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寒將至,白茶雅集

小寒將至,白茶雅集

小寒,是冬日的節氣,月初寒尚小,故稱小寒。

寒流一個接著一個,大地褪去鮮活的色彩,灰撲撲的樣子,留下一個冰凍的硬殼。

偶爾有蒼白的太陽,也只是擺放在天空聊以慰藉世人的道具。

最近的夕陽也格外短暫,百鳥投林,大概只是一瞬間的暖色,很快便又回歸沉寂。然後便是萬家燈火,歸人如鯽。

GIF/2K

白茶是對冬日的慰藉

一杯白茶是對冬日最好的慰藉。

只經過自然萎凋,乾燥或微焙,輕微發酵的白茶樣子粗朴,就像秋天的干樹葉,泛著枯黃,亂糟糟的,蓬鬆一把。

熱水倒下去,葉片慢慢浸潤,才活了過來。

原本滿被茸茸白毫、不起眼的枯黃葉面,泡水之後剔透晶瑩,如雨後草地一般鮮靈,釋放出氨基酸和香氣,帶來淡淡回甘。

白茶,尤其是有些年份的白茶,香氣都很收斂,甚至讓人覺得有點悶,味道也是糯米香、棗香之類,偏厚實,帶著點甜味。

不像綠茶、紅茶那麼犀利,而是溫溫吞吞的,不緩不急,連綿不絕。

就像這逐漸深沉的冬日,別期望大紅大紫,有樸實的安全感已經足夠好了。

時間是味作料

白茶很早便有「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說法。

隨著歲月的推移,白茶有了較好的口感甚至保健效果。

其間,香氣、口感、湯色都會發生新的變化。這是令人欣喜的部分,你可以目睹並品嘗不同歲月的味道。

這是白茶的奇妙之處,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當時做茶人懷著怎樣的心情做這一泡茶?那一年的天氣、物候給它注入了怎樣的生命力?

時光窨制、光陰雕琢而成的陳韻,配搭的故事好似永遠講不完。

「時間」是味佐料,褪去茶葉的鋒芒,在歲月里化成了醇香。大抵世上的食物都是如此。

若把不同年份的白茶集合在一起,品鑒、比對,時間的不同味道將得以清晰展現。

當年的新茶,清香甘甜,自有其滋味。一年之後,又增加了些許厚重的口感,香氣開始發生明顯變化。

陳化3年後,干茶顏色也越來越深,湯色由原來的杏黃色變為橙黃色,香氣開始有了撲朔迷離般的神秘感,滋味開始多了醇厚和蜜甜。隨年份的增長,茶色、湯色愈發深重。

7年後的茶,顏色近似深灰綠色,湯色由橙黃變橙紅,湯色透亮,口感醇滑、甘甜,它的香更多是蜜糖香和幽幽的花香,伴著淡淡的陳韻,荷香、棗香,甚至草藥香。

沖泡方式也平易近人

白茶的簡單質樸令人喜愛,白茶對於沖泡的方法也是平易近人的,隨便沖泡都不會難喝,更沒有綠茶的嬌貴,有一定年份的白茶,還可直接煮著喝。

一些老茶客的共見是,白茶的等級越高,水溫相對降低。

白茶分為四個品類: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然特級的壽眉比二級的白牡丹的價格、品質要好。理解為等級高下的排列,一般倒不會錯得太離譜。

白毫銀針為上品,採用單芽為原料,因為茶芽上覆滿白毫,如銀針而得名。白銀針茶芽纖長細嫩,水溫90度左右即可。沖泡時,熱水不可直衝茶芽,應當沿壁入沖,這樣做既不會損傷茶芽品相,又不至於因為茶芽大量脫毫令茶湯變濁、而影響其湯色的美感。

白毫銀針茶形雖然纖小細嫩,但茶芽肥壯豐腴,十分耐泡,即便泡至十道,湯色尤在。每回往外分茶湯,還可留湯底約三分之一,續過新水後,茶湯還能沿承原來的韻味。

白牡丹一般採摘自福鼎、政和等地的大白茶茶樹的一芽一二葉,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若配以玻璃茶具,則其水中倩影盡收眼底。

白牡丹的沖泡溫度,最好控制在90—95度之間。

貢眉或壽眉皆以茶葉為主,其形粗放,盡顯古樸之風,其茶湯深紅美艷,其滋味醇厚濃郁,其功效較為卓越。沖泡白茶,水溫可在95-100度,而且可以多泡一會。

老壽眉梗多耐煮,被喚為「粗茶婆」。一般的做法是先投放茶葉,倒入冷水後再一齊烹煮,開鍋湯紅,已無白茶的寒涼。

在閩東和閩北的鄉下,老白茶還常常被用來退燒,治療消化不良。

如果泡老茶餅,因為壓餅的過程中,高溫回軟和壓製成型等工序使得白茶屬性發生了一些變化,用100度以上的水溫,才能令其盡顯本色。

新茶有新茶的陽光味、陳茶有陳茶的毫香蜜韻、老茶有老茶的葯香,在歲月的長河裡,不論何時,遇見白茶,都是最好的時光。

淡而不薄是白茶,凜冬將至,現在可以激活它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2017年特製絕版陳皮黑茶的自白
2018年大滇制茶日記之1 單株的誤區
一個人,一片葉子-天澤與茶
小春日和—一件抹茶色的開衫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