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假了,一起回村吧

放假了,一起回村吧

還有一天,今年就要結束了

2017年終總結和2018新年計劃正各自

佔據著社交媒體的半壁江山

在三天的小「長」假里

慵懶地為依然緊鑼密鼓的明年做準備的你

也可以跟我們一塊兒回過頭

看看守在山水間與記憶里的這個小小村莊

它像你的家一樣

也靜靜佇立在從這裡離開的遊子們身後

從始至終

青山綠水間

婺源縣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今屬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的地方。虹關村坐落在婺源北部、浙嶺南麓,春秋時期,浙嶺是吳楚兩國的劃疆之地。直到現在,一方「吳楚分源」青石碑還赫然立於嶺脊,相傳,碑上的字是康熙年間一位叫詹奎的書法家題的。由於地處要塞,虹關被認為是婺源的北大門、徽州府至饒州府的主要通道,號稱「吳楚鎖鑰無雙地,徽饒古道第一關」。

「吳楚分源」碑旁,浙嶺的上七里、下八里,是連接徽州與饒州的一條交通要道,歷史上被稱為「徽饒古驛道」。人們外出謀生或衣錦還鄉,皆從此返回家園。徽饒古道的許多石階上,還有被車輪磨成的的凹槽,著是古道當年車水馬龍的歷史佐證。道旁,以村名命名的虹溪為它增添了幾分靈動。

12月的虹關不受霧霾困擾,粉牆青瓦的古宅在清冽的空氣中,色彩分明。近旁山巒重疊,溪澗縱橫,偶有北風拂來,林木颯颯。474畝農田、214畝茶地和2600畝山林是部分村民的生活來源,也有一些村民選擇了外出經商。這個佔地約2.3萬平方米的村莊住有201戶、624人,村中130幢民居,其中8幢是明代就建成了的老房子,清代建築也有60餘幢。

GIF/1K

北方來客

根據《鴻溪詹氏宗譜》的記載,虹關最早不叫「虹關」,而叫作「方村段」,五代初期由方姓建村。據傳,五代時,一位被大家稱作方婆的老人在浙嶺茶亭為過往行人設缸施茶,分文不取,她就是方村段一戶人家的媳婦。直到很久以後,還有後人在茶亭掛「方婆遺風」茶旗,以此來懷念她。

兩晉「永嘉之亂」時,中國出現了第一次人口南遷高峰,許多士族渡江南下尋找能安身的「世外桃源」。此時,來婺源定居的有九族,其中來自北方的士族詹氏不僅舉族而遷,而且帶有眾多佃客和部曲(私家武裝)。《詹氏譜乘》上說,詹氏四十七世詹初曾在南陳東陽郡做官,他看到後主陳叔寶大難臨頭了還自恃長江天險,只知大建宮室、不理朝政,隋軍南下時仍不以為然,不由得憂心忡忡。於是,他逃離了那裡,先後遷往歙縣篁墩、婺北廬源,他的後代又移至宋村。

北宋宣和二年(1120),徽州休寧的方臘舉行農民起義,起義被朝廷鎮壓後,方氏村民受到排擠,被迫外遷,方村段逐漸荒廢。南宋建炎年間,廬源詹氏黃隱公二十一世孫、當時住在方村段附近的宋村的堪輿家詹同發現方村段完全符合「枕山面水,河曲地寬」的八字擇吉口訣,是建居的理想之地,於是遷居於此,並改「方村段」為「虹瑞灣」。至於易名「鴻溪」「虹關」,那就是之後的事情了。

GIF/1K

不得不說的

風水寶地

根據風水理論中的四獸模式「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最初,虹關的建設應和著風水的道理:村子取正南偏東5°- 6°,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左邊似青龍蜿蜒環抱,護衛村宅;右邊山似白虎,卧俯柔順;南邊面水空前廣闊,虹溪由東向西繞村而流;北向來龍山龍脈由五龍山逶迤而來,岡巒綿延幾十里,形成玄武垂頭的氣勢。

「龍來十里,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氣正,則脈從中落而穴正。」按老一輩人們的說法,來龍正氣結聚村中「玉堂仙吏」大廳屋和全村所有宅基地上,將使虹關一直興旺發達,久盛不衰。為了藏風聚氣、保護龍脈,虹關村至今還保留幾處古老的護脈禁碑。

虹關村內,道路三縱三橫垂直相交:虹關中路和虹關里路呈東西走向,與徽饒古道平行,共同構成一個三字,一條人工渠道「長生圳」伴著虹關中路各戶人家,從村頭向西流到村尾;又有南北走向的風華路、添燈路、守儉路,形成一個川字;還有25條小巷穿插其中,街巷全部都是青石板路面。

街巷和水系把古村鎮規劃得科學、整潔,村民生活用水方便,居住環境優雅安全。徽學專家李俊先生在《徽州古民居探幽》一書中說道:「虹關的詹氏祖先對村落建設是經過精心規劃的,防火有大區、小分隔,有水系和滅火器具,這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古村落」。

伴水而生

村人非常重視古村的水口建設,川流不息的浙源水被視為財源不斷的象徵。

「龍門關水口,馬石峙源頭」,源頭水由黃隱公上馬石流入,繞村而過;水口建有龍門碣,為的是提高水位,蓄水為湖。在龍門碣下端的溪河中,有一塊青石突出水面,就像鯉魚正在嬉水,村人稱之為「鯉魚跳龍門」。乾隆年間,虹關的墨業大家詹方寰還從中獲得了靈感,創製了「龍門墨」,在墨的正面刻上「龍門」金字,背面則是鯉魚跳龍門的圖案。

「通津橋」建在溪河下游100米處的自然水口上。這座始建於南宋中葉的石築單孔拱橋像一道彩虹般橫跨兩岸,兩端的龍門石上各有一方篆刻,朝村外的是「通津」,朝村內的是「挹秀」。「津」即「渡口」,意思是這座橋可通往遠方;「挹」指「舀、捧」,是說站在橋上已經進入秀美的圖畫之中。村裡還有另外兩處自然水口,一是「徽州最美的水口」察關水口,二是虹關與鳳山交界處的「虹關大水口」竹堡水口。長虹鎖鑰,碧水如鏡,舒展出水口的山水風光。

著名的虹關古樟屹然獨立於虹關村口河畔,已有1000多歲了。它高26米,胸徑3.4米,冠幅達3畝,詩人讚美它的氣勢「下根磅礴達九淵,上樹搖蕩凌雲煙」。民國時,村人詹佩弦甚至專門收集了古人吟誦它的詩詞、文章50餘首(篇),編印成《古樟吟集》刊行。村裡還有「風華樟」「啟秀樟」,樹名飽含著對子孫後代的殷切期望。

GIF/2K

高宅大院

虹關古村鎮的興起和民居建設與清代徽墨生產有著密切關係。鼎盛時,婺源墨鋪有百餘家以上,僅詹氏一姓就有80餘家,著名的詹振升、詹鳴岐、詹方寰、詹成圭、詹衡襄、詹子云、詹侔三、詹益三、詹大有等都是虹關人。在徽墨生產大發展的同時,虹關人建造了很多宅子,街坊小巷的名字也大多與墨業有關,使得虹關獲得了「墨鄉」的稱號。

徽派建築是中國古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粉牆、青瓦、馬頭牆、磚木石雕與層樓疊院、高脊飛檐等的和諧組合構成徽派建築的基調。裝飾在門罩、窗楣、樑柱、窗扇上的磚、木、石雕工藝精湛、形式多樣、栩栩如生,而把墨模的雕刻藝術應用在建築藝術上,則是虹關建築文化的獨特之處。

虹關徽派民居以四合院樓房居多。四合院大門一般朝南開或朝東開,一些洞門式的院門門額嵌有石雕匾額,上題「珠聯璧合」「和氣致祥」「風華正茂」「澹寧居」等詞句。樓上樓下各有四間正房,樓上四面迴廊,中間一個大天井;雨水從天井流下,叫作「四水歸堂」,天井下面建造明堂坑,即下水道。全堂青石板鋪地,天井中央放一隻大水缸,可以養魚供觀賞,同時備以消防用水;水缸上面放一塊長條青石板,上面陳列奇形怪石與盆景,形成一個自然景觀的小天地。

虹關明清古建築多保存完整。慮得堂、顧汝堂、六順堂、玉鑒堂和玉映堂的磚雕花門樓氣派大方;繼志堂中鎦金堂名匾額和官府要員贈送的「松齡鶴算」鎦金匾額逃過十年浩劫,保存完整,實屬不易;務本堂的梁坊門窗木雕尤為精湛,二片護凈戲劇人物劉備招親、呂布戲貂嬋採用鏤空雕刻技術,內外達七層,可稱木雕藝術之精品;詹大有祖居小姐閨閣的洞門、花鳥圖案都是雙面木雕,藝術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蘇州攝影藝術專家吳寅輝老先生不禁稱讚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虹關古韻,更為輝煌」。

虹關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核心保護區有古建築68處。可惜的是,近年來,原聚族而居的詹氏後人大批遷出,大多無法兼顧這些祖業,以致長期以來空置較多,年久失修成為常態。

GIF/2K

失落的宗族

「詹氏宗祠」是虹關村的總祠堂。宗祠三進五間,五鳳門樓,八字開大門,氣勢雄偉。除宗祠堂外,各房有分支祠堂五座,稱為公祠,如守儉公祠、守信公祠等。廟宇有汪帝廟(汪華)、關帝廟(關羽)、周王廟、社公廟、福田庵和慈善機構鏡心善堂(又稱濟公壇)。村中還有永安會(水龍廟)、萬安水池、晏子石雕像、「玉堂仙吏」大廳屋等鄉土建築。

現在,詹氏宗祠已改建成虹關小學,五個公祠遺址建造成民房,除村頭周王廟、晏子石雕像(北宋文物)外,其他均改為良田。這些代表著傳統鄉村社會治理的文化標誌損毀嚴重,與此相一致地,虹關村詹氏家族的血緣凝聚力也大幅下降,這從族譜的修訂中可以得到印證。虹關村現存譜牒為光緒五年(1879)所修的《鴻溪詹氏家譜》,之後一百多年沒有再重修,直到2013年才議定修編族譜。這造成目前許多虹關詹氏後人無法清楚了解自己祖先的歷史,有的連自己所屬哪宗哪支都不知道。

「玉堂仙吏」大廳屋建於明朝中葉,分為院子、大門、大殿、廊廂等幾個部分。頭門正中懸掛「七葉衍祥」匾額,正堂懸掛「玉堂仙吏」匾額,正殿前梁懸掛「世天官」匾額。廳屋大院有東南西北四個洞門,分別是「如意門」「添燈門」「萬宴門」「篤慶門」。明代洪武年間,吏部尚書詹同和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詹徽仿造朝廷宮殿,建造了大廳屋的三步金階。

大廳屋是全村的議事場所。每年正月初一,全村老少村民興高采烈歡聚一堂,吃團拜酒,相互拜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九,廳屋正殿宮燈高掛、龍旗招展,正廳兩邊要豎上「肅靜」「廻避」「英聖大帝」「越國公」四塊高腳牌,廊廂陳列全副鑾駕,使整個廳屋顯得莊嚴富麗。同時,一年的重大議事和鄉規民約的制訂均在這十八天內進行,俗稱「十八會」。而一年一度的廟會,會從汪帝廟迎來汪聖大帝(汪華),供村民進香朝拜,熱鬧非凡。

2016年12月中旬,北京鄉村文化保護與發展志願者協會(RCRA)的五名志願者華玉振、陳敏輝、曹曼青、李詩鶴、丁可佳在尚逸軒工坊的協助支持下,前往江西省婺源縣北部的虹關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此文編輯整理自志願者們的調研筆記與重要調研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村文化人 的精彩文章:

TAG:鄉村文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