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註冊容易註銷難」也應依法懲治

對「註冊容易註銷難」也應依法懲治

社論

保障用戶賬號註銷權,重在解決「不讓註銷怎麼辦」。

前不久,網路平台、手機APP「註冊容易註銷難」的現象引發廣泛關注。針對有網民在中國政府網上留言反映該問題,國家工信部日前回應,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在用戶終止使用服務後,為用戶提供註銷網路賬號的服務。

不是「可以」也不是「盡量」,而是「應當」。工信部在賬戶註銷問題上斬釘截鐵表態,無疑直接回應了輿論關切。

現實中,跟網站、APP「結緣」容易「分手」難問題很普遍。今年10月,有記者親自測試12個最常見互聯網應用的註銷流程,發現7個應用均無註銷選項,即便有也程序繁瑣。

乍看起來,這無非是留下幾個廢置不用的賬號。但在數字資產和信息權利越來越重要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受關註:畢竟,網路賬戶註銷難,不僅意味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的自由選擇權被侵犯,更讓個人信息處於被「非法持有」狀態。而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痕迹」無法消除,也會增加用戶隱私被泄露的風險。

從現行法規看,對註銷難其實不缺禁令。《網路安全法》明確,對該行為,個人「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予以更正」,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而《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也規定,運營者有「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並為用戶提供註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義務。

那為什麼很多平台寧肯違法,也不肯放開註銷權?原因就在於,信息亦「金礦」。對網路平台、APP們來講,互聯網應用的用戶數量,影響著UV(訪客)統計和估值,也是風險投資、流量變現的重要參考。放開註銷權等於用戶流失風險,故寧願被詬病也要攥著用戶數據權不放。

如今面對民眾疾呼,工信部公開表態,重申了常識:對網路平台和APP而言,保障用戶註銷權不是「開恩」,而是義務;不是自選項,而是統一要求。在此問題上,平台們沒有迴旋餘地,只有守法空間。

但在很多平台已「裝睡」已久的情形下,公開喊話、敲響警鐘之外,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並循著「違法必究」的原則進行主動查證打擊。

從現行法律看,對於拒絕賬戶註銷,無論是《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還是《網路安全法》,都明確了懲戒舉措。前者規定,「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後者明確「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但相比起企業的「獲利前景」,懲罰力度仍不夠。

在此背景下,不妨對照消法,將適用的懲罰舉措「升格」——如果「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如此懲罰來得更嚴厲,震懾力更足。

說白了,在當下,保障用戶賬號註銷權,重在解決「不讓註銷怎麼辦」。也只有「註冊容易註銷難」當違法侵權處理,將違法成本提高到能遏制住企業逐利衝動的地步,「賬號註銷難」才能儘早銷聲匿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天津實施最嚴煙花「禁放令」
為控耗材停手術,醫院別念歪了「控費經」
東陽木雕展亮相國家博物館
陳學冬戀情曝光?被指陪女方連看三場電影 同居兩晚
澳大利亞的《洪水》可以再中國化一些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