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盛一時的明王朝滅亡是因為小冰期嗎?

強盛一時的明王朝滅亡是因為小冰期嗎?




在解釋一個王朝的興衰時,我們往往更重視政治,經濟與軍事等因素。但一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西方史學大家——卜正民,卻從環境變化與「小冰期」角度入手,試圖

通過探討天災與氣候對明朝滅亡的影響,向世人展現一個別樣的明代興亡史。




根據西方史學家的研究,在1640-1650年間,亞歐非三大洲的自然環境都發生了劇烈變化,導致饑荒與疫病流行,奪走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明清易代,恰好就發生在這個階段。  




相比於今天,

17世紀處於一個典型的「小冰期」

,冬季平均溫度比今日低2攝氏度左右,在明朝治下,洞庭湖結冰3次,太湖結冰4次。



崇禎初年,黃河水一度冰堅如石。換句話說,整個中國當時都處於嚴寒的淫威之下。根據學界得出的結論,

這段長達數個世紀的小冰期正好在明末達到了氣溫最低點。





歐洲古代藝術家筆下瘟疫帶來的慘象




早在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廣東瓊州府居然破天荒地出現降雪。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冬,廣東的潮州地區也雨雪,積雪甚至厚達一尺有餘。

直到滿清王朝建立後的1654年,地處江南,專種貢品柑橘的果園還在寒潮中毀於一旦。




這種長期低溫的環境也自然影響到了明朝的內政與外交

,北方游牧民族部落因為環境變化,生存條件愈發惡劣,資源匱乏。在明朝內部,大旱,蝗災與瘟疫接踵而至。前者成為蒙古與滿洲各部多次南下的根本原因,後者則導致西北貧困落後地區流民紛紛揭竿而起。






崇禎在位的前12年,中原地區就迎來了連續3年的大旱和6年的蝗災,以至於出現

「斗米千錢,人相食」

的慘象。 在西北地區,情況同樣慘不忍睹,崇禎二年,有大臣上疏說延安一帶:

「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死者枕藉,臭氣熏天」

。  




據《明史·五行志》記載,

從15世紀初到明朝滅亡為止,平均不到13年就會發生一次大瘟疫

,「小冰期」的到來則加速了疫病的傳播。1641年,大瘟疫遍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多個省份,舉家而死的比比皆是。    






北方邊境的各游牧民族賴以為生的牧業也被天災嚴重摧殘,據史料記載,明朝末年,「蒙古諸部大飢,多入塞乞食」,「(蒙古部落)苦兩三千里之旱也」。同時,滿洲各部也一樣深受其苦。氣候變化及其衍生問題也就因此深刻地影響了晚明北方戰局。




正是在蒙古部落遭災之時,遼東經略袁應泰提出大收饑民,以拉攏人心,牽制後金,遂不顧手下反對,在轄區安置下不少蒙古難民。誰知後金方面早就在其中安插了大量姦細,反而使明軍作戰時後院起火,里外夾擊,最終使明朝痛失包括重鎮瀋陽與遼陽在內的大片遼東領土,從此再未收復。







另一方面,皇太極在位之初也並未想入主中原,取朱明王朝而代之。他多次南侵更多是為了掠奪物資人口,以解決後金因災荒帶來的資源匱乏問題。




後來,他還主動向崇禎提議和談,希望能恢復通商,通過和平的方式獲取來自中原的物產。




可由於種種原因,明朝並不願與後金議和,便只能投入更多軍費,這使國庫財政負擔加大,還因為拖欠軍餉激起邊軍嘩變。



但面對財政困境,已苦於賑災糧款不足的明廷一籌莫展,只能拆東牆補西牆。然而,滅頂之災的種子早已因此種下。




早在崇禎繼位之初,為了節約開支,朝廷決定大規模裁撤驛站,這一政策雖為國庫省下60多萬兩白銀,卻使數萬驛卒丟了飯碗,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當時還不起眼,卻使天下局勢驟變的關鍵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李自成……






總而言之,

氣候變化作為解讀歷史進程的一條重要線索,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作為一位西方歷史學家,卜正民在著作中以氣候變化的視角分析歷史,也確實頗為有趣。他甚至專門探討了老虎數量減少與明代環境惡化的關係。

在火遍全球的「哈佛中國史」

元明史部分中,他用大量篇幅為我們揭示了

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災難與氣候變化。








俗話說,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身處此時此地的我們,大多無法擺脫某些天然的局限性。不同視角的轉換則可以彌補這個問題,使我們看到大歷史不同側面,拓寬我們的視野。

尤其是

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視角看中國,而非以自我為中心看世界

時,我們會有更多新發現。因此,看鑒君在翻閱大量中國史名著之後,決定向你推薦上面這套視角獨特,卻出自洋人之手的鴻篇巨製——「哈佛中國史」系列。









在汗牛充棟的中外同類著作中


這套書之所以能脫穎而出


原因主要有以下六點:




1、材料新鮮,視角獨特



作者們從一些不為人重視的角度


如城市景觀,風景園林


詩歌小說,醫療制度等入手


為我們呈現龐大社會的細枝末節


書寫有血有肉,生動好玩的中華史




2、自秦至清,寫盡興亡


這套書從秦朝建立寫起


到滿清滅亡告終


共分秦漢,南北朝,


唐,宋,元明與清六個分冊


完整地敘述了中華兩千餘年歷史


       

 



3、水準一流,史料嚴謹


本書是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學出版社典範之作


代表50年來世界中國史研究全新成果


被數十所世界名校指定為


中國史教科書或參考書


史料可靠性毋庸置疑









4、歷經十年,精心編撰


這套書由西方漢學界權威學者卜正民主編


各分冊作者在西方學界也均是泰斗級學者


他們嘔心瀝血,費十年之功編成此書


個中艱辛,不言而喻,全書質量也屬上乘





5、文風平實,通俗易懂


這套書語言通俗,適合歷史愛好者閱讀


將歷史敘述得充滿故事性和戲劇性


不至於使讀者無聊得昏昏欲睡


當然,它的內容也相當嚴謹


並非「戲說」類歷史書籍。





6、包裝精美,設計大氣


 書籍外包裝採用燙金圖案,


外觀精美,適合收藏


每本書封面設計也採用符合朝代風貌的畫作


如秦漢卷是兵馬俑,威武雄壯


體現了大一統王朝的昂揚之氣


唐朝卷為精美的敦煌壁畫


反映了盛唐的繁華與恢宏氣象










一套用於回溯我們自身歷史的誠意之作


站在世界看中國,推陳出新


全球百餘家知名媒體傾情介紹


它就像一面鏡子


可以用來照亮我們自己的臉龐


看清歷史每個不為人知的細小毛孔


存量有限,有意者請儘快下手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












推薦閱讀



這個男人憑什麼影響中國3000年的歷史?


(點擊上述標題即可了解詳情)







《白話史記》(3冊) 


欲讀國史,必先讀《史記》


60多位教授學者精心合作譯成


配圖千餘,難以超越的佳作


得見傳統智慧,洞察千古人心


 原價128


看鑒粉絲專享優惠價¥9

8






(更多好書好物可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貨棧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王者榮耀台詞背後的這10個歷史典故,你認識幾個?
這個男人如何寫遍3000年中華史?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