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一「剁手」 世界立馬髒兮兮

中國一「剁手」 世界立馬髒兮兮

本文市場價值約288元,閱讀免費

全文計1664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新的一年,中國開始運用經濟武器向環境污染宣戰。

從2018年1月1日起,第一個專門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體現「綠色稅制」的法律——環境保護稅法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與此同時運行38年的排污費制度退出歷史舞台。

環保稅的設立還只是針對國內經濟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事實上,我國於去年7月就已正式向WTO通報,從去年年底開始拒絕進口24類洋垃圾,正式打響外來污染阻擊戰。洋垃圾造成的各類污染肆虐圍城的時代,終將結束。

完整但卻骯髒——一條「另類」的世界產業鏈

洋垃圾產業鏈,發端可能只是一個美國的可樂瓶。就是這一不起眼的瓶子,伴隨著其他的各種垃圾一起通過海運到達了中國的天津港,隨後又走陸路來到了河北某工廠,熔化以後再造成顆粒狀的塑料原料,運往浙江某工廠製成打火機殼兒,又被運至江蘇某打火機生產企業與各類回收金屬組裝成打火機,從上海裝箱運往了英國的市場。

這樣一條「另類」的產業鏈,可以聯通整個世界,環繞大半個地球,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有所收穫:美國的垃圾回收企業甩掉了塑料垃圾還小賺了些美元;天津、浙江、江蘇的三家小廠收穫了中間利潤;英國的消費者得到了廉價的打火機;全球的物流商們賺得了運輸費。新貿易主義的倡導者們會為這樣一個世界產業鏈的形成歡呼:皆大歡喜!

但是,事實上真的很歡喜嗎?

北京人在紐約,洋垃圾在中國

這是一張前不久刊登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的一張照片,很說明問題。即便是在寸土尺金的曼哈頓也能留出10%的城市公園,基本上就是美國人環保生活的一個體現。美國人的環保意識很重,畢竟過了靠污染來拉動經濟的階段,重工業都移到了國外或者美國相對來說比較荒蕪的地方,在人口繁密區基本沒有大規模污染工業。

正是這樣的環境,曾讓很多中國人為之流連,進而赴美旅遊、學習、工作甚或移民。早在25年前,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就深刻展現過這一現象。

而在中國,在龐大的利益鏈條之下,唯有環境和環境污染中的中國百姓在哭泣。

在洋垃圾的肆虐下,面對如此巨大的垃圾量,中國的垃圾回收機構顯然並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洋垃圾當中隱藏的致命因子對環境和人們造成的殺傷力之大竟無人關心。

事實上,先不說中國的垃圾回收,洋垃圾還未走出發達國家的國門,就已經註定難以實現污染的有效處理。因為儘管發達國家有穩定而高效的垃圾分類系統,但其實際的使用效果和作用仍然有限。洋垃圾從產業鏈的「上游」便已經無法控制其污染,更何談「中下游」。

分類失效的洋垃圾有可能被有害物質污染,對於分揀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致命的傷害。即使是在正常的流程中,那些沒有利用價值的垃圾,也會進入焚化爐,最終變成飛灰和有機廢氣飄散入空氣。如果溫度控制不當,有機廢氣會含有致癌物質如二噁英、飛灰,吸附著汞、鎘等重金屬,結伴鑽進附近居民的肺里……

環境污染帶來的是社會和人們所要承擔的負的外部性,即重大的社會成本,而造成這類社會成本的經濟主體——國內國外的洋垃圾產業鏈上的企業則沒有或者很少付出代價。所以這絕不是什麼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市場效率的增加,而是市場失靈,是社會發展的災難。

中國不再「買買買」 世界立馬開始亂

去年年底開始,中國拒絕洋垃圾,世界開始著慌。首先感到不知所措的是英國,每年約有2/3廢塑料被出口至中國,重量加起來近50萬噸。

英國回收協會(UK Recycling Association)首席執行官西蒙·埃林表示:「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它會改變行業規則。我們在垃圾處理上一直依賴中國。英國根本沒有回收市場,所以只能出口到其他國家。」

據稱,英國回收公司正在聯繫馬來西亞、越南等製造業國家,希望他們能接收廢棄塑料。不過,目前這些國家的承載能力並不足以彌補中國市場的缺失。英國塑料回收機構表示,該項進口禁令將導致廢塑料堆積,並向焚化和填埋發展。

在美國,一家垃圾回收站用混亂作為新聞標題,來形容因為中國的禁令,美國目前的垃圾回收狀況。

該回收站的三位負責人在垃圾山前,一臉蒙圈。

而在歐盟,官員們正在焦慮的討論大約300萬噸的塑料垃圾要往哪裡放,因為歐盟百分之四十的塑料垃圾都是出口中國。

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的初衷無疑與在國內徵收環保稅同出一轍,不僅要避免老百姓為國內污染買單,而且還要杜絕世界污染成本轉嫁到國內。經濟發展終應使全民受益,綠水青山就是真正的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魚奶爸 的精彩文章:

TAG:金融魚奶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