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叫聲很可怕像是被激怒的驢

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叫聲很可怕像是被激怒的驢

塔斯馬尼亞魔鬼(Sarcophilus Harisi)是一種在澳大利亞大陸(Sadyuridae)的食肉性肉瘤,一度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圖片來自東方IC)

由於當地出色的自然環境保護工作,你常常可以在野外見到他們,尤其是在傍晚時分,相遇的機會大大提高哦!當然,你也可以去到島上的動物園,與他們親密接觸!(圖片來自東方IC)

小惡魔們絕對是塔斯馬尼亞島上最受歡迎的明星之一,這種學名為袋獾的珍稀動物,別看個子小,看起來十分乖巧可愛,可是吃起東西來狼吞虎咽的樣子,一點都不辜負它「惡魔」的名字。(圖片來自東方IC)

說到塔斯馬尼亞第一蠢萌,非袋熊莫屬!圓滾滾的個子搭配獃獃的表情,可愛到不行。他們常常會在搖籃山附近悠閑散步,趕快去那裡和他們打個招呼吧!n目擊地點:在搖籃山地區,瑪麗亞島可以邂逅野生袋熊哦,另外在塔斯馬尼亞動物園也能與其相遇(圖片來自東方IC)

袋獾的外號,「塔斯馬尼亞魔鬼」是歐洲人取的名字,因為他們覺得袋獾的叫聲很可怕,聽起來像是被激怒的驢叫聲,聲量之大就像發自比袋獾大上 10 倍的動物! 與卡通不一樣的是,袋獾不太會獵捕,主要以腐肉為生。它們也不會像龍捲風那樣旋轉,或用兩隻腳直立走路。(圖片來自東方IC)

它們看起來像是可愛的小熊,但是不要被它們所騙了。 一旦它們張開嘴巴,你就會看到有力的下顎,足以咬碎骨頭和舊靴子。如果它灰白的耳朵開始泛紅,快跑,這意味著它會攻擊。(圖片來自東方IC)

塔斯馬尼亞魔鬼體型矮胖及粗壯,頭大尾短。貯存脂肪的尾部是塔斯馬尼亞魔鬼健康的指標,因為瘦削的尾部代表其健康欠佳。塔斯馬尼亞魔鬼的毛髮呈黑色,不過胸部和臀部往往帶有小塊白色的毛。身長525-800毫米,尾長230-300毫米,體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塊斑,吻為淺粉色。體型與鼬科動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兒袋。(圖片來自東方IC)

袋獾, 是一種食肉動物的有袋動物,過去曾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但現在袋獾僅分布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 袋獾的身形如同一隻小狗, 但肌肉發達,十分壯碩。袋獾是世界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圖片來自東方IC)

其特色在於黑色的皮毛、遭遇壓力時發出的臭味、非常大聲及刺耳的尖叫以及進食時的醜態。其食性既會狩獵,也吃腐肉。雖然通常都是單一行動,但有時也會與其它袋獾一起進食(圖片來自東方IC)

袋獾在澳洲大陸絕種大約是在歐洲移民1788年到達的四百年前。由於 被視為是一種對人類有威脅的動物,在塔斯馬尼亞島,是准許獵取袋獾的。直到1941年它們被正式公告為保育類動物才停止。(圖片來自東方IC)

1990年代末「面部腫瘤」嚴重影響袋獾的數量,並嚴重威脅此物種的存活,導致袋獾極可能列入瀕危物種。塔斯馬尼亞州政府正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來減少這項疾病對該物種的影響。(圖片來自東方IC)

於澳大利亞,現僅見於塔斯馬尼亞省。袋獾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同時也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特有的生物種類。(圖片來自東方IC)

身長525-800毫米,尾長230-300毫米,體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塊斑,吻為淺粉色。體形與鼬科動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兒袋。(圖片來自東方IC)

出沒於灌木與高草生境中,晝伏夜出。行走時總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尋找食物。食性以肉食為主,吃昆蟲、蛇和鼠類等,偶爾也吃些植物(圖片來自東方IC)

塔斯馬尼亞惡魔,學名袋獾。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特有的生物種類,袋獾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圖片來自東方IC)

比起前兩位,袋鼬也許並沒有那麼出名,但是身穿最In波點外套的他們,有著圓溜溜的黑眼睛,自帶美瞳效果,可愛程度絕對不相上下!而且這種小動物只有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才可以看到哦!(圖片來自東方IC)

袋獾在澳洲是標誌性的動物。塔斯馬尼亞的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機構均以袋獾為標誌。塔斯馬尼亞最早的居民因為被夜晚遠處傳來的袋獾可怕的尖叫聲嚇壞了,因此稱它們為「塔斯馬尼亞的惡魔」(圖片來自東方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坐皆驚ti 的精彩文章:

TAG:一坐皆驚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