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小寒,再忙也要做好三件事,千萬別在春節前生病!

今日小寒,再忙也要做好三件事,千萬別在春節前生病!

本文作者:胡鵬升,主任中醫師。出身於中醫世家,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學術繼承人。中醫診療:中醫內科、婦科、兒科,濕病、脾胃病、痹證。現任北京華夏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著有《把人體這碗「陰陽湯」端平》等暢銷書籍。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太陽運行到黃經285°。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小寒正值「三九」前後,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節氣習俗

古時人們將小寒分為三個階段,每5天為一個階段:

第一階段雁北鄉。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第二階段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

第三階段雉始鴝[qú]。鴝為鳴叫,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節氣養生重點

一、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護頭,2、防燥要內服+外用,3、 防外感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

二、飲食重在溫補。多食用豆谷乾果、肉類及溫熱的食物。

三、人體有五個中心穴位,經常按摩,強身健體,抗衰老。

小寒養生: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護頭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2、防燥—內服加外用

內服

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用

可以使用加濕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洒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可增強禦寒能力。

小寒養生:飲食重溫補

冬季為進補之佳令!三九進補,可食用以下三類食物。

1、豆谷乾果

五穀是冬季食補的基礎,可以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熱量以抵禦嚴寒。冬季尤其適合多食用紅色及黑色的穀物,如紅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時令乾果也是滋補佳品,如栗子、紅棗等,可單食,也可入菜煮湯時加入,或將各類豆谷、乾果混合煮粥。

2、溫熱食物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溫、熱的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小寒養生按5心

人體有五個中心穴位,

經常按摩,可以強身健體,抗衰老。

1、頭中心,即百會穴

在頭的正中間。

2、胸中心:即膻中穴

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3、腹中心:即氣海穴

位於臍下1.5寸。

4、手心:即勞宮穴

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5、腳心:即湧泉穴

位於腳底中線前1/3與後2/3交界凹陷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之約 的精彩文章:

決定壽命的19個驚人細節,看了多活20年!
小拇指上有個「治病開關」,只需彎幾下,男科病、女人病、老花眼、白內障都……
手上有倒刺?也千萬不要這麼做!
後頸上有痣,是命運還是巧合?
腳趾甲長進肉里?不用拔甲手術,一招讓你在家就輕鬆治好

TAG:岐黃之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