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迷茫的你和順風順水的ta,差的不是「一個好機遇」而已

迷茫的你和順風順水的ta,差的不是「一個好機遇」而已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干著一份不好不賴的工作,拿著一份不高但剛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和朋友聊天時說著「很迷茫,不知道將來會怎樣」。

你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人:有一份聽起來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工資待遇卻很好的工作,有質量地養活自己,還能順便攢些小積蓄。

因為表面上看起來兩者的工作並沒有太大差距,所以大部分人對這種收入、發展上的差異,是這樣解釋的:

這是沒遇到合適的機會。

我們承認這個世界不是完全的公平。但「不公平」並不能解釋所有的差距。

如果你對比了前後兩種人,會發現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

那些總是抱怨工資太低、生活壓力太大的人,也一定總是會追加一句:「如果我有這麼好的機會就好了。」

這種思維是為典型的「學生思維」。

學生思維?

學生不好嗎?認真、刻苦,連大家開玩笑都會說,上學的時候是這輩子最淵博的時候。怎麼會不好呢?

可是,絕大多數人從學生時代就培養了這樣一個習慣:等別人來教。

「我不笨,只要老師教得好,我肯定能學好。」

「只要給我個機會,我肯定能施展我的才華。」

因為人生的前二十年,已經習慣了被動地接受別人推著自己往高處走,所以二十年以後的人生,許多人仍然慣性地被動。

以至於許多人初到公司做實習生的時候,也是如此:明明自己每天小心翼翼地做人,可老闆還是對自己不滿意。第一次接到工作任務時心裡咆哮過一萬遍「來個人教教我啊我又不笨一學就會了現在這算怎麼回事到底要怎麼上手啊」。

這種天然的認為別人應該來幫助自己取得進展的心理,就是導致收入差距、發展前景差距最大的原因:學生思維。

在成年人的社會關係中,並沒有真正的「弱勢群體」之分。每個人都同樣面對生活的壓力,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同樣殘酷的競爭。內心將自己定義為「需要被教」、「需要別人幫助才能夠工作」的弱勢一方,又怎麼可能說服老闆給自己升職加薪呢?

再者說來,從邁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刻起,你就已不再是一個被各方各面保護起來的「焦點」。沒有人再有義務幫助你「充電」,而你該做的事也不僅僅再是填充自己。要活著,要高質量地活著,必須以主動創造出價值為前提,來獲取更優質的生存資源。

而那些看起來沒什麼亮點,卻比你活得「輕鬆」的同齡人,是早就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當你覺得沒有工作任務而發獃的時候,有人站在前輩旁邊默默學習;當你等著一個機會能空降到你的身上,有人已經通過更為主動的方式讓老闆看到他更能擔當重任。

就想赫敏那樣。

GIF/1K

所以,主動學習、主動爭取更大的機會,不失為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幸福,從學會轉身時開始
報復鬥魚挖角嗨氏?虎牙宣布原鬥魚王者榮耀一哥厭世小孤影入駐
雜談系列一:LTeX
艱難的時候 也許一包速食麵就可以溫暖你的心
為健美而生的男人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