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結核偽裝成難以治療的腸克羅恩病

腸結核偽裝成難以治療的腸克羅恩病

病例討論

鑒別診斷:腸克羅恩病 VS 腸結核,小樣兒穿上馬甲了我就不認識你了?

與西方相比,克羅恩病(CD)患病率較低,然而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CD病例。腸結核(ITB)在南亞地區比較常見,但確切的發病率未見報道。在臨床表現及內鏡檢查中CD與ITB有共同的特點,因此正確區分二者對臨床治療十分必要。在治好了CD時誤診為ITB,特別是使用免疫抑製劑及生物製劑時對患者來講,可能危及生命。

病例介紹

患者為18歲斯里蘭卡的穆斯林女性,於9個月前出現右髂窩疼痛,體重減輕5kg。除了腹瀉外無CD的表現,有結核病接觸史,體格檢查正常。結腸鏡檢查顯示回盲瓣潰瘍、迴腸末端狹窄,而結腸本身相對正常,這些病變均提示CD。結核PCR結果為陰性,腹部增強CT顯示迴腸末端增厚,結核菌素及TB膠體金實驗均為陰性,X線顯示胸片正常。

患者開始使用短療程的類固醇及硫唑嘌呤來治療CD,三倍劑量後患者反應差,隨訪時發現結腸鏡顯示迴腸狹窄,考慮手術切除迴腸段。刨腹探查過程中,發現迴腸末端及盲腸多為狹窄,大網膜及腹膜累及,為患者實行了右半結腸切除術及迴腸末端切除。

切除的標本組織學表現為乾酪樣肉芽腫累及腸壁全層並延伸到腸系膜及腸外脂肪組織,提示ITB(圖1、2)。

圖1:內肌層肉芽腫、結腸黏膜潰瘍

圖2:乾酪樣肉芽腫

未出現腸外傳播的癥狀,對患者實行抗結核治療(ATT),兩個月後無腹痛,體重上升3kg,複查結腸鏡發現恢復良好,ATT治療的6個月後,患者完全恢復。

結論

這一病例說明區別診斷CD及ITB的必要性,對患者實行免疫療法後,病情未出現緩解,甚至加重時,應當懷疑ITB的可能性,本案例也提示了要注意CD及ITB的鑒別診斷,不應因ITB發病率低而忽視。

轉自:醫博士網

作者:馬毛毛

來源:醫博士

一起關注消化,「腸」想「胃」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飲食因素對腸道菌群影響的研究進展
歐洲胃腸內鏡學會臨床指南:食管支架治療良惡性疾病
與急性闌尾炎很像的12種疾病,如何分辨?
腸道微生態與酒精性肝病的研究進展
十二指腸良性及惡性腫瘤的影像表現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