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正的「外在」在裡面,真正的「內在」在外面

真正的「外在」在裡面,真正的「內在」在外面

證悟的路徑古今相通,同樣的話,古人用古人的方式說,今人用今人的方式說。

今云:真正的「外在」在裡面,真正的「內在」在外面。

《大智度論》云:

內相如外,外相如內,

二相俱不可得故,一相故,

因緣合故,其實空故,一切法相常清凈故,

如、真際、法性相故,

不二入故,雖無二亦不一。

如是觀諸法,心信不轉,是名法忍。

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

節選自《佛教世界觀》

心和外境的關係,唯識宗把它理解為有主有次,而佛教中觀一系的學人則認為心和外境是同時生起的。所謂沒有離開心的外境,也沒有離開外境的心。外境多數屬於我們與生俱來的習氣的範疇,是屬於深層心理投影在外面所產生的現象。而通常所說的「心」多數以煩惱為結構,所以我們現在雖然認為有「我」,但是這個「我」是很粗大的,而更微細的「我」是深層的心理,感覺不到。

所以我們的心事實上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內心的狀態,另一部分是實有的外境。不要認為實有的外境和我們沒關係,它就是我們心的一部分。中觀把外境判攝為微細的所知障,把內心判攝為粗大的煩惱障為主,即淺層次的心理所表現出來的屬於煩惱的範疇,深層次心理表現出來的屬於外境的所見——真正的「外在」在裡面,真正的「內在」在外面。

這種對心的不同層次的平行認識,在心物關係上就是觀待。禪宗的偈語非常到位地表述了這種關係: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所謂觀待,即互相對待產生。而外境是更細的習氣,那是已經造就過的比較堅固的心。

因此佛教的修行人在實際的觀修中,不僅重視淺層次煩惱的清理,也從不忽視對外境的調和。比如有眾生在受苦,我們深層的心理就會產生內在的一種震撼、波動,如果對此不予理睬,甚至還要追求和標榜所謂的「淡定」,那就已經違背深層心理的這種需要了。因此大乘佛教所強調的度化眾生,正是對我們心的深度觀照的需要。

觀待地來看待心和外境,來解決「我」和世界的問題,這樣一種雙軌的智慧給了我們理解大乘佛法一個深刻的角度。大乘佛法是否僅僅是六度萬行?菩薩行是否只是外在的行善做好事?大乘的修行是否沒有針對煩惱的實際修行?都不對。比如六度中的布施,不僅只是讓布施者內心得到一個歡喜,也並非只是讓受施者得到一些好處,事實上它對我們深層的心理是一種極大的調和。眾生逐漸清凈,外境逐漸清凈,說明我們的內心也同時得到了清凈。

《維摩詰經》里說「不二」,「不二」這個詞用得實在妙。所謂的深層、淺層,不是兩個,而是在完整的心理結構下樹立起來的。像一個金字塔,有在下面的,也有在上面的,上面必須依靠著下面才能夠建立起來,下面也正是因為有了上面才能讓人了解。所以在這裡淺層和深層完全是不二的。如果認為眾生的好壞、生死跟我們毫無關係,這就會違背深層心理的一些自然反應,我們心裡也終將得不到平穩。

談「唯心最主要」,是因為人們太過重視物質,要糾正這種偏舉,便要反過來強調心。而站在觀待的立場上,心和物、身和心是同等重要的,因為它們並不是決然獨立的兩個事物。隨著新時代科學的突飛猛進,物質的發展得到了驚人的成就。但科學多半基於物質層面的研究得到成果,卻忽略了心靈問題,這使得一些研究對社會的平衡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所以心和物質的問題要同時進行解決。對此,佛法是有很大功勞的,因為佛法通過長期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一個可以解脫人們內心煩惱和解決物質問題的完整嚴謹的體系。這個體系通過各個方面的不斷調節,不停地適應並解決著人們的困難和煩惱。

支 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憨山大師:動靜兩間如何提究
珍藏犍陀羅早期佛像
法隆寺五重塔之雕塑
虛雲老和尚元旦升座法語:難也難,易也易,柱杖橫肩吹鐵笛
蕅益大師:一切罪中,疑罪為最;一切功德,信為其首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