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種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如何破局?新時期重點任務是什麼?

種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如何破局?新時期重點任務是什麼?

品種審定作為重要的品種管理制度,對主要糧食作物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去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修訂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國家級),首次將審定品種分成高產穩產、綠色優質和特殊類型三個種類,為種業持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新的一年,種業發展如何更好地貫徹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如何破解發展難題、推進發展方式變革?


定方向丨解決種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不平衡不充分也體現在許多具體領域,農業發展上亦是如此。

在去年底舉行的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農業部首次提出了種業發展的「七個不平衡不充分」——

即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與鑒定創新不平衡,鑒定創新不充分;

種業的基礎研究與轉化應用不平衡,轉化應用不充分;

種業的數量與質量效益不平衡,質量效益發展不充分;

高產品種與綠色優質品種創新不平衡,綠色優質品種研發不充分;

糧食作物種業與特色作物種業發展不平衡,特色作物種業發展不充分;

產品種業與品牌種業發展不平衡,品牌引領不充分;

種業的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利用不平衡,國際市場開拓與資源利用不充分。

而要想解決這些不平衡不充分,就需要加快推動種業發展的動力變革、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實際上,在近些年的種業改革中,圍繞的重點也正是變革。

今年,針對種業發展的突出矛盾,種業系統將會著重實現由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注重數量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轉變、由糧食種業為主向糧經特種業同步發展轉變、由產品種業向品牌種業轉變、由依託國內市場資源為主向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轉變的「六個轉變」。

在此基礎上,新時期種業的重點任務也更加明確。

第一,良種聯合攻關將繼續深化,現代種業創新體系建設步伐將會加快。良種攻關的對象將逐步由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拓展到棉油糖、瓜果菜茶等優勢特色作物,同時也將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創新體系,選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綠色優質專用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成果,實現高端種業品種的突破。

第二,品種更新換代步伐將會加快,國家、省、市、縣四級品種展示示範與推廣品種跟蹤評價體系將得到進一步健全。在此基礎上,加快推廣一批適宜機械化、綠色生態、優質專用、高產高效的新品種成為了重點,這也將為穩定糧食生產、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礎保障。

第三,企業的實力將進一步得到扶持壯大。提高我國種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將成為主要的發展目標,繼續鼓勵引導以企業為主體整合種業品種和技術創新資源,開拓國際種業市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種業集團。

第四,種業的品牌建設將得到強化,農業部將評選並推介一批有競爭優勢的優質高端品種、有品牌影響力的優勢企業,加快優質高端品種宣傳推廣,更好地滿足多元化、品質化、個性化消費需求,提升種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升種業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第五,市場監管與依法制種能力將進一步加強,針對《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以及《種子法》配套規章等的制修訂,農業部將加強種業管理隊伍與能力建設,建立種子全程可追溯體系,完善種業大數據平台。同時加大對生產經營假劣種子、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打擊與查處力度,全面推進依法治種。


談經驗丨用好品種選育「指揮棒」


在第三屆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努力下,品種審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首先,品種創新能力有了明顯增強,據統計,五年來國家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共1097個,機收籽粒玉米、高產優質大豆、抗赤霉病及節水小麥、優質抗病蟲水稻品種取得新突破,優質專用、綠色生態品種大幅度增加,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選育品種主導地位不斷鞏固,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品種優勢的基礎上,品種審定製度的改革得到了深化,審定作物種類大幅減少,引種程序進一步簡化,「放、管、服」的色彩更加突出。同時,綠色通道的開通極大地激發了企業育種創新積極性,品種審定標準的修改又讓品種審定對育種的導向作用得到更好發揮。更為重要的是,品種審定的全程監管得到了加強,審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明顯提升。

由此帶來的最直接變化便是品種試驗效率的大幅提高,品種試驗渠道得到拓寬,解決了過去試驗容量嚴重不足、試驗數據不真實等問題。同時,針對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特殊用途品種,區域試驗的第二年同步安排生產試驗,試驗周期比原來縮短1-2年。信息化也被應用到了品種審定中來,品種試驗數據信息採集與運行管理平台、品種試驗數據採集系統相繼搭建,品種試驗的數據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當然,最為重要的成就還要屬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明顯提高。一方面,企業的科研投入不斷增加,企業新品種權申請數量佔總量的51%,比5年前翻了一番,連續3年超過科研單位。另一方面,企業結構也逐步優化,註冊資本億元以上的種業企業達到200多家,比5年前增加2倍多,企業「弱小散」狀況明顯改善。

可以說,第三屆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在取得卓越成績的同時,也為品種審定改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一點便是堅持改革創新。品種審定委員會不斷改革創新品種管理理念、制度和相關法規,並將品種審定與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緊密結合。

第二點是堅持市場導向。品種審定對品種選育的「指揮棒」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連接育種與生產的紐帶和橋樑功能進一步放大,市場因素在品種審定中的話語權越來越重。

第三點是堅持企業主體。企業在品種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樹立,引導企業整合資源,促進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快速提升與商業化育種體系的建立。第四點是堅持監管高效,品種審定全過程監管與全社會監督得到強化。

數說成就

2017年國家審定水稻、小麥優質專用品種比例分別達到61%、20%,分別比5年前提高8個百分點、15個百分點;玉米、水稻綠色品種佔比達16%,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

我國自主選育品種種植面積佔比達到95%,水稻、小麥、大豆均為自主選育品種,玉米國產品種佔90%以上,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轉基因抗蟲棉國產品種佔95%以上。

簡政放權,將原來國家和省級審定28種農作物減少到5種,其他20多種農作物實施品種登記管理。優化服務,為有實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開通了品種審定綠色通道,近兩年,國家審定水稻、玉米綠色通道品種232個,有效激發了企業育種創新積極性。

開通了綠色通道與聯合體試驗,開放了特殊用途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以及自有品種生產試驗,2017年國家級試驗品種7300多個、試驗點次16000多個,分別是改革前的4.5倍、7.2倍,解決了試驗容量嚴重不足、試驗數據不真實等問題。

種業前50強研發投入13.8億元,占銷售收入的7.4%,比5年前提高3個百分點;種業前50強市場份額佔35%以上,比5年前提高5個百分點;我國種業市值達1100億元,佔全球種業總市值的21%,成為世界種業重要組成部分。

五年來,第三屆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與各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一道,立足國情、農情、種情,以貫徹落實新《種子法》為契機,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改革品種審定製度,修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完善品種審定標準,創新品種試驗管理機制,品種審定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文章內容轉自《 農民日報 》( 2018年01月02日)

有刪改

- End -

一周頭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財網種業寶典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玉米價格還會漲!
五措施三技巧!冬茬溫室番茄這麼管理,豐產不成問題!

TAG:農財網種業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