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生:如果下跪可以治癒疾病,我情願給每個病人都跪一次

醫生:如果下跪可以治癒疾病,我情願給每個病人都跪一次

導讀

就像醫生說的:如果下跪可以病人很快好起來,我情願給每個病人都跪一次。

來源:醫脈通,作者:戶瑞玲

重症監護室里,剛剛從普通病房轉過來的一位病人的家屬,一直囔囔著要再轉回到普通病房,說什麼一分鐘也不想再在裡面呆了。很顯然,她是後悔了當初醫生讓他轉進去之前談話時的決定,她不想受到監護室里限制陪護人員規定的束縛,這時候的她思維異常清晰堅定,無論如何,都要再轉出去。醫生跟她講過的那些需要住進來的理由及好處,早已被她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她的潛意識裡,醫生的那些話是存在水分的,她自己篤定地認為人生哪有那麼多的意外,哪有病人住在醫院不越來越好,還越治越差,越治越厲害的道理。

所以,此時此刻,她算是想通了,不再相信醫生的那些「鬼話」,那些危言聳聽。剛才只是一時被洗了腦,才渾渾噩噩地一口答應了。

醫生出面向其解釋:在這個隨時都有可能加重的重要時期,必須住在監護室里,讓專業護士通過臨床經驗及各種儀器進行觀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給予處理,才不會延誤病情的判斷與治療。

家屬聽了醫生的話,雖然不太認同,但也找不出任何反駁的理由,無奈之下,她竟然撲通一聲面對醫生跪了下來,說:求求你了,讓我們出去吧。這陣勢,醫生哪能承受得起,趕快彎下腰,幾乎半跪著把將她扶了起來。

醫生說:如果下跪可以讓病人很快好起來,我情願給每個病人都跪一次。

我們理解每一個病人家庭背後無從訴說的悲慘遭遇,也非常了解每一個病人及家屬迫切希望病情快速好轉的意願,更是同情家屬的這種無奈之舉。可是,就像醫生所說,這一切都不是一個下跪所能解決的事情。悲痛歸悲痛,困難歸困難,我們還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在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期,我們唯有給病人提供最有力最有利的便利條件,使其能夠得到最好的照護,能夠在疾病變化的第一時間給予發現,積極治療,以其達到最大程度的康復,才算做到了對生命的尊重。這更是醫生跟家屬都希望得到的最終結果。

所以,所有違背這一原則的要求,醫生都不能答應,哪怕這樣會受到家屬的譴責。

無獨有偶,這樣的一幕在昨晚又一次出現了。

一個剛剛入院的腦部佔位的11歲小男孩突然癲癇發作,四肢抽搐,雙眼凝視,口吐白沫。在一旁的家屬嚇得魂不附體,一邊催促醫生想辦法快速制止這樣的癥狀,一邊說著那句不知道被家屬們重複過多少次的疑問:我們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現在就成了這樣子了呢?是不是給我們用的葯有問題?醫生來不及過多地解釋他們的疑問,只一味地專註著處理病人。在應用鎮靜及抗癲癇藥物都無用的情況下,小男孩的奶奶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面對醫生撲通跪了下來,醫生哪裡受得起老太太的這一跪,馬上下蹲半跪著攙起了老太太,並把她安撫在了旁邊的凳子上。

小男孩一直處於癲癇持續狀態,這樣的持續雖不是大的發作,但也明顯地出現了缺氧癥狀,因為,小男孩顏面部及嘴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紫紺。

來不及過多地解釋,醫生把病人三下五除二地轉進了監護室,立即給予心電監護,鼻導管吸氧,鎮靜藥物靜推,之後鎮靜藥物微量泵持續泵入。

兩分鐘之後,病人抽搐的肢體慢慢放鬆了下來,正在大家直起腰準備鬆一口氣時,誰知那剛剛平靜下來的嘴唇及四肢又開始抽搐了起來,於是,再次給予了鎮靜藥物靜推。

鎮靜藥物的持續應用使癲癇癥狀得到緩解的同時,病人意識也逐漸地加深了。隨後病人出現了嚴重的鼾聲呼吸,並伴有明顯的痰鳴音。於是,在旁的護士立即經口鼻腔給予吸痰,並使病人處於側卧位狀態。

在沒有建立人工氣道的情況下,那不斷產生的越來越多的痰液幾乎無法經口鼻完全吸除乾淨。護士站在病床前,眼睛一刻不停地關注著病人的呼吸情況,生怕一眨眼,那胸廓就會偷懶,不再一起一伏地繼續工作下去。

此時此刻,醫生護士多麼希望小男孩能夠快點穩定下來,給他以手術的機會,給他的親人以接受現實的時間,給他自己以繼續留在世上享受美好人生的希望。

一個孩子對於整個家庭那是多麼的重要,大家都不難體會。在來醫院之前,小男孩的父母在老家一直是按感冒給小男孩治療的,感冒變成了要命的事情,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孩子的親人怎麼能夠接受。他的奶奶情急之下做出的瘋狂舉動,仔細想想,也都能夠理解。

可是,疾病的來勢洶洶有時候並不受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哪怕是旁人眼中無所不能的醫生。因為,接下來我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隨著鎮靜藥物應用時間的延長,小男孩出現了呼吸暫停,到了不得不進行氣管插管人工輔助呼吸的地步。

可是,這麼小的孩子,如果不把自主呼吸打掉,直接進行插管,麻醉醫生怕孩子受罪,家屬受不了,自己更不忍心。

所以麻醉醫生讓我們先準備調試好了呼吸機,又靜推了肌松藥物,之後在給予簡易呼吸器快速輔助呼吸幾次後,迅速進行了氣管插管,插管成功,隨即接上了呼吸機。

十分鐘後,所有儀器工作正常,所有參數顯示穩定。至此,所有人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再也不用擔心他隨時都可能消失的呼吸了。

大的擔心沒有了,小的事情還是接連不斷,隨著小男孩癲癇癥狀的緩解,他的意識也逐漸好轉,之後出現了明顯的躁動。鎮靜藥物泵到了他這個年齡能夠承受的最大劑量,還是無法控制。而且隨著躁動的出現,小男孩的呼吸與呼吸機產生了對抗,無奈之下,醫生又讓護士給予了冬眠合劑肌肉注射。20分鐘後,小男孩終於安靜了下來。

還沒有給護士喘口氣的機會,緊接著體溫升高了,於是又是物理降溫加退熱藥物的應用。

終於,經過幾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搶救,小男孩的病情總算穩定了下來。查看病人,一切都在逐步好轉。

所有的努力沒有白費,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有價值的回報。在這個接近凌晨的夜晚,大家為能夠做到這一切而感到無比欣慰。

這一切都在無形中說明了,當病人出現病情變化的時候,質疑醫生,或者把責任往醫生護士身上推,干擾醫生的思維判斷,甚至向醫生下跪,都不能解決病情惡化的問題。

每當此時,只有無條件地相信醫生的專業判斷,給他們以信任,給他們以能夠為之冒險搶救的理由,把病人從最危險的死亡線邊緣拉回來,才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結果,其他不能幫助或者阻礙這個結果產生的一切,都是浮雲。在搶救千鈞一髮的時刻,這一切統統不在醫生的考慮範圍之內。

因為那些虛無的東西對病情百害而無一利,都不如馬上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而來的實在。

就像醫生說的:如果下跪可以病人很快好起來,我情願給每個病人都跪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 的精彩文章:

痛心!女醫生連續工作18小時後突發腦出血猝死,年僅43歲
我不清楚匹多莫德的療效如何,但我清楚這種論證方式不對
體制牢籠已關不住!這十大醫生群體將迎來巨變
生病時最渴望什麼?知乎最高贊:遇到一個好醫生
患者逃費醫生「買單」,這位醫生慘了,須繳12萬!

TAG:醫脈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