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潔燃料新技術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清潔燃料新技術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教授L S Fan展示其實驗室開發的可用於清潔能源技術的材料樣品。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工程師正在研發一種清潔能源技術。該技術可將化石燃料和生物質轉化為電能,並且不會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在《能源與環境科學》發表的兩篇論文中的第一篇里,工程師們報告稱已經成功設計了一種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情況下,將頁岩氣轉化為甲醇和汽油等產品的工藝流程。這一工藝技術也可應用於煤和生物質的產品轉換。在特定條件下,該技術可以同時消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外源二氧化碳。在第二篇論文中,他們報道了顯著延長顆粒(該粒子可實現將煤等化石能源轉化為電能等)使用壽命的方法。這將使其具有商業化運營意義。最後,該研究團隊還實現了「合成氣」的低成本製造,該方法可較傳統方法降低約50%的成本。

這種技術被稱為化學循環,即在高壓反應器中使用金屬氧化物顆粒「燃燒」化石燃料和生物質,反應過程不需要空氣中的氧氣,而由金屬氧化物為反應提供氧氣。工程師談到,化學循環可以作為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廣泛應用前獲取清潔電能的權宜之計。「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的主流,」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教授Liang-Shih Fan(項目主持人)說,「但在風能和太陽能成為主流能源之前,我們需要一種清潔的能源來過渡,而且這種能源是在未來3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我們能夠負擔得起的低成本能源。」

5年之前,反應中使用的氧化鐵顆粒可以在8天左右的連續運行中循環使用100次。此後,工程師們研發了一種新的配方,使循環使用次數增加至3000次,或實驗室研究中連續使用8個月。相似的配方也在小型中試中進行了測試。

關於化學循環的另一進展是合成氣的生產。反過來,合成氣又為許多其他化工產品(氨、塑料甚至碳纖維)提供了構造子。這正是化學循環技術的有趣之處——它為以二氧化碳為原料製造日用品的工業化提供了可能性。

現在,當二氧化碳從發電廠中被分離出來後,大多被掩埋起來,以防其進入大氣而加劇溫室效應。而在新技術幫助下,部分二氧化碳可以不必埋入地下,而是轉化為有用的產品。Fan說道:「綜上可見,這些進展將使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化學循環技術向商業化邁進。」

本文由科貓平台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科貓」APP。

編譯:雷鑫宇 責編:朱凡

來源:https://techxplore.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貓 的精彩文章: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藥物療效或「因人而異」
延緩肺功能下降,word西紅柿又厲害了!
「第三殺手」帕金森相關蛋白損傷大腦細節
冬眠動物連連看:林蛙裝死、土撥鼠不冷
大腦如何創建和存儲記憶?睡眠對記憶至關重要

TAG:科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