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龍之九子」為何成「四凶」之一?這隻神獸做了啥?

「龍之九子」為何成「四凶」之一?這隻神獸做了啥?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一隻上古神獸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備受文學創作的寵愛。奇怪的是,它並非正義形象,一般是以邪惡的形象出現:饕餮。

《山海經》饕餮 十驎 / 繪

很多人都認為饕餮源自《山海經》,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在《山海經》中,記載了這樣一隻神獸:

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名曰狍鴞,是食人。

《山海經》狍鴞被認為是饕餮

《山海經》中這隻名為狍鴞的神獸,身體像羊,長著人的面孔,眼睛長在腋窩的下邊,牙齒與老虎的類似,還有人的指甲,它的叫聲就像嬰兒在啼哭。

《山海經》饕餮

這裡並沒有提到饕餮,而是為《山海經》作注的郭璞認為:為物貪惏,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山海經》饕餮

由此,饕餮源於《山海經》的說法算是有了依據。雖然《山海經》中沒有明確記載饕餮,但是《神異經》中卻有記載:

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神異經》饕餮

這裡的饕餮與《山海經》中記載的狍鴞類似,只是身體從羊換成了牛。

饕餮被認為是四凶之一,是縉雲氏之子的怨氣所化,和《山海經》中的混沌、窮奇嗎以及檮杌合稱為「四大凶獸」。不過,四凶的本質應該是四個酋長,由於不服舜帝統治而被流放。

《山海經》饕餮

「四凶」之一的饕餮,為何成了「龍之九子」之一呢?

實際上,「龍之九子」有多個版本,比如有的版本就沒有饕餮,而是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有的版本則去掉了囚牛、嘲風、負屓,換上了蚣蝮、椒圖和饕餮,「四凶」就成了「龍九子」。

龍生九子

相傳,明孝宗只知「龍之九子」卻不知道是哪九子,於是問內閣大學士李東陽,李東陽遍尋書籍而沒有找到答案,無奈之下以「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回復明孝宗,並附上九種神獸的名字和喜好。

龍九子之饕餮

「龍之九子」的說法並不統一,後來楊慎所記的「九子名目」與李東陽有很大不同,而饕餮作為《山海經》中的「四凶」之一能入「龍之九子」行列,就是楊慎後來修改的結果。

【往期閱讀】

九尾狐真身竟然是豬?山海經有記載

西遊記玉兔是男人,為何要嫁唐僧?

山海經上古神獸在大西洋,冬死夏生

彩色圖解山海經

¥17.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葯 的精彩文章:

九尾狐的原型竟然是頭豬?《山海經》有明確的記載
《山海經》上古神獸在大西洋,像牛的魚冬死而夏生
《山海經》四眼怪鳥:長著人臉引發旱災,真實存在
《西遊記》玉兔竟是男的,為何娶唐僧?真相悲劇了
和現實動物重名的《山海經》神獸,就在我們生活中

TAG:讀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