最最普通的一味
「燜肉面」
相較。
燜肉麵湯底分紅白兩種。
紅湯,以不同的澆頭滷汁,主要是老火燜肉汁、爆魚爆鱔汁,另摻金華火腿、豬筒骨、雞骨架熬湯,另加陳年花雕、冰糖及其他佐料調製而成,湯呈褐紅色,香醇、鮮甜、咸釅而味厚。
白湯,湯底以陽澄湖、太湖、澱山湖的青魚鱗、魚血、魚鰭魚尾與初夏的鱔魚骨,加酒釀熬成,鮮美清甜又咸爽。
麵條兒,過去要用手擀的銀絲面和
「韭菜葉兒面」
,現在已大部分改用機制面了。不過上檔次的麵館兒都是經過數十次研發,以主面調和其他不同地區麵粉製成的麵條兒,原則是麥香突出、條形清楚勻稱,顏色光鮮、咀嚼勁道、面性易化。燜肉,特選五花三層即
「三精三肥」
的肋條肉以制,大多有軟脆骨隱沒其間。經秘制老酒烹調,至大肉酥軟脫骨,精肉酥爛,肥肉完全如琥珀蜜蠟的半透明狀,基本原則是焐入面底即化,但化而不失其形。吃這碗蘇州燜肉大面,頗需要點口活兒技術:
先將孵於面背上的燜肉即刻推入碗底面下,將薑絲敷於面背,看湯麵油花兒蒸騰、熱氣瀰漫。
接著匙一口湯,再一大口面,後掏出顫巍巍、已顯玉質的燜肉,連肥帶瘦加皮飽咬一口,豪爽咀嚼,悉數盡咽。此狀像極風姿綽約、風情萬種的少婦佳人被抱攬入懷般兩情相悅。
一碗燜肉大面吃到最後的5口,才是這碗面精華所在,足以回味整天:
倒數第五口,珍而重之地將最後一塊已經熱透的酥燜肉放入口中,糜香酥爛,嚼之津津有味。瘦而不柴,孤而不唳,彈而不去,侵而不散,是欲拒還迎,欲語還羞;
倒數第四口,一小口湯,目的是漱漱口中的碎肉糜;
倒數第三口,燜肉已經脫開的肥油脂肪連著皮的那一長條,不要斷開,一定要全部整塊放進嘴裡。幾乎不用咀嚼,只是舌頭與牙齒的壓碰也就化了,但這口油肉絕不會讓你覺得膩,更沒有半點腥,有的只是潤滑的濃香、鮮咸和甘美。這感覺就是楊玉環出浴,美貂蟬擁衾;
倒數第二口,是最後的一小口麵條,用來拌拌唇齒上余留的肥腴,溲溲舌頰邊的碎屑。打掃戰場時,哪怕是一粒漏檢的子彈,也會讓人喜上眉梢;
最後一口,當然是讓碗底朝天的那一大口爽爽的鮮湯了!是,一碗蘇州大面的精道與精妙,至此方才得解其媚與魅。
其實蘇州的面一語道不盡,可謂獨步天下:
限時供應的暑期
「三蝦面」
,是用湖溪野生小蝦的蝦肉、蝦腦和蝦膏炒制的澆頭,湯開與干拌都各具妙道。其餘的醬燜蹄膀、爆魚、蝦爆鱔、炒素、燒鴨腿等也都各具千秋。
至此,滬上、杭州、蘇州三碗面,哪一碗吃起來更有面子,諸位心中已有答案。
除了這一語道不盡的江南面,諸位還想看什麼中華美食,後台留言即可,我們下回接著說。
回力
|711|
清華大師
|脫衣舞|剃毛
五道口
|高鐵|姨媽護理
|清華校花|UFC
傻老外
|髮型|假鞋
|新垣結衣|旗袍
圖片均轉自網路
原創文字,歡迎
轉發朋友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杜紹斐」,ID:shaofeidu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杜紹斐」APP
查看所有歷史文章!

※周五下班後約一場小酒,是男人生活的全部意義
※杜紹斐×丁俊暉:一場造星運動後的冷暖人生|真實故事
※給男生和女朋友的3個健身忠告|推薦
※中介小哥和華爾街之狼都穿白襯衫,區別到底在哪?
TAG:杜紹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