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控耗材停手術,醫院別念歪了「控費經」

為控耗材停手術,醫院別念歪了「控費經」

議論風生

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醫政管理不妨從數量轉向質量管理,從控制費用轉向規範行為。

2017年底,一場停用醫用手術耗材的風波襲來,儘管相關部門紛紛闢謠,否認有相關的行政指令,但一些醫院選擇病人、停止了與一些耗材相關的手術卻真實發生了。如新京報報道中,山東的一位中晚期結腸癌患者,醫院拒絕了她腹腔鏡手術的要求,選擇了傳統的開腹手術,為此,術後增加了很多不適。

腹腔鏡手術是不是一定比傳統的開腹手術舒適?這是一個學術問題,在此不做爭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費用和材料方面的限制,只要不存在相關禁忌,醫院方面沒有理由拒絕患者腹腔鏡手術的要求。

這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管理部門否定的規定,下面的醫院卻高調奉行,甚至不惜與患者的要求對立呢?

這裡主要有一個管理要求和管理手段不合拍的問題。國務院早在2015年就提出,到2017年,公立醫院耗佔比(耗材在醫療收入中所佔的百分比)要控制在20%以下。而國家衛計委也明確,2017年的醫療費用平均增速控制在10%以下。這就是說,在醫政管理上,對於醫用耗材和整體醫療費用有非常硬性的規定,可是在實際執行中,卻沒有找到特別有效的方法來實現相關目標,於是個別部門只好在年底考核前硬性攤派指標,醫院對於這樣的強行攤派,自然有苦難言,消極執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停止影響指標的醫療業務,面對患者的質疑,便推脫為上面規定。

有人據此批評上面的規定不合理,並將原因歸結為醫保的入不敷出。其實,這不是問題的本質,因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不只是醫保部門的責任,也是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

特別是在我國現有的體制下,醫院的效益整體與醫療消費正相關,醫療機構存在拉高醫療消費的利益驅動。一些不合理的醫療手段被濫用,不但浪費醫療資源,還會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而國家之所以對耗佔比重點關注,也是因為我國存在較為明顯的濫用耗材的傾向,我國心臟支架平均用量明顯高於國際水平,其背後也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

所以,就醫政管理而言,我國的醫療費用和耗材使用,確實存在壓縮空間。如果能從質量管理中找准方位,規範有關行為,不但能降低相關數據,還將使醫療質量進一步提高。只是這種良好的願望,更需要精細的方案作保證,比如醫院嚴格執行診療方案,真正按照專業指南而不是利潤指標來引導醫療行為。如此,耗佔比和醫療費用下降就能成為醫療質量改進的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而不是約束醫療行為的枷鎖。

鄭山海(醫生)

相關報道見A12-A1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東陽木雕展亮相國家博物館
陳學冬戀情曝光?被指陪女方連看三場電影 同居兩晚
澳大利亞的《洪水》可以再中國化一些
年年都是大片年,2018大爆炸
「併購狂人」趙偉國:5年「掃蕩」16家公司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