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帶「仿」字的瓷器可以進博物館,是被什麼吸引呢?

帶「仿」字的瓷器可以進博物館,是被什麼吸引呢?

哥釉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 「 金絲 」 「 鐵線 」 。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 「 紫口 」 ,此為宋哥窯瓷之一絕,儘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制上皆未能臻此絕藝。

故宮博物館 哥窯葵花洗

仿哥釉瓷器最遲在明代初期就已獲得了成功。南京明初故宮遺址中就發現了一些這個時期景德鎮窯生產的仿哥釉瓷器殘片。明皇甫《皇明紀略》較詳細地記載了由於仁宗為太子時格外喜歡傳世哥窯瓷器特命景德鎮窯仿燒並獲成功,因此永、宣兩朝生產的仿哥釉瓷酷似真品。我們還可以在明《長物誌》中查閱到「宣德冰裂鱔血紋者與官哥同…」的記載。

明 仿哥釉小圓杯

明 仿哥釉雙耳爐

型系仿古青銅禮器簋,「S」形輪廓線上斂下豐,侈口,溜肩,垂腹,勾勒出端莊飽滿的體態。腹兩側對稱置魚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樸典雅,形體莊重,敦實憨厚,雙耳圓渾秀美。通體素麵無飾,施仿哥釉,胎骨較厚,釉色滋潤如玉。釉面布滿大小紋片,縱橫交織,開片深淺不一,形成「金絲鐵線」,古拙而不失俊美。

但真正達到仿哥釉瓷質量最高水平的並非永樂、宣德,而是成化朝,它不僅在制品數量上遠超前朝,而且在制品水平上也超過了永、宣兩朝。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報名:一五五、七四八---五七五、、四三(趙編導) 地址:湖南電視台三樓 共享盛世收藏

上邊這件成化仿哥釉八方高足杯,通體施青釉,布滿開片,釉水肥厚滋潤、口沿與足端塗了一層紫金土,以摹擬傳世品的紫口鐵足。傳世成化仿哥釉瓷器形制豐富多樣,尤以碗,菊瓣盤,香爐,梅瓶,尊以及涼帽式小碗居多。釉色以月白、米黃釉居多。成化仿哥釉瓷有的有款有的無款。

大明宣德哥釉菊瓣碗

清雍正仿哥釉太白缸

此瓶高約35厘米,最寬處在肩部,13.5厘米,尺寸較大。其釉質肥厚,光澤瑩潤,如同凝脂,器物整體開片,布滿「金絲鐵線」。此器大方秀麗,比例適當,保存完好。

清雍正仿哥釉瓷瓶

清雍正仿哥釉瓷瓶,清雍正時期,高1 9厘米,口徑9.9厘米,底徑1 3.5厘米,清仿者又稱「仿鐵骨哥釉」。

仿哥釉案缸

器形為唇口,圓腹,下漸收斂,器底內凹呈卧足,凹面滿釉,中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造型小巧端莊。拍品內外通施仿哥釉,開片清晰自然,所謂「金絲鐵線」、「小器大開片」風格,器底一周褐色護胎,仿宋代「鐵足」而施,充分反映出好古風尚。置於案間,古韻悠然。此案缸,器身內外整施哥釉,釉面瑩潔,開片自然。保存完整。

清乾隆仿哥釉八封方瓶

圈足四方瓶,斂口,器形規整。四面凸起八卦紋,製作工整。上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民窯哥釉器造型渾厚圓潤,釉質肥厚,釉面呈粉青、米黃或灰白色,多為乾隆時期所制,但一些口部塗有白釉,或器身有鐵鏽花裝飾的器物,其製作年代有的應早於乾隆時期。乾隆時的哥釉器,有牲耳瓶、冼口瓶、荷葉冼、硯、盤、碗和小文玩等。

清雍正 仿哥釉三足洗

洗圓形,直沿,洗心坦平,下承三足。通體滿釉,以開片為飾,大小開片迂迴穿插。底有九個支釘痕,洗底心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字體工整俊秀.清代雍正朝摹古之風盛行,宋瓷素雅大氣,成為此一時期官窯追摹之典範。三足洗為清代仿宋瓷之經典品種,此拍品即為雍正朝仿宋汝窯三足洗造型而制。其式始見於雍正後期,是著名督陶官唐英榷陶期間的文房佳作.通體滿施仿哥釉,釉下開片呈自然冰裂狀,洗底留有一周支釘燒痕迹,釉色淡雅,釉質勻凈,幽雅凝重,簡潔雅緻,為雍正時期上佳之作。

清 仿哥釉雙耳瓶

圓口鐵足,飾對稱變形象首耳。整器滿施仿哥釉,色呈乳白色,釉質肥厚,釉色瑩潤,開片自然,「金絲鐵線」清晰。是一件清代仿哥釉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收藏愛好 的精彩文章:

通過「蘿蔔紋」判定田黃真假誤解了多少藏友?
傳世瓷器與出土器物釉面辨別之——水土沁
從漢到清的古瓷,不論如何保管,必有破泡?
永不沒落的經典——細說玉蟬!玉雕題材中的「小王者」
書畫造假的最高境界,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收藏書畫該怎麼辨別呢?

TAG:古玩收藏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