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敏:曠野精靈
:
第 216 期
我的喜馬拉雅(長篇摘錄)
曠野精靈
楊曉敏
士兵們在雪地里奔跑著,一派散兵狀。人群前方,跳躍著一頭小獸。
連續幾天積雪未化,這隻火紅的狐狸耐不住饑寒,從洞里鑽出來覓食了。哨兵一聲吶喊,大夥出動了,偌大的雪原成為弱肉強食的場所。
作家眼中的黑點愈來愈小了。
踩雪迎過去,黑點漸漸地放大還,作家自言自語說:「他們都成了『喜馬拉雅雪人』了。」
狐狸在王平原的懷中劇烈喘息著,肚腹起伏得厲害。士兵們頭上籠著熱氣,嘻嘻哈哈地圍攏上來,露出得意的笑容。
「啊,它太可爰了,讓我看看,嗯,簡直不是一頭小獸,該是美艷絕倫的精靈呢。瞧它的眼睛,是憂怨的,蠕動的姿態是嬌嗔的。這毛皮多柔軟呵,好像一團燃燒的火焰,你們怎麼抓住它的?」作家嘆服了。
王平原說:「這叫雪地圍獵,算作一種遊戲方法。看見它時決不能貿然追趕。先悄悄地讓大夥繞個圈子圍住它,爾後縮小包圍圈,從四面八方一起吆喝。狐狸和兔子這類動物膽小,見狀急得無所適從,直往上竄.要的正是這種竄的效果,中國有句俗話,跳得高,跌得重,何況狐狸是跌在軟乎乎的雪地上。它竄得越猛便陷得越深,陷得越深就非得更加用力猛竄,如此循環往複,一會兒就可以從雪窩裡抓出沾滿雪粒、四條腿亂踢蹬的狐狸。」
作家聽得入迷,目不轉睛地盯著王平原。
士兵們爭著要抱狐狸,像擊鼓傳花一般。
「郎個摘起的,怎麼指拇一挨它,凍瘡就消腫了。」
「胡扯,要是抱你屋頭的姑娘還差不多。」
又一個士兵,看模樣是個新兵,臉上凍得裂開了花。他把狐狸貼在臉腮上,貪婪地摩挲一會兒,竟說:「都說狐狸騷」我怎麼盡聞到甜絲絲的味道?」
王平原面部的肌肉抽搐幾下,無動於衷,和作家相視幾秒鐘,說:「完全是自我心理平衡,大家給凍怕了。」
作家點點頭:「對,是心理作用。」
士兵們不作聲了,目光齊刷刷地看副排長。那意思再令人明白不過了,殺掉狐狸,做條圍巾什麼的站崗時輪流戴上它,對漫長的冬季是一種有效的抗禦。
一個士兵從身後摸出一把刀,有點猶豫地遞向王平原。
他看著兵,沒有接。沉默中,士兵手中的刀哐啷掉了下來。
十幾雙目光正變得緊張。
王平原的腮幫子鼓脹幾下,嘴角滲出血。
作家觀察著這一切。
王平原又看看大家,然後彎腰揀起那刀,拭拭刀鋒,左手抓過狐狸,把它的頭向後一板,右手緩緩舉起刀……
狐狸倏地驚駭,閉上雙眼,哀鳴一聲,悲慘至極。
男子漢們似乎當頭挨了一棒,瞬間清醒了。幾乎同一時刻,全撲上來,十幾雙粗糙的大手護住狐狸:「別——。」
臉上裂花的新兵,撲通跪在王平原跟前,抱住他的腿,嗚咽著說:「……副排長,放走它吧,能來這裡和我們作伴的,是多麼珍貴的情誼。哨所太單調了,有它,還能點綴一些顏色。我……情願每晚多站一班崗,哪怕臉上都裂成刀口子……」
王平原沉重地呼出一口氣,用手撫摸了幾下士兵的頭,爾後大吼:「起來!」手一甩,那把刀嗖地飛出老遠。
狐狸抖一陣身子後,在士兵中間小心翼翼地轉來轉去,待他們讓開一條通向雪野的路,它箭一般掠去。眨眼功夫,一團滾動的紅色烈焰,沒入遼遠。
作家看完這一幕,差點透不過氣來,竟彎腰向士兵們一躬到底,起身捂著臉踉蹌奔回宿舍。
士兵們一時懵然。
王平原沉靜地注視著天空。天空有雲在飄。
作者簡介
楊曉敏,河南省獲嘉縣人,生於1956年11月。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會長。曾在西藏高原服役14年。曾任《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主編20餘年,編刊千餘期,著述七部、編纂圖書近四百卷。
金麻雀文選,名家經典
金雀坊,作家搖籃
栽種小小說紀事,人物論壇
楊曉敏自述,300篇鑒賞
金麻雀網刊系列:楊曉敏自述屬於個人觀點,30年小小說話題連載,歡迎您的關注。
聲明:本作品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插圖和相關文章摘自網路,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各報刊如有選用、摘錄,請務與作者另行溝通。


TAG:楊曉敏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