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蒲江歷史文化名人之胡安

蒲江歷史文化名人之胡安

胡安畫像

秦惠王九年(前316),滅蜀,置蜀郡,以成都為郡治,轄縣郫縣、廣都、繁縣、蒲陽、臨邛、嚴道、葭萌、南道、青衣、湔氐、武陽、僰道。其中,臨邛縣轄今天邛崍、蒲江一帶,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胡安,西漢景、武帝時臨邛縣人,儒學大家,通天文曆法,尤精於易學,系名滿天下的辭賦家司馬相如之師。陳壽《益都耆舊傳》載,胡安臨卭人聚徒於白鶴山司馬相如從之受經。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云:「西蜀自相如游京而文章冠天下」。宋代祝穆《方輿勝覽》贊曰:「胡氏之易,相如之賦在漢有聞。」清代姜宸英《湛園札記》云:胡安臨卭人,相如從受經後,西南僰族人盛覽、張叔皆從相如學。胡安之學,遠播今天的雲南、貴州地區。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認為,司馬相如「晚年終奏封禪之禮」,與他「嘗從胡安受經」有關。

司馬相如畫像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

相傳,漢時胡安乘鶴仙去化為神仙,從此逍遙於九霄環宇之間,人以「胡安跨鶴」「胡安鶴翅」吟詠其得道飛升。明徐道《歷代神仙演義》卷七「丁令威化鶴遼東康僧建會圖吳下」一節,敘述三國時的管輅為胡安化身的故事。管輅在峨眉山之西息台修鍊玄真。十餘年,見一人蒼髯白面,跨鶴捧卷而至,曰:「昔為老儒宿練,故得生小靈奇。」大喝道:「還想他家祖宗,忘卻本來面目!」輅低頭一想,始悟己是臨邛胡安化身,張目大笑,已不見其忍。掀髯視之,忽化為蒼白,驚訝間,邗子至,曰:「先生覺乎?李君請作悟真佳會。」輅遂抖衣同往,鬼谷知其還元,亦來赴會。自此,輅寄居金台。

明徐道《歷代神仙演義》

魏了翁《卭州新剏南樓記》云:臨卭「胡安先生、林閭翁孺,甞為漢卿雲從之受業,卒以名世。」《大邑縣學振文堂記》稱:吾州「自漢以來代有顯人胡安先生、林翁孺、庄君平,以經授卿子云,流風所漸,儒學日茂。」

魏了翁畫像

陸遊畫像

宋代祝穆《方輿勝覽》記,邛州城之西七里(一作八里)有白鶴山,曰四明亦曰羣羊,相傳漢胡安嘗于山中乗白鶴仙去,其弟子於此建白鶴台以紀念。南宋詩人陸遊《劍南詩藁》「次韻宇文使君山行」有「安能學胡公,危苦寄鶴翅」句,題記云:「仙人胡安學道西岩跨鶴上升山以此得名」。魏了翁《卭州白鶴山營造記》載,「州之西直治城十里所,有山曰白鶴林,麓蒼翠江,流縈紆蔚,為是州之望」,「逺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西岩翠屏萬竹之境皆山中勝處。」白鶴山西岩寺之左有胡安建的翠屏閣,陸遊《西岩翠屏閣》詩云: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獨擅鶴山秋。

也知絕境終難賦,且喜閑身得縱游。

鶻起危巢時磔磔,鹿鳴深澗暮呦呦。

人生適意方為樂,甲第朱門秖自囚。

明代萬曆六年(1578),邛州知州鞠文谷於胡安故宅點易洞,建立講易書院。王廷節為之撰《新建漢儒胡先生講易書院記》,云:「臨邛胡先生安生漢武時,深於《易》學,逸其字而以名稱。」清代《四川通志》記載,講易堂在邛州西一里之漢儒胡安宅處,點易洞在白鶴山漢胡安建講易學教授山中。民國時,席豐於洞前重建祠堂三間,並題聯:「會心在河圖洛書上,托跡于山林泉石間」。

清乾隆《蒲江縣誌》關於胡安與迎仙橋的記載

兩千多年來,胡安被蒲江士人視為「蒲邑鄉賢第一人」。魏了翁讚譽胡安是邛州地區的儒學之先顯。明代《一統志》《蜀中廣記》《廣輿記》《古今萬姓統譜》云:「漢胡安,臨卭人,聚徒教於白鶴山。」清乾隆《蒲江縣誌·人物》記載,「胡安,明天文曆象、陰陽之數,聚徒授教白鶴山,後乘鶴仙去,祀鄉賢。」晚清繆荃孫《蜀兩漢經師考》云:「胡安,臨邛人,講學白鶴山下,相如從之受經。」民國時蒲江國學名士羅家龍《臨溪集》之《蜀兩漢經師贊並序》云:「胡安講學,相如從而受經。」

清代縣誌記載,蒲江白鶴山之下有一橋名「迎仙橋」,該橋位於「城北數武」,乃「為胡安先生取是名」。現在,此橋遺迹猶存,即今蒲江中學北門坡之側。

民國時的蒲江縣城圖,北門之側為迎仙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蒲江文博 的精彩文章:

我愛蒲江?每周一寶——白岩寺摩崖造像

TAG:蒲江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