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敦煌隱秘而偉大,她應與我零距離

敦煌隱秘而偉大,她應與我零距離

原標題:敦煌隱秘而偉大,她應與我零距離



文化與科技不是敵對力量,科技元素的注入,有機會讓古典文化煥然一新,甚至成為有意思的潮流文化走進普通人生活里。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韓浩月


敦煌,我來了,我看到了

關於敦煌,除了莫高窟與王道士、鳴沙山與月牙泉,你還知道些什麼?


許多人想去敦煌而沒去,原因無非一是覺得路途遙遠,二是覺得條件艱苦,沒法度過一個舒適的假期。處在想像中的敦煌隱秘而偉大,她的偉大在於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化,隱秘則在於流散千年的傳說與故事。



▲敦煌古城


敦煌的市區是一個小城市,用腳步丈量起來很輕鬆,她有著小城市的靜謐,路邊的樹葉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每一片葉子都在竭力保持著水分來迎接驕陽。


去年,在敦煌的一個小公園我看到了兩位年齡約十六七歲的少女,她們坐在鍛煉身體用的單杠上,是的,用我們很多人少年時常用的那種姿態,她們的臉龐上有著純真的光輝,也有著屬於過去某個年代的惆悵,我覺得她們身上的氣質與敦煌是契合的。


同樣令我記憶深刻的場景,發生在莫高窟。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蹲在洞窟下的水泥台階上,和地上爬的螞蟻沒心沒肺地玩耍著,這個小傢伙可能不知道,在他頭上有著被稱為人類藝術瑰寶的壁畫、雕塑和建築,多年以後他回想自己的敦煌之行,可能並不記得牆壁上那些衣袂飄飄的飛天們究竟姓啥名誰,但有一點很重要,他來了,他看到了,哪怕看不懂,只要能看到就是足夠的。


莫高窟的導遊是一個有趣的女子,她有三句口頭禪,分別是:這些顏色經歷千年依然鮮艷;把壁畫沾走的蘭登·華爾納是個竊賊;王道士是個偷賣國寶的大混蛋。她的講解帶有鮮明的觀點,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敦煌的輝煌史和敦煌的屈辱史,她就像是一名固執的評論員,不允許她的受眾有任何的爭辯——比如為王道士翻案。



▲敦煌莫高窟

我進入莫高窟參觀的第一眼感受,是與一名飛天迎面相撞帶來的,隔著透明玻璃牆,我被闖入眼帘的柔美曲線所震驚,這震驚直到看到窟頂那可謂灼人雙目的繪畫時,也沒有平靜下來。從那一刻起我的內心就涌動想要訴說的慾望,但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在偉大的藝術面前,人們通常都會這樣瞠目結舌、失去言語的能力。


當我回到北京,習慣性地擁堵於三環路上,敦煌仍然盛大地裝在心裡。


要對敦煌進行一次文化翻新


和一些地方最珍貴的文物通常保存於該地首府的博物館不同,敦煌最珍貴的文物與文化,是無法保存在博物館裡的。


西出陽關無故人」所說的陽關,曾遍地都是古董,版築牆基遺址的測量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而得名,當地人曾有「去了古董灘,絕不空手還」的說法。


莫高窟和陽關搬不進博物館,同樣,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搬不進博物館,那些規模巨大的風蝕壟崗、風蝕塔、風蝕牆,有著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歷史,這註定了想要感受真正的敦煌,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像個苦行僧那樣親往拜訪。



▲敦煌丹霞地貌


不到這裡,你不會看到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星空,那種清澈的星空,會讓你莫名感動,會讓你在斗轉星移中,覺察到宇宙的奧妙與生命的美。


敦煌之美,勝過許多人們爭相出國旅行所看到的風景。敦煌的文化地位,也得到了國人的公認,但想到敦煌,除了會想到十一期間排隊在鳴沙山騎駱駝、把駱駝累趴下了的遊人,有關敦煌的新聞,單調而重複,敦煌厚重的文化內涵,並沒有在互聯網時代攪動起來。

消費敦煌,根本不應該簡單地去那裡一次走馬觀花,而是要讓敦煌成為一個被人天天談起、時時使用的文化符號。這個符號的反覆提及,不僅能強化人們的文化自豪,更能使得敦煌承載起國家文化輸出任務,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名片。


美國使用電影的方式,來講述他們的文化與歷史,在電影《國家寶藏》中,有關於聖殿騎士財寶的歷史傳說,有美國開國元勛們使用過的密碼,還有美元上面印製的神秘符號,一部影片看遍美國最著名的景點,了解改變美國的諸多事件。美國的寶藏電影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類型,比如《危險寶藏》《所羅門王的寶藏》《奪寶奇兵》《古墓麗影》等……這些電影,除了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也很容易融入價值感,會使觀眾得到娛樂、文化、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包圍。


央視去年底推出的《國家寶藏》,形式新穎、製作嚴謹、推介的國寶級文物令人大開眼界。節目之所以受歡迎,除了觀眾能感受到節目的用心之外,更多還是因為它迎合了人們想要了解國家文化、激發自豪感的潛在心理需求。當然,央視也摒棄了以往製作文化節目的枯燥與乏味,為節目內在注入了一些活潑、靈動的元素,這些元素,恰是文化翻新的要義所在。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表示,讓傳統文化重煥生機,是我們的時代使命


文化翻新是件複雜而系統的工程,這項工作的基礎是尊重歷史、尊重文化,關鍵是要做到古今結合、了解現代人的媒介訴求,從視覺到心理,為受眾提供多角度切入點。在工作過程中,執行者還要擁有多元的文化視角與信息綜合能力,最終呈現出一種或多種外在具有強大親和力、內在充滿豐沛文化意味的產品,才能實現多方共贏。


激活古典文化,需要大膽一些


文化的價值在於使用,只有使用才是傳承的最好方式。傳統節日日漸式微,是因為我們沒法在這些節日中獲取更多的樂趣與意義。傳統習俗的日漸凋敝,是因為這些習俗沒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進入潮流當頭。


建一座大房子,把我們的文化瑰寶放進去,再用玻璃罩子罩起來,這是一種文化保護方式。但這樣的保護,除了可以維護文物的昂貴价值之外,也會逐漸讓後來的年輕人與之產生距離,寄托在這些文物身上的文化因子,也會逐漸沉寂。


▲甘肅敦煌月牙灣


激活古典文化,需要大膽一些,這種大膽不是冒犯,更不是破壞,而是讓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能夠真真切切地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的精神必需品,與我們親密無間。


故宮這幾年在激活故宮文化方面所做的嘗試,已經鮮明地證實了這一點,比如:利用博物館藏品元素推出各種文化創意產品,朝珠變耳機、門釘變箱包、瓦當變點心,並在網路渠道銷售這些產品;製作故宮表情包,「皇帝很忙」的Q版皇帝成為社交媒體熱點話題;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火爆程度直逼《舌尖上的中國》……


故宮文創之火爆,在於這其中包括了互聯網技術、動漫遊戲、人工智慧等科技元素。科技非但沒有破壞文化的正統性與嚴肅性,反而成為普及文化最有力的助手。在未來,文化無可代替,科技也無法阻擋,文化與科技的合力,才會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而充實。



▲故宮文創產品


中國古典文化的寶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僅僅一個敦煌,就足以衍生電影、遊戲、動漫、文化創意產品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想想我們還有萬眾矚目的長城、西安的兵馬俑、成都的三星堆文明……這些都是有待開發的寶藏,之所以一直到現在,這些「寶藏」的主要功能還僅體現於旅遊,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找到激活古典文化的正確方式,或者說,正確方式找到了,只是缺乏落實的膽量與勇氣。


用泛娛樂手段打開古典文化大門


近日,騰訊與敦煌推出了「數字絲綢之路」項目。這是一樁令人意想不到的合作。第一個意想不到,是騰訊會尋找到敦煌,第二個意想不到,是敦煌會接受騰訊的合作。這兩者之間反差太大,一方是對於中國人互聯網生活非常重要的內容與技術綜合服務商,一方是具有4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但這樣的合作,反而更會把「文化與科技」的合力,拉伸到一個極端狀態,這個狀態下,會催生什麼樣的新文化產品,會為雙方帶來什麼樣的收益,這值得期待。

騰訊以文化連接器、翻譯官、新使者來定義此次在合作里扮演的角色,旨在與傳統文化來一次有意思的碰撞和融合。相信這對騰訊泛娛樂生態打造IP來講,也是一次有意義的積累。



▲騰訊與敦煌推出了「數字絲綢之路」項目


騰訊的泛娛樂業務共有四項參與到了「騰訊X敦煌」的項目合作中,分別是騰訊動漫、王牌遊戲《王者榮耀》、《尋仙》、開放的傳統遊戲數字圖書館。自2012年騰訊提出泛娛樂概念,陸續搭建了遊戲、動漫、文學、影視、電競等五大泛娛樂實體業務,通過量級巨大的用戶消費與使用,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娛樂生活中。


敦煌文化為騰訊的泛娛樂產品注入文化精神,騰訊的泛娛樂產品為敦煌文化帶來二次騰飛這是顯而易見的可能性。由此也可見,文化與科技不是敵對力量,科技元素的注入,有機會讓古典文化煥然一新,甚至成為有意思的潮流文化走進普通人生活里。


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表示:「文化,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家企業的事,它必須匯聚這個時代最優秀、最前沿的力量。不僅如此,打造優秀的文化IP,還需要時間的沉澱,需要我們拿出真正的耐心和匠心。」


敦煌文化藉助泛娛樂手段再度「飛天」,進入尋常百姓家,雖然只是一個開始,卻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相信不久以後,古老的敦煌文化一定有機會在新時代的「數字絲綢之路」上煜煜生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川思想庫 的精彩文章:

陳世峰罪惡滔天,但劉鑫為何成了擋子彈的盾牌
又見拉斯維加斯:槍擊慘案後的賭城依然繁華,燈紅酒綠
余光中:敢在時間裡自焚,必在永恆里結晶
梁山兵器譜排名第一:李逵的兩板斧
惦記7年前的一場飯局,馬雲今天掏出了100億

TAG:冰川思想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