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玄學還是科學?全乾貨為你拆解播放器煲機真相

玄學還是科學?全乾貨為你拆解播放器煲機真相

HiFi圈裡,「煲耳機」基本已有公論,通過加速振膜老化達到更好的物理順性,從而降低失真度,而「煲播放器」始終是爭議很大的話題:煲了到底有沒有用?有多大用?眾說紛紜。「玄學派」放言——煲播放器純屬心理安慰,其實只是在煲耳朵,聽越久越習慣而已!「科學派」不服氣——1000小時後的xx播放器,完全脫胎換骨!那麼播放器的煲機真相到底如何呢?

煲台機=煲電容

對於優秀的HiFi播放器,電容是影響音質的關鍵要素,電源濾波、信號耦合等等,其中以薄膜電容為代表的電解電容在煲機後,會對播放器的整機音質起到提升作用。該種電容需要老化一定時間,指標才能趨於穩定,達到正常工作狀態。例如素質堪比「小台機」的樂彼LP5播放器,在左右聲道分別配備了兩顆ELNA音品專用的絲綢電容,就屬於電解電容,在經過200小時的煲機後音質會相對明顯的改善。

由於電解電容體積巨大,一般情況下便攜播放器極少使用,多見於台式HiFi播放器中。通過儀器,也能佐證煲電容對音質的影響,拿享聲旗艦級網播A300為例,新機的總諧波失真在0.00078%,經過大約200-300小時煲機,其失真度就會降到0.0007%以內,HiFi性能有較顯著的增加。

煲便攜機=煲電感

由於大多數便攜播放器沒有電解電容,而是用貼片陶瓷電容或鉭電容取代,此時煲機幾乎就等於煲電感。電感是把電能轉化為磁能並存儲起來的元件,結構類似變壓器,但僅有一個繞組,再由骨架、屏蔽罩、封裝材料和磁心組成。

根據「熱脹冷縮」原理,煲機時,電感受熱膨脹,內阻輕微變低,此時會有一個瞬時電流變化。伴隨著突然放電,就會發生「電生磁」,從而在電感內部產生輕微振動,若材質太緊,放電速度會減慢,讓電感和磁心保持適當的距離,這種振動可以很好得被釋放,理論上也會有益於電氣性能。

煲機區別:台機普遍大於便攜播放器

煲電感需要一定時間的溫度,溫度越高、效果越好,但短時間內變化極難聽出,大概要到500小時才會有可聞區別,比如享聲MR1播放器,經過300-500小時的煲機,實測會有明顯的音質變化。而電解電容所需煲機時長更短,能更快速地進入良好工作狀態,對於大量使用電解電容的台機而言,音質上的改變也會更加明顯。

總之,播放器的煲機是有科學依據的,本質上就是讓內部電路工作,使電容或電感等重要元器件達到理想工作狀態。現在已經有部分HiFi播放器廠家開始隨機附贈「煲機頭」,其實就是一個負載電阻,用家只需讓播放器保持開機播放狀態,再在耳機輸出(PO)口接上「煲機頭」即可「開煲」,至於煲後的效果,就看各位「金耳朵」的耳力了。

作者:林實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迷網 的精彩文章:

同為國貨,vivo、小米憑什麼比國磚、解碼耳放好看?
阻抗僅8歐的K3003,iPhone真能推好它嗎?
聽旗艦級耳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三星S8配塞音質完勝EarPods的秘密只有1個!
別把無知當天分——耳機從來都不是玄學

TAG:乙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