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內地打擊洋垃圾,香港回收業怎麼辦?

中國內地打擊洋垃圾,香港回收業怎麼辦?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中國本月正式啟動新法規禁止進口「洋垃圾」,讓西方措手不及,全球各地正面對「廢料圍城」的威脅,不能夠再隨意將未經處理的垃圾運往中國。而香港回收業也深受此禁令影響,據BBC中文網今天(4日)報道,隨著中國內地對「洋垃圾」的打擊,香港必須尋找改革出路,一方面把廢料變成產品,另一方面開拓東南亞市場。

報道稱,香港曾經是多國廢料運入內地的中轉站,以前以「左手來、右手去」的方式,把回收廢料運往內地賺錢。根據香港環境保護署數字,2016年香港回收的191萬噸都市固體廢物中,高達97%出口到香港以外的地方,才加工循環再造。

BBC中文網表示,中國此次的禁止「洋垃圾」政策或將繼續加大力度,再加上香港政府支援配套不足,行業改革充滿風險。為此,文章提出了兩條改革出路。

其一是自行處理廢料,把回收廢料製作稱更具價值的成品,以貨品形式出售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全球各地

以瀚康集團為例,其母公司在深圳,近年在香港經營再生資源業務。集團董事長林少華對BBC中文網表示,為應對此次禁令,其公司投資了5000萬港元(約人民幣4157萬元),以增加新機器、場地、壓縮車,以把廢料「產品化」。不同於以往回收垃圾壓縮便運走的模式,這些機器可以將不同塑料分類並製作出不同產品,據稱每日可處理100至200噸廢料。

廢棄塑料 圖自BBC中文網

他表示,回收行業正面對行業轉型期,人力、運輸經營成本持續上升,而產品價格及銷售渠道前景未明,投資對整個行業來說都充滿風險。同時,產品除了要符合中國政府的要求之外,還要符合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規定,才能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但香港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峰表示,自中國去年7月禁止「洋垃圾」政策宣布以來,許多回收商沒有充足時間添置新機器轉型。因此,短期內,一些回收商正在嘗試第二條出路:開拓東南亞市場

報道稱,但由於全球的回收商都在尋找買家,東南亞國家市場並沒有大到能夠容納中國不受的「洋垃圾」。另外,運輸成本也從運往內地的每噸60多港元,提高到運到東南亞國家的300多元,利潤會明顯減少。

同時,劉祉峰也認為從長遠來看,香港回收業需要從僅僅收集廢料到製造可出售產品的轉型。不過這樣的機器售價以百萬計,對中小企來說是十分昂貴。

2016年香港堆填區棄置的都市回收廢物比例圖 圖自香港環保署

香港回收業現存弊端

除了中國政策變化帶來的挑戰,香港回收業界還存在一些由來已久的弊端。BBC中文網援引劉祉峰的看法稱,香港只集中回收「三紙兩膠」——紙皮、報紙、辦公室用紙和飲品、個人護理用品廢膠樽。其中,「三紙」佔香港回收紙品75%,「兩膠」僅占回收廢塑料的一成多,這種選擇性回收是政策的「倒退」。

劉祉峰還表示,其中一個令廢料被棄置的原因是市民沒有把分類廢料洗好,回收商也無法收集這些有用廢料。「這些廢膠並不是不能回收,只要加幾個工序,東南亞都可以照出口,不要把回收業本來可以賺到的錢限制了。」劉祉峰稱這是數以十億計的潛在商機。

2016年香港垃圾的出路 圖自香港環保署

除此之外,香港廢塑料協會副會長黃穎瀚認為香港回收商無法在本地收集足夠廢塑料,回收工作十分落後。根據香港環保署資料,2016年棄置堆填區的塑料全年超過77萬噸,回收的則只有12.5萬噸。

黃穎灝說,回收塑膠的質量、以及如何分類也是問題所在。他說,香港在2013年中國打擊非法劣質垃圾入口(又稱綠籬行動)後,早已令很多收集廢塑料的私人公司倒閉,目前是由非政府組織主力回收廢塑料。然而,這些組織及回收商沒有配備機器,依靠人工分類的話成本十分高昂,所以只從海外入口已分類廢料,再加工製成產品出口。

人工進行垃圾分類 圖自BBC中文網

黃穎灝和劉祉鋒都認為,目前在香港,把廢料放到堆填區,比把廢料分類回收處理更為方便和便宜;除了源頭減廢,也應該對廢料採取「生產者責任制」,就垃圾收取費用。而香港政府則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雪鄉宰客」涉事店家仍否認 官方和網友都坐不住了
又一部紀錄片引爆B站,看《極地》如何讓網友瘋狂打call
遍地都是00後CEO?是時代走得太快還是路子走得太偏?
北京郵政「大平面」引吐槽 網購15天才收到的蘋果全爛了
300萬黑楊種了砍,「折騰」洞庭湖誰之過?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