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怪怪奇奇,自成一家,龔開作品欣賞

怪怪奇奇,自成一家,龔開作品欣賞

龔開(1222—1304),宋末元初畫家,字聖予(一作聖與),號翠岩,淮陰(今江蘇省淮陰縣)人。景定年間曾任兩淮制置司監當官。他是一位詩文書畫都擅長的文人畫家,山水畫師法米芾、米友仁,人物、鞍馬則學曹霸,亦能畫梅、菊等花卉。喜歡用水墨畫鬼魅及鍾馗,「怪怪奇奇,自成一家」。從現存作品看,其特點是用筆粗重、墨色淋漓,造形比較誇張,畫上多題詩及跋語,寄託遺老的懷抱。傳世畫作主要有,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中山出遊圖》卷、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駿骨圖》卷。龔開還工書法,「作隸字極古」(夏文彥),且有鐘鼎文《蔡端明草書卷子跋》、八分書《中山出遊圖跋》、書論《題大令保母帖》;善評詩,有《方紹卿鳳詩評》;善弈,有《古棋經》。

中國歷代不乏畫馬的大家,龔開的先輩曹霸、韓干、李公麟都有為御馬寫生的作品傳世。龔開畫馬師曹、韓,得神駿之意,他曾以曹、韓的手法畫過《唐太宗天閑十驥圖》、《唐德宗望雲騅圖》。據記載,他的畫馬作品還有《玉豹圖》、《唐馬圖》、《瘦馬圖》(亦稱《駿骨圖》)、《人馬圖》、《天馬圖》、《黑馬圖》、《高孫兒圖》等等。龔開以畫馬抒發情感,寄託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借表現馬的優良屬性——矯健、快捷,來表達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及對宋王朝的統治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情。他在多次題跋中,從西域引來良馬聯想到盛世的情景,他嚮往建功立業,可是生不逢時,抱負無從實現。「千金市駿已無人,禿筆松煤聊自得」(《玉豹圖》),「今日有誰憐駿骨,夕陽沙岸影如山」(《瘦馬圖》)。他唏噓感嘆,唯有寄希望於未來。他在《高馬小兒圖》中題道:「如此小兒如此馬,他日應須萬人敵」,呼籲「人才自少當愛惜」。

龔開所畫的馬以「風鬃霧鬣,豪骨蘭筋」的戰馬為特點,多逝電追風之狀,且多驚人奇姿。他多次直接以「瘦馬圖」為畫題,畫中馬稜稜並露十五肋,突出表現戰馬的勇猛和威武。

從畫法上看,從唐之曹霸、韓干、韋偃,到宋之李公麟、元之趙孟煩,他們作品中的馬,都是被豢養得膘肥體壯,著意表現馬豐滿的體魄。畫法上筆法緊細,著色渲染不露痕迹。而龔開卻不落窠臼,創造「描法甚粗」的寫意畫法,用洒脫簡練的線條、豪放的畫風,反映馬的精神、氣勢,抒發魂夢縈繞作者收復河山的夢想,畫面的主題和藝術技巧得到了高度完美的統一。

龔開畫馬的方法引起了歷代美術評論家的注意,在《畫鑒》、《圖繪寶鑒》、《珊瑚網卷》、《繪事備考》、《佩文齋書畫譜》等等許多畫論、畫史著作中都有記載,雖然評論家們受時代、環境所囿,認識不清這一創新畫馬的意義而褒貶不一,但他們都一致肯定這是龔開畫法的特殊之處。因此可以說,龔開開創了寫意畫馬之先河,為寫意畫馬之第一人。龔開畫馬從主題之深度、意境之特殊技巧之新穎而有別於他的前輩,在中國畫史上具有其獨特的地位。

龔開是最早記錄水滸三十六人姓名和綽號的藝術家,他為水滸英雄寫像早在《水滸傳》成書之前,所作《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這36人,除宋江外,有後來《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吳學究(吳用)、盧俊義、魯智深、武松、李逵,以及阮小七、劉唐、阮小二、戴宗、阮小五等,為《水滸傳》的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龔開對中國繪畫史、文學史有開創性的貢獻。但是由於他在宋亡後隱居,限制了他的影響範圍,直至近代美術評論家,還認為他僅僅是一個善畫馬的畫家,沒有給龔開以應有的地位。

《駿骨圖》 (宋)龔開 紙本水墨 29.9cm×56.9cm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駿骨圖》又名《瘦馬圖》,對馬的勾勒細膩,描繪生動,用墨精細,足見畫家深厚的藝術功底。此馬瘦骨嶙峋,伸頸低首,似伏櫪之狀。鬃毛飄動,有秋風蕭瑟、不勝寒冷之感,而其眼神凜冽,仍寓不屈之態。《駿骨圖》用筆精到,勾線寫骨,鬃尾更是根根寫出迎風飄擺之態,造型生動準確。此圖右上角書《駿骨圖》三字,左下角署款「龔開畫」。畫後自跋云:「經言馬肋貴細而多,凡馬僅十許肋,過此即駿足。惟千里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畫骨,渠能使十五肋現於外。現於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異,頑劣非所諱也。淮陰龔開水木孤清書。」

龔開有詩云:「一從雲霧降天關,空儘先朝十二閑。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詩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前兩句寫「一從雲霧降天關,空儘先朝十二閑」,顯示出原是能力非凡的千里馬,「降天關」說明曾經立過戰功,「十二閑」是皇家的馬廄,說明曾是尊貴的皇家駿馬;到了後兩句,轉寫現在之情景,「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戰爭過後,曾經的戰馬已經無人憐愛,流落到荒漠,骨瘦如柴。作者用「先朝」和「如今」前後相對比,黍離之悲也就寄寓其中。通過對瘦馬形象的刻畫,通過駿馬的「過去」和「現在」對比,寄寓了詩人自己對一種類似「卸磨殺驢」的朝政現象的憤慨,同時抒發了看到老馬的骨瘦如柴,想到戰後國家的破敗,由此而產生的黍離之悲。

元人馬臻在《龔聖予畫瘦馬行》一詩中寫道:「……畫時想極虛無垠,思入萬里沙聲昏。凝精洞視色不變,杳冥之中百體存。相經合備渥窪種,仰首鳴天鼻欲動。氣豪似與神龍爭,疾雷迅電驚塵夢。憶昨嫖姚騎戰時,旋雲轉霧飛四蹄。翻然踏碎關山雪,歸來汗血光淋漓。……」他多次直接以「瘦馬圖」為畫題,畫中馬稜稜並露十五肋,突出表現戰馬的勇猛和威武。

《中山出遊圖》 (宋)龔開 紙本水墨 32.8cm×169.5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中山出遊圖局部

中山出遊圖局部

中山出遊圖局部

中山出遊圖局部

中山出遊圖局部

《中山出遊圖》以手卷的形式,描繪了鍾馗及小妹,在小鬼的陪同下出遊的情景。卷中的人物除了鍾馗,小妹、侍女、鬼卒共計二十二人,另有以墨線表現的小鬼七位。畫卷自右向左展開,從圖中人物的眼神來看,可以分為兩個中心:前一個中心以鍾馗和小妹為主,後一個中心以十名鬼卒為主。鍾馗身著長袍、頭戴軟腳襆頭,雙手交叉於袖中,坐在兩鬼肩輿中。圓眼大睜、滿臉絡腮鬍須,正回顧小妹。小妹眼望鍾馗,身材瘦長,其女僕的面頰均以墨當胭脂塗染,奇趣橫生。與鍾馗肩輿的兩位鬼卒相比,肩輿小妹的女鬼則顯得輕鬆得多,前一名女鬼甚至只有一隻手扶著轎桿。

在人物造型上,除小妹和一侍女頭如人形外,其他人物頭部形象均為鬼。這位人形女僕手抱一隻深色小貓,轉頭回望後面的鬼卒。從性別上看,有六位女鬼(含小妹),身著褙子,腳穿鞋。其餘男性鬼卒上身裸露,下身僅著犢鼻褌,或穿虎皮或豹皮短褲或圍裙,除鍾馗外均為赤腳。

鬼卒中有六名頭戴帽,其中四名為白色,兩名為深色。鬼卒中有一名比較特別,其身為白色,趴在另一鬼卒肩上,尾部似狐狸尾,疑為九尾狐。七位小鬼中有兩位以雙足被縛繫於鬼卒擔上,一位小鬼以雙足雙手均綁於鬼卒肩扛的木棍上,一名小鬼被鬼卒執一足倒懸,或以雙手被縛懸於鬼卒肩負的木棍上。除鍾馗身前一名鬼卒則以沒骨法渲染,身體矮胖。有些鬼卒甚至枯瘦見骨,這與中國自唐代以來表現鬼的手法相似。鍾馗身著襕衫,而小妹、ㄚ環等人也衣著樸素。小鬼有兩種表現形態,大多數鬼以墨線勾勒。在人物開臉方面,鍾馗圓眼大睜、豬鼻、濃髯,小妹細眉圓眼,雙頰以墨當胭脂塗滿至頸部,小鬼頭上長角、圓眼、豬鼻、大嘴向外突。畫面中所有人物的眼睛均為圓形,眼珠僅為一小黑點。

《中山出遊圖》以水墨代替設色法,利用乾濕濃淡變化和簡約的線條組合,勾勒渲染了鍾馗與妹妹出行遊樂的場景。圖中,馗妹身後懷抱貓的侍女可以說是一位過渡式人物,連綴了觀眾的整個視線,她回眸注視著的是一群有著生活表情、形態各異的小鬼們,這無疑是作者富於觀察生活的經驗體現。布局形式上,整個行進隊伍錯落有致,橫線豎線交錯安排,而對小鬼們肢體粗細的強調,使人有一種對青蛙的奇特聯想,在潛意識中感覺畫面具有跳躍感。

《中山出遊圖》是宋末元初畫家龔開對社會污濁狀態極端不滿,把統治者的爪牙視為妖魔鬼怪,因而也就借鍾馗這個唐宋以來流傳的驅邪除害的正義形象創作的一副具有諷刺意義的國畫人物長卷。這一點,可以從龔開《中山出遊圖》卷末自題詩和畫跋中,探討龔開對於鍾馗形象創作的意圖。全文用隸書撰寫,這與文獻中對於龔開的記錄這段文字對於解讀龔開對於畫鍾馗的創作意圖,有良好的幫助。

「髯君家本住中山,駕言出遊安所適。謂為小獵無鷹犬,以為意行有家室。阿妹韶容見靚妝,五色胭脂最宜黑。道逢驛舍須少憩,古屋何人供酒食。赤幘烏衫固可亨,美人清血終難得。不如歸飲中山釀,一醉三年萬緣息。卻愁有物覷高明,八姨豪買他人宅。(待髯)君醒為掃除,馬嵬金馱去無跡。」

「人言墨鬼為戲筆,是大不然,此乃書家之草聖也,世豈有不善真書而能作草者在?昔善畫墨鬼有姒頤真、趙千里,千里丁香鬼誠為奇特,所惜去人物科太遠,故人得以戲筆目之;頤真鬼雖甚工,然其用意猥;近甚者作髯君,野溷一豪豬即之,妹子持杖披襟趕逐,此何為者耶?仆今作《中山出遊圖》,蓋欲一灑頤真之陋,庶不廢翰墨清玩,譬之書猶真行之間也。鍾馗事絕少,仆前後為詩未免重用,今即他事成篇,聊出新意焉耳,淮陰龔開記。」

從自題詩來看,作者一開始便交待了髯君的家鄉是中山,這一點與鍾馗傳說中鍾馗的出身「終南」相符。對於這幅作品的意圖,大陸的研究者,如王振德、李天庥認為,此作「寄寓了異常濃烈的民族情緒」,表現龔開在南宋亡國以後對元代「異族統治者無比憤概和毫不妥協的鬥爭精神。」美國學者認為,畫跋中龔開提及的「馬嵬」和「八姨豪買他人宅」等語,是借唐明皇寵愛楊玉環,楊家專權誤國使國家出現「安史之亂」的歷史典故,來影指南宋末年內戚嬗權而誤國的事件;並借《鍾馗出遊》,表現了對南宋滅亡的反思。

在畫跋中,對於如何畫鬼和鍾馗,與同時代的其他畫家相比,作者表達了不同的看法。龔開以書法中的狂草比擬繪畫中的畫墨鬼,認為必須從人物科入手才能畫好墨鬼,而不應將其歸為「戲筆」。對於同時代畫墨鬼名家姒頤真、趙千里所作墨鬼,他均不認同。並質疑同時代其他畫家將鍾馗表現為野溷中的豪豬,而作了此圖。

感謝收看,歡迎收藏轉發。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陽說畫 的精彩文章:

改變中國畫的大師,工筆畫鼻祖黃筌
清初四大畫僧,桃花源里的畫家髡殘
清初四大畫僧,三百年來僅此一人,苦瓜和尚石濤
清初四大畫僧,似哭似笑,八大山人朱耷
心游萬仞,心靈相通,霍瑞強作品欣賞

TAG:陽陽說畫 |