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建社會留下三大凶錢,遇到它們趕快丟掉,寓意太不好了!

封建社會留下三大凶錢,遇到它們趕快丟掉,寓意太不好了!

原標題:封建社會留下三大凶錢,遇到它們趕快丟掉,寓意太不好了!


銅錢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錢幣是一個朝代的臉面,每一位封建的帝王,在鑄造屬於自己的銅錢貨幣時,都會請來國內最好的書法家,雕版師,以及技術嫻熟的鑄錢工匠,然後造出一流的好錢,並在市場上流通發行。可是在中國封建社會4千多種曾經流通的古幣中,就有臭名昭著的三大凶錢。




三大凶錢,都是什麼呢,就讓小編一一羅列於下,讓您一次看個明白:


1、漢靈帝的「四齣五銖」錢

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句俗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成的。算、命先生也常常說:官問刑,富問災,平民百姓問發財。


錢是個好東西,有了錢,可以買來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了錢,可以辦一些自己辦不了的事兒,對於老百姓來說,大談愛錢這沒有什麼毛病,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道德指向,但在封建社會,一個皇帝一旦愛財,那對於整個朝代來說,等於是遇到了一件塌天的禍事。


為什麼這樣說,答案很簡單,皇帝和一般人不同,他珍愛的東西只能是黎民百姓,社稷和疆土。漢靈帝就愛財,他根本不懂為帝王的道理,為了能搞到更多的錢財,他幹了一件自掘墳墓的事兒——賣官。



那些買了官的人上任後,為了回本,只能更殘酷地搜刮老百姓,結果官逼民反,黃巾軍大起義爆發了,為了鎮壓黃巾軍的大起義,漢靈帝鑄造了「四齣五銖」錢,這種「怪」錢背後有四條斜紋連接於錢幣的邊緣,模樣怪怪的,讓人看起來不舒服。

雖然黃巾軍起義被鎮壓下去,但東漢的江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從此一蹶不振,開始走上了苟延殘喘的道路。



「四齣五銖」錢,用《後漢書?張讓傳》中的話來說,就是:皇帝奢侈暴虐,這些錢成,也會向四道而去。


2、漢獻帝末年的「無文」五銖錢


漢獻帝時期,天下大亂,董卓專權。這個董卓其實就是「二皇帝」,可他這個「二皇帝」心中並沒有國家兩個字,漢朝廷對於他來說,就是可以竊取私人利益的倉庫。



董卓廢除少帝,立漢獻帝為皇。面對新皇帝登基,必須要發行新版銅錢的困局,朝廷上下,文武百官,基本上是一籌莫展。若問他們發愁的原因,簡單而不複雜。


當時,群雄四起,戰亂不休,國家勢微,府庫無銅,沒有銅材,自然造不出銅錢。

手握重權的董卓不是想著如何搞來造錢的銅材,而是想節約造錢「敷衍」一下了事。


隨後,我過古錢幣歷史上,最劣質、最輕賤的小錢誕生了,甚至連錢上的「五銖」二字都夷漫不全,辨認困難,被後人譏稱之為「無文」。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被呂布所刺身亡,這種劣質的五銖錢,也隨後退出了市場。


一枚銅錢,可以說是一個朝代的臉面,漢獻帝時期,董卓專權的朝廷,他們甚至連臉面都不要了,這樣不上檔次的銅錢,不僅是流氓錢,也是滅亡朝廷的催命凶錢。


3、隋文帝的開皇五銖錢


我們都知道,隋朝是一個短命的流星王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為隋文帝楊堅有一個超級敗家的兒子楊廣。


隋文帝是一個好皇帝,他打下了隋朝富裕的家底,可是隋朝再有錢,也架不住楊廣建東都、開運河、修御道、建行宮、發動戰爭那樣地「猛」折騰。黎民百姓們活不起,那就只剩下一條路,揭竿而起,起兵造反。



很快隋朝就被李唐給取代了。人們也從隋朝的五銖錢上,找到了隋朝滅亡的根源——隋五銖的「五」字左側竟多了一划,正面看,還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一旦豎起來看,就成了一個「凶」字,隋朝三個皇帝,全部凶多吉少,恐怕這枚隋五銖錢,就可以說明問題了吧!


上述三枚凶錢都曾經大量發行,故此,存世量不低,因為不吉利,價格也都不高,如果誰的手裡有這三種凶錢,還是儘快出手,不要將其留在身邊,切莫讓那禍國殃民的「凶」氣,妨礙了自己的好運和前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有個超級老品牌,日本三家最長壽企業加一起,才有我們的一半
東陵盜寶案發生後,譚溫江干出一件「蠢事」,讓孫殿英徹底暴漏!
這件特級國寶有7個名字,專家都被搞糊塗,老百姓最喜歡這個稱呼
古代女子入洞房有「隱秘」八件套,小瓷鞋竟自帶這種羞羞的功能!
民國最凶的盜墓賊,他白天盜墓,活埋警察,解放後被直接槍斃!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