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學習心法:前景理論的應用

新時代學習心法:前景理論的應用

我喜歡這個時代,因為它充滿無限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個體崛起的時代,但正如狄更斯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的一面在於我們有機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壞的一面在於每個人必須持續地進行認知升級,否則很快會被淘汰掉。這也導致了我們這代人有極深的「學習焦慮」。

我們的學習焦慮

如果你是一個「有事做時有責任感,而無所事事時有負罪感」的人,一旦陷入繁瑣的行政事務中,或者處於空閑狀態時,你肯定會開始焦慮,覺得自己雖然忙得充實,但好像沒啥進步。於是你會開始找你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做,或者找自己認為能「長見識」的書看。

大部分人在沒有堅定的目標之前,會受到很多誘惑,導致很難專註和堅持。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的微信里,添加了N個公眾號,收藏了N篇乾貨文章,但可能幾乎沒看過,或者只是瞥一眼,然後就永遠處於收藏狀態。有時候心裡會想,「這個世界好多牛人!太多好文章了!我一定要找時間好好學習,好好消化。」但當你遇到太多的牛人和太多的好文章之後,你心裡會想,「啊!心好累,太多東西要學了……」於是,很多人為了逃避這種學習和成長的痛苦,又開始做一些不用「動腦筋」的機械活或者看綜藝節目放鬆。過段時間,又開始焦慮,覺得自己不能這麼頹廢,應該找點有意義的事做……

古典老師說,這是一種病,是一個死循環。先是得了「焦慮症」(嚴重的學習焦慮),然後是「松鼠症」(啥東西都不鑒定,收藏起來再說,以後再用),最後是「懶癌」(收藏太多了,累到癱倒,想像葛優躺。然後又開始放縱自己)。過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太頹廢,於是又陷入「焦慮症」……

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會導致一個嚴重的結果,那就是表面上你的知識面很廣,啥都知道一點,但一旦深入某一個話題,你會發現你的內心是發虛的,你壓根沒法進行深入的解讀。要知道,「學過」不等於「學會」,要達到「學會」,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我們必須擺脫「焦慮症-松鼠症-懶癌」這種死循環帶來的惡果。

這個時代的學習心法:前景理論的應用

在這個時代,「木桶原理」可能已經失效,「前景理論」可以帶給我們更大的啟發。在心理學研究中發現,我們對於「多賺」與「少得」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對於讓自己「不虧」的心理動力,遠遠高於讓自己「多賺」的心理動力。為了不虧,我們彌補弱勢的時間遠遠勝於發揮強勢的時間,我們查缺補漏的熱情遠遠高於我們關注優點的熱情。這種寧願不賺也別虧的想法已經讓我們放棄了成為強者的機會,大部分人已經成了庸人。

人類總是對覺察到的損失作出過度的反應,損失的痛苦總比收穫的快樂強烈得多。(股票市場股民的行為就是如此)在一項投資上,在「賺」的情形下,人們會更趨保守,迴避風險,選擇落袋為安。而在「虧」的情形下,人們反而變得更傾向於冒險——只因為冒險代表著最後那一線「不受損失,全身而退」的希望。

以上就是前景理論的內涵及其外延。它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關注優勢比劣勢更加重要。

牛人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就是在做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事情!所以他們才能沒日沒夜地投入精力和時間。千萬不能覺得他們很厲害,就想學習他們的技能。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沒有潛能,你投入再多也很難出成果。所以,請記住,不要與他人對比,你只需拓寬自己的可能性,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然後專註專註再專註,總有一天你也能變成他人眼中的牛人。

寫在最後

這個時代大部分人普遍存在知識焦慮。很多人在沒有建構自己思維繫統之前,過多的碎片化學習嚴重破壞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所以經常出現「學過但沒學會」的現象。我的建議是:先掌握前景理論的心法,減緩焦慮,知道必須深耕於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領域才能加速成長。然後盡量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身的努力,建構起自己認知這個世界的思維繫統。

思維繫統像是一顆「知識樹」。樹首先要主幹,這個主幹往往來源於導師的指導和系統化的知識。有了主幹後,可以開始廣泛涉獵各領域知識,你會發現這些知識很快能變成這顆「知識樹」的枝葉。你的「知識樹」會越來越枝繁葉茂。

掌握系統化的知識的方法:先找到你專註的領域評價最高、系統性最強的5本書(找導師推薦),然後高強度泛讀,梳理出核心概念和邏輯框架。再通過精讀,修正這些核心概念之間的關聯,建立系統模型。有不懂的地方,請教導師,徹底吃透知識。(以後再跟大家分享系統學習的方法)

精進,努力,共勉。

余哥暢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哥暢惘 的精彩文章:

TAG:余哥暢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