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盜墓筆記》里能「長生不老」的玉俑是何方聖物?

《盜墓筆記》里能「長生不老」的玉俑是何方聖物?

中國城市文化網訊:在小說《盜墓筆記》里,吳邪一行人下到魯王宮,見到了一個穿著玉俑還能呼吸的蒙面生,這個蒙面生已經活了3000多年,相傳穿著玉俑能夠長生不老。這只是小說里的一個情節,事實上玉俑不能使人長生不老,但是藝術來源於生活,關於玉俑,歷史上是有原型的。

網播劇《盜墓筆記》劇照

玉俑的歷史原型是金縷玉衣。《西京雜記》曾描述「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鏤,武帝匣上皆鏤為蛟龍鸞鳳龜龍之象,世謂為蛟龍玉匣。」這裡的玉匣說的就是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源於漢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只有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才有資格穿金縷玉衣。漢代的人比較迷信,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

金縷玉衣

而金縷玉衣更是極盡奢華,全部要用玉片拼成,並用金絲加以編綴。金縷玉衣的製作有著嚴格的要求,漢代曾設立「 東園」來專門從事金縷玉衣的製作工作,玉片從選料到鑽孔、拋光等需要經過十多道加工工序,大小和形狀必須經過嚴密的設計和細緻的加工,還要以瑪瑙等加以裝飾,製成後金縷玉衣排列整齊,對縫嚴密,表面平整,顏色協調。

金縷衣製作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當時,製作一件中等型號金縷玉衣所花費的銀兩是一百戶中等人家的資產總和。因為厚葬,漢墓成了盜墓賊眼中的「搶手貨」,造成「十墓九空」的現象。帝王們製作金縷玉衣本是想能夠求得永生,卻不成想適得其反,反而招來了更多的賊盜墓,屍體也因此遭到了破壞。據《三國志·魏文帝本紀》記載,「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漢室帝王尋求的不朽神話就此破滅。

目前,我國共發掘金縷玉衣二十餘件。在埃及也曾發現1000具穿金縷玉衣黃金木乃伊,不過這些木乃伊只是身上鍍了一層金而已,不能與我們的金縷玉衣相提並論。

金縷玉衣是皇權的象徵,其製作工藝複雜,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金縷玉衣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由中國城市文化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隻羊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今年元旦來點「不一樣」的:盤點其他國家另類的元旦慶祝方式
中華百大美景奇觀—查干湖冬捕
南京「西堤國際殺妻案」富二代吉星鵬監獄再傷人,或將被執行死刑
探尋「東方睡美人」—馬王錐漢墓千年女屍
土家族「年豬宴」

TAG:一隻羊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