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朝鮮之謎——金正日時代的苦難行軍

北朝鮮之謎——金正日時代的苦難行軍

1995年10月10日,北朝鮮舉行盛大閱兵,金正日在一群身上勳章掛得像穿山甲一樣的軍人簇擁下在主席台上向列隊的軍隊揮手,向世界展示他對軍隊的掌控。為了鞏固政權,他在這一年的10月8日大規模分封將領。崔光與李乙雪被封為元帥。

崔光

李乙雪

崔光晉陞元帥兩年後就去世了,李乙雪活到了2015年,金正恩為他舉行的葬禮。他們都是金日成游擊隊時代的元老重臣,金家王朝最重要的的守護者。三位大將趙明祿、李河一、金永春被封為次帥。

趙明祿出生於中國吉林省延吉縣,是朝鮮人民軍第二代的重要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崔光,執掌人民軍政治工作,多次訪問中國。

金永春是朝鮮軍方強硬派的代表人物,擔任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自從金永春躋身朝鮮軍方最高層之後,每當朝鮮外部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或緊張的情況下,均是由金永春在特殊場合,作為朝鮮最高層的「代言人」發表口氣強硬的講話,對外表示朝鮮的姿態。發射「大浦洞1號」導彈(1998年)、「第一次延坪海戰」(1999年)、「第二次延坪海戰」(2002年)、發射「大浦洞2號」導彈及核試驗(2006年)等事件,都是在他擔任總參謀長期間發生的。甚至有南韓消息人士稱:「金永春,平時幾乎不喝酒,他就是以作戰構思為樂。」

玄哲海被封為大將。玄哲海畢業於萬景台革命學院和金日成綜合大學。20世紀90年代中期,玄哲海出任人民軍後方總局局長。由於玄哲海在改善軍需和後勤保障體系方面的卓越貢獻。他於1995年晉陞大將軍銜。儘管他的侄子玄成一(朝前駐尚比亞三秘)夫婦1996年叛逃到韓國,他依然備受金正日的信任。

這個班底構成了金正日時代基本的軍事班底。從1960年代中期就可以看到,無論金正日去哪裡,身邊總是能經常看到趙明祿與玄哲海的身影。1995年12月23日是金正日就任最高司令官四周年的紀念日,趙明祿發表了演講,他說:「今日,我國人民軍隊將兵,不管狂風暴雨、天崩地裂,我們之信從敬愛的最高司令官金正日將軍。我們將成為忠孝一心的炸彈,內心抱著誓死的覺悟保衛將軍。軍隊內徹底樹立主體的練軍體系。只要最高司令官一聲令下,我們將以身軀當做武器,衝鋒陷陣,擊沉敵艦,以這樣革命的軍風鞏固全軍。」(《勞動新聞》12月24日)

一場全國範圍的大規模效忠運動又在全國開始,1996年元旦這篇文章被刊登在黨的官方媒體,人民軍官方報、青年團體官方報社論上。文章呼籲大家與「以金正日為首的黨的中央委員會「團結一致。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很悲壯的訴求:」堅持苦難的行軍」精神。所謂的「苦難的行軍」在是金日成抗日時代的為了逃避日軍追擊,在雪地中行軍百餘日,被朝鮮宣傳的和中國的長征一樣,北朝鮮建國這麼久了,還是那麼苦難,還要繼續行軍,這是何等的反諷。金正日希望通過「困難的行軍」運動凝聚力量,鞏固他的通知,通過這種精神上的雞血幫助國家度過經濟難關。官方宣傳這種精神是什麼:「靠自己的力量貫徹革命,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是不管處在何種困境都不動搖,無懼失敗,突破難關的樂觀主義精神;是不求安樂,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

1996年2月7日,朝鮮《勞動新聞》在頭版刊登了社論」以『苦難的行軍』精神生活戰鬥吧,這個標題日後也成為《勞動新聞》的頭版最重要的口號之一。1996年6月底,由人民軍士兵建造的金剛山發電所,第一期建設工程的完工,7月2日金正日發布最高司令官命令,對忠實履行國防委員會及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所下達的戰鬥命令,向軍人及建設人員表示感謝金正日稱讚他們:「高舉革命的紅旗,發揮了崇高的革命軍人精神,大眾英雄主義並無私的奉獻。」金正日總共訪問了這個建設現場三次,10月14日,金正日同李依雪,趙明祿與執行建設工程的將兵們一同拍照留念,身後還懸掛了誓死保衛革命首腦致敬的最高司令官金正日同志的口號。

口號歸口號,心靈雞湯歸心靈雞湯,都抵不住現實糧食不夠,人民餓肚子的問題。在金正日執政初期,北朝鮮確實發生了社會主義國家曾經普遍發生過的「大饑荒」,只是這個大饑荒發生在1990年代,這個物質已經極大豐盈,冷戰結束,和平發展時期,北朝鮮大量的平民因為饑荒死亡。欲知後事請看《北朝鮮之謎(67)——大饑荒與大死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白紅電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TAG:藍白紅電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